APP下载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中的管理会计

2020-12-17周福岩黑龙江工商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成本体系财务管理

周福岩(黑龙江工商学院)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的资金划转、收付以及合理分配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中将管理会计作为最重要的部分,有利于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并充分满足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和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对此,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寻找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突破点和关键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1]。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中关于会计的。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管理层在实践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导致其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没有制定和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对于管理业务开展的相关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具体来说,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合理,没有体现出预算会计、成本会计、绩效管理等全面的管理体系特点,在管理中仍然沿用相对比较传统的方式,导致企业的成本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另外,企业可能存在预算管理编制质量低和执行率低的问题,导致企业的绩效管理机制合理性不高,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结果有失公正[2]。

(二)管理会计专业型人才数量不足

作为目前我国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管理会计对于企业来说,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但是管理会计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绝佳的企业决策控制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但是目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相关人才还比较缺乏,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完全的、有效的控制,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自然导致了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企业的培训工作就难以得到一个充分的落实,对企业管理人员知识方面的更新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管理会计重要性在整体财务管理体系中难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大多数企业在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进程较慢的特点,对于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企业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难以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创新应用。在实际中,企业没有对管理会计体系引入对应的管理系统,导致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成本、预算以及绩效都缺乏适应的系统,各种体系实际利用效率不高,也导致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传递中体现出效率低的特点,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没有实现各种新兴互联网技术与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创新中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其重要的价值,作用不大[3]。

(四)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缺乏有效的结合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缺乏自身的创新效果,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客观环境较差、具体方法缺乏操作性的特点,导致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方面难以实现有效的结合。具体来说,管理会计中存在的回归分析法、经济批量法、本量利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法等具体的管理方法存在理论性强,但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的特点,难以实现在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例如,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法,要运用这种方式,就需要满足产销平衡、产品品种结构不变、单一成本动因的基本假设。但是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环境中难以实现这些基本假设条件,导致管理会计理论难以充分的发挥,其有效性就在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限制[4]。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中管理会计实现有效应用的具体方式

(一)完善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

首先,要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企业要通过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来寻找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成本的方式,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适当的成本管理方式,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成本法来对企业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目标成本的合理设定和成本目标的确定,来有效地实现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也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作业过程中所有消耗都作为他们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构建,产生更加合理的数字化模型,并实现对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消耗的资源的准确计算,结合计算出的具体结果,实现资源的配置,从而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企业也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对企业的标准成本进行初步设置,让其和实际成本对比,通过对比来发现在标准成本设置过程中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采取合理的方式适当对标准成本进行降低或提高,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成本始终处于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5]。

其次,需要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预算管理的方式,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来对企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预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对企业的生产、预算、成本、销售和财务预算等实现有效的分析,并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确保企业预算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对此,首先,企业可以按照战略规划来综合考虑各种经营环境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并结合企业的具体目标,选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来进行预算编制,编制过程中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等。同时,还需要重视预算编制流程的优化。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在管理会计编制完预算之后,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执行,控制部门的费用和支出,来防止预算超标的情况。当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对所编制的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预算的实施有效性。除此之外,针对财务部门所编制的预算监督内容,对企业中各部门的费用实现有效的监控,防止各部门的预算超标,从而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提高预算的执行率,对企业的成本库进行优良的控制。

(二)培养并建设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要求企业建设一支更加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从而保证企业中的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执行和实施,保证企业管理会计实施的有效性,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创新和结构创新,发挥出其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作用,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此,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管理会计部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选取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管理会计人员作为培训对象,适当支付给培训人员一定比例的薪酬,来提高这部分人员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鼓励人员参加专业的资质考试,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其次,要适当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具体来说,可以邀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开设专题性讲座,让管理会计在其学习过程中拓展知识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态度,使其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6]。

(三)重视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会计控制主要提高其信息化建设水平,发挥主管会计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体现出管理会计事前与测试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具体职能。要求。对此,在管理会计体系之中实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帮助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其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7]。

(四)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

需要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是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能够充分结合起来。对此,需要结合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和基本国情,建立能够体现出和企业财务管理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并积极吸收相关学科中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实现管理会计有效性的方式充分应用到企业管理会计制度体系中,维持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促使企业更加长期、稳定地发展[8]。

■结语

总体来说,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体系中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对其中啊哟性产生对应的认识,明确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意义,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发展,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成本体系财务管理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