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运动成因探析

2020-12-16施海泉

新闻传播 2020年21期

【摘要】1950年代的英国,美式“恐怖漫画”被各界认为可能损害青少年的健全心智,反漫画运动和相关宣传得以兴起,并促成了针对图像出版物的《1955年儿童和青少年法案》的出台。本研究认为通过回顾这场1950年代掀起的英国反漫画运动潮流,对其成因和后果进行分析,可以阐明都市传说、媒介事件与道德恐慌等因素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都市传说;媒介事件;道德恐慌;恐怖漫画;反漫画

随着二战结束,1950年代的英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一种从美国舶来的“恐怖漫画”(hor一ror comics)在青少年中流行,并被认为可能损害其健全的心智。所谓的美式“恐怖漫画”是在美国进口模板基础上印刷的漫画书,其特点是过分强调野蛮、犯罪和残忍行为。英国素有讽刺漫画出版传统,自18世纪30年代起涉及政治、社会和战争主题的漫画中不乏含有残忍、情色等意味的画面内容,一度也曾引发是否要进行管制的争议。英国漫画中的这些“消极”因素一般都是强化作品中政治和社会讽刺的手段,并不是漫画作品强调的重点,因此并不带有骇人的“恐怖”属性。而且这些漫画的受众群体是英国思想文化传统中拥有理性的成年人,因此这些消极因素从未被视作威胁,甚至因为这种手段大量出现在18世纪重要政治讽刺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托马斯·罗兰森等人作品中而被认为是英国讽刺漫画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式“恐怖漫画”与英国本土含有暴力因素的漫画出版物相比,不仅表现形式上有差异,其时代背景也迥然不同。由于美式“恐怖漫画”在当时最主要的受众对象是青少年,而相关“恐怖”内容对当时法律条款并无违犯,这引发了家长群体和有责任感的英国人普遍的担忧。英国随之兴起了一波呼吁禁止美式“恐怖漫画”的反漫画运动浪潮,并促进了针对图像出版物的法案出台。梳理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运动及其宣传活动的背景,将为我们从媒介恐慌视野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新涌现的媒介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开启新的视野。

一、反漫画运动及其宣传活动形式

英国针对“恐怖漫画”的抵制行动在二战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只是最初未能形成规模。在民间专业组织、政治团体和报刊媒介的引导和鼓动之下,系列反漫画宣传活动的展开得以促进宗教和教育机构举办联合活动,并引发政府关注。

(一)反漫画运动组织的成立

早在1946年,英国部分学校教师已经对美式“恐怖漫画”组织起了反对宣传。早期的“恐怖漫画”是直接从美国进口的,1950年开始由于英国政府的进口限制政策,一些出版商开始引进美版印刷矩阵并在本土印制漫画书,每本印数最高可达5万册。[1]英国民众在有组织的反漫画宣传活动影响下,对此类漫画予以关注并深受震动。

1953年之前的反漫画运动大多是由英国左翼政党组织进行的。为了提请政府注意漫画行业缺乏明确监管的状况,儿科医生西蒙·尤德金(Simon Yudkin)于1953年组织成立了漫画运动委员会(Comics Campaign Council),致力于获取专业人士支持,不仅印发小册子、举行公众集会,还在各类新闻机构发表观点文章。[2]

(二)媒体连篇累牍的反漫画报道

媒体对“恐怖漫画”的持续报道促进了反漫画宣传的深入。1952年一位名叫艾伦·普尔(Alan Poole)的青年人向警察射击并因拒捕而被击毙,媒体报道称其住所藏有数百本犯罪和恐怖主題漫画书。这些报道一度引发了强烈关注,内政大臣不得不对议会发表声明称,尽管媒体进行了大肆报道,但这个男孩只是拥有一本并不吓人的西部题材漫画而已。[3]

1954年9月,苏格兰格拉斯哥南部地区发生了以“猎杀吸血鬼”为目标的公墓聚集事件。目标荒谬的猎杀行动和参与者的青少年身份让话题充满冲突性,引起报道关注和普遍忧虑。尽管多位参与“猎杀吸血鬼”的当事人后来都表示并没有看过美式“恐怖漫画”[4],但1954年9月至11月之间,以《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为代表的小报用煽动性报道和评论引导对“恐怖漫画”的持续攻击,将反漫画宣传催化为舆论焦点中的媒介事件。

(三)宗教、教育等机构的联合活动

除漫画运动委员会的组织活动之外,包括妇女组织、教师组织、教会和贸易联合会在内的各种志愿机构和儿童文学作家一起加入了反漫画行动。到1954年11月份时,反漫画运动内部各方已经达成联盟。[5]

比如坎特伯雷大主教就表态,美式“恐怖漫画”并不是现行法律意义上可以治理的“淫秽”漫画,但它们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危害即便不是更大的,也与淫秽出版物一样有害,因此法院应该获得同样的权力来阻止这些漫画出版。[6]英国政府意识到,反漫画宣传很可能会加剧公众对采取公共行动的需求。

