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营销模式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2020-12-17徐伟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营销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校企学校

徐伟(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伴随着社会变化的日益频繁,传统公共管理在部分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减少。市场营销虽然最初诞生于商业领域,但随着理论的不断丰富,运用领域也逐渐拓展。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对传统的校企合作方式产生了影响与阻碍。在校企合作探索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市场营销理论及相关理念,探索适合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1

■校企合作及开展模式

(一)校企合作概念

校企合作,实际上就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我国校企合作开展的时间还相对较短,自第一次引入“校企合作”至今也不足20 年的时间。但校企合作本着企业与学校平等互利的原则,为我国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也源源不断的给国家发展输送了众多人才。

(二)校企合作开展模式

国内各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方式类型众多,但开展范围最广的模式有如下几个:

1.委托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在政府的牵头下开展的,通过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形成委托培养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校给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增加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而企业反过来给学校的学生培训,让学生掌握一些就业技能与技巧等。该模式可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共享,从而帮助企业与学校实现员工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2.订单培训模式

所谓订单培训模式,指的是企业确定自己需要的人才类型与数量,然后委托学校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定向培养。由于订单培训模式更具有针对性,招收即意味着就业,既减少了学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无需企业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培训学生。

3.顶岗实习模式

学校对在校生进行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通过学校的安排学生进入到协议企业中参与具体实习。该模式最初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工作。但这种模式下学生到企业参与实习的时间相对较短,不能真正的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学校和企业来说,发挥的作用都不甚显著。

■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面临的各种挑战

2014 年,随着我国经济全面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企合作也在其影响范围内。因为经济进步需要得到教育的支持,尤其是职业教育,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使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可概括为如下几点:首先,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素质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匹配度降低。

(一)供给与需求不一致

当前社会上各行业均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人才的需求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要求。但当下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量的需求,输送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之间的匹配度降低。在高校扩招的宏观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大批量的增加招生名额,但对学生的素质考核等方面却比较欠缺,不能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一锅烩”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不仅无法系统的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同时社会实践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根据央视每日观察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进展18%,远不能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仅以利润学习为主,由于课本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甚至也同社会发展相脱节。

(三)培养目标相分离

学校和企业都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成员。企业之所以参与生产经营是为了希望通过经营活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也是本着一定目的参加的,比如:想通过校企合作收获一些无需进行岗前培训的员工,希望这些员工能够尽快的投入工作给企业创造价值等。基于该目的,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能够给自己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来缓解自己的用工压力。但通过当前的校企合作进入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仅工作技能方面无法满足要求,责任心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学生到企业工作关注的重点是薪资报酬而非自己能否满足岗位要求。作为校企合作的另外一方,学校则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利用企业资源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正是由于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出发点不同,不能进行有效的换位思考,所以,近年来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甚理想。

■市场营销模式下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构建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校企合作面临发展困境,怎么才能解决校企合作现有难题使校企合作充满新活力,成为困扰各方的难题之一。市场营销虽然是诞生于商业领域,但近年来市场营销在公共政策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显著。如何才能在校企合作中恰当的引入市场营销模式呢?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将校企合作作为分析对象

在校企合作中引入市场营销模式需要先对校企合作展开分析。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企业相结合的一种方式,诞生于20 世纪,在21 世纪初引入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在被引入的初期校企合作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新常态经济阶段的到来,校企合作中暴露了许多弊端,比如: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实际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企业与学校培养目标不一致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校企合作的作用。

(二)利用市场营销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从市场营销角度对校企合作展开分析,可采取如下策略:

首先,产品策略。可将校企合作看成一种产品开发,由于老旧的校企合作模式发挥作用有限,我们可以适当的推出新模式,比如:远程合作模式、产教结合新模式,利用新的合作模式吸引学校与企业的参与。

其次,价格策略。虽然企业与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直接动力并不是为了获得利润。但我们可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推出“低价产品”。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并不唯一,同样与企业合作的学校也不唯一。为争取同更优质企业合作,学校可能够推出“低价产品”。比如:给企业提供利用学校资源的途径,借助所开同类学校不会给予的优惠吸引优质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第三,渠道策略。校企合作中,优秀的企业和学校同样造成激烈的争夺,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可构建特殊的渠道,将优质的企业资源进行共享。比如:制定线上共享平台,平台包含学校的专业优势、师资力量情况、企业的发展特点、现有企业文化及对人才的要求,通过构建类似的共享平台,可增加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选择,能够根据自己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同有侧重点的选择合作企业。

第四,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在校企合作中同样可以采用促销策略。比如:推式促销。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选取符合学校校企合作开展目标的企业,然后到企业开展推式促销,向企业介绍校企合作的优势及通过借助校企合作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等;拉式策略也可以说是提升企业品牌,同样可以运用到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中,就是通过公共宣传、广告等软性宣传来吸引企业参与,但广告与宣传的对象不是消费者而是优质企业。通过宣传在企业心中建立学校品牌,通过软性促销来提升学校品牌,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具有开展的必然性,但校企合作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对我国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效果的改善,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市场营销模式,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方式,将市场营销的理论运用到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中,这不仅是对市场营销理论外延的增加,同时也是我们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发展的新探索。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校企学校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营销精细化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学校推介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