二、反漫画运动兴起的原因

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浪潮并不是偶然和突发的,其反映出的不仅有英国民间从战后创伤中复苏的艰难心态,也有英国知识阶层对强势的美式大众文化输入后果的怀疑,尤其包含着对英国本土文化特质被侵蚀的担忧。

(一)战后的创伤和工业革命的后果

1950年代英国民众刚刚经历二战后的集体创伤,也正承受着工业革命后的严重环境污染。比如在“猎杀吸血鬼”事件发生地的格拉斯哥南部地区戈尔巴斯(Gor-bals),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武器厂和钢铁厂造成了水、空气和光污染问题。埋葬着25万人的城市公墓,是本地儿童为数很少的集体活动区域之一。现实的生活场景诱发了谣言的传播,孩子们认为公墓底下住着长铁齿的吸血鬼。

这一谣言传播符合都市传说的一般逻辑,因为“每个人似乎都认识一个认识受害者的人”[7]。美国学者简·布鲁范德认为,所谓“都市传说”指的是以城市为背景讲述个人亲身经历的当代故事。[8]谣言是恐慌的结果,也是恐慌的纾解机制,却不能解释并消除恐慌。在反漫画运动相关宣传之下,所有父母和有责任心的社会公众必然倾向于认为“恐怖漫画”对孩子是有害的。这些漫画书中不但缺乏较高的道德标准,对暴力和犯罪的描绘很难不让人联想起战后的遍地沉疴。

(二)对美式大众文化的怀疑

“恐怖漫画”在二战后向英国出口,伴随着美国冷战意识形态的文化输出。对于英国民众来说,来势汹汹的美国大众文化是巨大的威胁。萨姆·阿隆诺维奇(Sam Aaro-novitch)认为,美国人在漫画、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展示谋杀和暴行并销往英国等国家,不仅仅事关利润问题,还有使其他国家民众接受美国大企业理念,从而形成美国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幻觉的价值。[9]

文化研究学者霍加特(Richard Hoggart)曾指出,美式大众文化热衷于表现变态人格、强调金钱权威。在《识字的用途》中,霍加特称英国青少年因沉浸于美式大众文化,而成了“没有主见的、温顺的奴隶”以及“有头无脑的阶级”[10]。霍加特的观点后来受到赫伯迪格(Dick Heb-dige)、雷纳·班纳姆(Reyner Banham)、丹尼斯·德沃金(DennisDworkin)等多位学者批评,认为其夸大美国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忽略了英国本土文化在战后的崛起。[11]但后知后觉的批评无法纠正“恐怖漫画”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正引起自下而上的集体恐慌,现时的忧虑还是让政府最终作出采取专项限制措施的决定。

三、反漫画运动的影响

有組织的反漫画运动及其宣传活动吸引了所有关怀青少年成长的英国人的关注,却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针对美式“恐怖漫画”的媒介道德恐慌。一度犹疑不定的英国政府在轰轰烈烈的反漫画宣传下,决定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青少年成长。而1950年代反漫画运动最后的结局,是对图像出版物进行专门管制的《1955年儿童和青少年法案》的出台。

(一)激起了全社会的道德恐慌

各类社会机构和媒体对“恐怖漫画”话题的不断追问,加剧了公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虑。根据景军的界定,这样一种集体性的道德恐慌是公众在错误的或被夸张的信息支配下所产生的风险认知和带有恐惧心理的集体反应。[12]战后英国公众对社会场景和日常生活“失控”的担忧,很容易派生出“恐怖漫画”会损害社会道德根基的判断。

因此,即便有官方专门辟谣,“艾伦·普尔案”仍旧经常被用作反对漫画的论据。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反漫画运动的非理性特征。反漫画运动中的宣传活动和相关组织活动持续多年的努力,最终导致全社会道德恐慌水平的升高。

(二)吸引了英国政府的关切

英国国家档案馆研究员艾米丽·史蒂斯顿(EmilyStidston)提到,在反漫画运动中日益增加的担忧之下,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收到了7本典型美式漫画书作为决策参考。这些代表性漫画分别是《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凯西·拉格尔斯》(Casey Rug-gles)《罗德·卡梅隆》(Rod Cameron)《杰西·詹姆斯给西部带来六枪正义》(Jesse James Brings Six Gun Justice to theWest)《著名的美国佬》(Famous Yank)《黑魔法》(BlackMagic)和《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这7本今天眼光看来无伤大雅的漫画书当时普遍被认为是导致英国青少年“垮掉”(downfall)的原因,成为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对青少年进行保护的佐证。[13]

尽管1952年英国国会下议院曾裁定不需要针对此类作品立法予以限制,但变化的舆论推动着政府继续进行立法尝试。“猎杀吸血鬼”事件之后,格拉斯哥戈尔巴斯选区的国会议员爱丽丝·卡伦(Alice Cullen)在市议会谴责了“恐怖漫画”和相关作品,并联合其他议员呼吁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美式“恐怖漫画”。[14]

英国国会下议院在对关于“恐怖漫画”的法案进行辩论时,虽有共识,但也有较大分歧。分歧主要表现在一些议员认为不应该对“恐怖漫画”作出立法的反应,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在总体上对“淫秽”作品进行立法,而不是对漫画进行专门性的立法。[15]政府的关切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媒体报道,加重了民众对“恐怖漫画”的焦虑感。

(三)《1955年儿童和青少年法案》的出台

尽管立法的主要目标是禁止出售“恐怖漫画”,但此举也将使原本毫无异议的出版物面临被起诉的危险。“恐怖漫画”的管制问题一度引发对英国出版自由传统的挑战。在经历了数次激烈辩论后,1955年5月6日英国国会下议院还是通过了《防止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害的某些图像出版物传播的法案》(An Act to prevent the dissemination of certain pictorial publications harmful to children and youngpersons,一般称为《1955年儿童与青少年法案》),且至今仍在沿用。

法案规定,禁止印刷或销售任何全部或主要由图片描述犯罪组织、暴力或残忍行为、令人厌恶或可怕事件等故事的出版物。法案正式实施之后,某些煽情的漫画书被限制出版,但依据该法案发起的第一次实际诉讼却直到1970年才发生。事实说明,英国政府在反漫画运动过程中反应过度了,起码以“恐怖漫画”为主要目标的图像出版管制并非真的如此急迫。

结语

在二战和工业革命余波里,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运动的浪潮混合着戈尔巴斯的都市传说、反漫画组织的政治诉求、大众媒介时代的道德恐慌而展开。《1955年儿童与青少年法案》对“恐怖漫画”的驱逐,为这波浩荡的反漫画运动画上句号。在英国漫画家卢·斯金格( Lew String-er)看来,运动中媒体歇斯底里的表现损害了漫画的声誉。[16]11950年代英国的这场反漫画运动,其本质与百年前反对便士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反对电视、后来反对电子游戏以及现在反对新媒体是一致的。人们应该明白,青少年对某种全新媒介产品的深度爱好,不该草率地予以解释。

每一次全新形态媒介及其应用的涌现,都带来过全世界范围内对青少年“垮掉”的严重媒介恐慌,但人们担忧的最坏结果并没有真正发生。历史告诉我们,只要能够以有力的媒介素养教育加以干预,每一代年轻人都能茁壮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l]Martin Barker.A Haunt of Fears:The Strange History ofthe British Horror Comics Campaign[M].Mississippi:UniversityPress of Mississippi,1984:8.

[2]John Freeman.The Comics That Shook 1950s Britaindiscovered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EB/OL].2015-06-29,https://downthetubes.net/?p=23475.

[3]Martin Baker.the Newson Report:A case study in'com-mon sense'[A].The Audience Studies Reader[M].Deborah Jer-myn& Will Brooker eds,London:Taylor&Francis,2002:76.

[4]Stuart Nicolson. Child vampire hunters sparked comiccrackdown[EB/OL].BBC Scotland News,2010-03-22,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s cotland/8574484.stm.

[5]Martin Barker.A Haunt of Fears:The Stran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Horror Comics Campaign[M].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4:9.

[6]Memorandum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nment,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Scotland and the Minister of Education.“Horror comics”[EB/0L].C.(54)359,1954—1l一25,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resources/fifties—britain/horror—comjcs/.

[7]Stuart Nicolson.Child vampire hunters sparked comic crackdown[EB,0 L].BBC Scotland News,20 1 0—03—22,http://news.bbc.co.uk/2/hi/uk—news/scotland/8574484.stm.

[8][美]簡·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86.

[9]Martin Barker.A Haunt of Fears:The Strange History ofthe British Horror Comics Campaign[M].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4:22—23.

[10]Richard Hoggart.The Uses of Literacy[M].London:Penguin Books,2009:222—223.

[l1]施海泉.伯明翰学派媒介素养观念的源流与分歧——以理查德·霍加特引发的讨论为例[J]新闻知识,2018(4):3—7.

[12]景军.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J].社会科学,2006(8):5一l7.

[13]EmilyStidston.Illustrating history[EB/0L].2015—01—12,https://blog.nationalarchives.gov.uk/illustrating—history/.

[14]Martin Barker.A Haunt of Fears:The Stran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Horror Comics Campaign[M].Mississippi:Unive卜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4:34.

[15]House of Commons Papers[Z].1954一l955(v01.537,no.51:1037—1246.

[16]Lew Stringer.1954:The year Britain got the horrorsover comics[EB/0L].B1imey!,2010—03—22,http://lewstringer.blogspot.com/2010/03/1954一year—britain—got—horrors—over.ht—m1.

【作者简介】施海泉,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像传播视野下的政治漫画与舆论引导研究”(项目批准号为2018SJA207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