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节质量监控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中的预防效果

2020-12-16余微微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导管环节监控

余微微

南昌市第三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9)

静脉化疗是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其中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PICC肿瘤患者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易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一旦发生,将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严重还可威胁生命安全[2-3]。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预防CRBSI 发生已成为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讨环节质量监控在乳腺癌患者PICC CRBSI 发生中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1 2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600例)、观察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600例)。对照组年龄25~70岁,平均(46.75±5.63)岁;术后化疗551例,新辅助化疗49例。观察组24~72岁,平均(47.22±5.39)岁;术后化疗546例,新辅助化疗5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均使用同一品牌PICC静脉导管,均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操作置管,在彩超引导下,于健侧上臂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处置入。

纳入标准:置入PICC 导管接受连续化疗的患者;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异常的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仅进行单次化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监控干预,如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导管清洁度等。

观察组采取环节质量监控干预,具体如下。(1)预防CRBSI 措施:成立环节质量监控小组,并制定预防CRBSI 的操作规范;由医院感染办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对PICC 护理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予以修订,并在个人绩效考核中增加环节质量合格情况,以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培训向科室人员讲解CRBSI 的控制管理方法;护理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相关知识,且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当存在疑似导管感染或血液标本被污染等情况时,应严格根据环节质量监控的标准与具体评估方式进行对应处理;讲解PICC导管置入、维护、使用流程及疑似为CRBSI 时标本采集的方式,护理人员需在考核通过后执行操作;开展环节质量监控需严格监测CRBSI 发生情况及环节质量的合格情况,需每日记录新增PICC 导管置入患者,并评估其具体情况,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反馈。(2)质量监控措施:导管敷贴去除与更换手法应与流程相符,皮肤消毒范围要超出置管部位15 cm,并妥善固定敷料及导管;进行导管相关操作前后应规范落实手卫生;采取脉冲式正压冲封管,冲管液量及浓度、注射器的使用均根据个体情况对应选择处理;导管接头的消毒时间需长于15 s,每7天更换1次;向患者进行全面的预防CRBSI 相关知识宣教,嘱其正确活动肢体,并向其讲解住院相关注意事项,如如何维持置管侧肢体的清洁卫生等;指导患者院外护理,如如何进行导管冲管及维护、注意个人卫生与有无发热及洗澡期间是否正确保护导管等。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在导管敷贴、手卫生、冲封管、接头更换、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院外导管护理评估方面的质量合格率及CRBSI 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环节质量合格情况

观察组在导管敷贴、手卫生、冲封管、接头更换、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院外导管护理评估方面的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管维护环节质量合格情况比较[例(%)]

2.2 CRBSI 发生情况

观察组CRBSI 发生率为0.17%(1/600),低于对照组的1.33%(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0,P=0.019)。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置管技术、预后处理与CRBSI 的发生密切相关,若技术不佳或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CRBSI 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导管知识培训,可降低CRBSI 发生率[4],可见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导管维护环节质量不合格。因此,积极探讨合理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降低CRBSI 发生率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导管敷贴、手卫生、冲封管、接头更换、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院外导管护理评估方面的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CRBSI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患者自身原因外,未规范导管维护的各环节也可能导致导管感染的发生[5],如在未彻底消毒的情况下连接输液器可导致细菌侵入管腔;消毒时间不够,无法达到灭菌效果;暂停使用静脉管路,需及时进行冲封管技术维护,若未按规范操作,则可引起接头、末段存在遗留细菌与血液;对患者的宣教不全面、敷料更换不规范、患者不重视感染的预防、院外维护质量不佳等,以上均可导致CRBSI 的发生[6]。因此,提高导管维护环节的规范性,进行严格的环节质量监控尤为重要。环节质量监控干预的工作重点为自我控制与对薄弱环节的控制,以保证患者可获取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开展中首先从所需要维护的环节着手,发挥各环节的监测作用,有效降低CRBSI 发生率;此外,在环节质量监控期间,规范护理人员在各个环节中的操作规范,如观察评估、导管维护、健康教育及日常操作等,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日常操作更规范、专业,并有效落实了消毒隔离措施,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质量意识与主动性,以获取更满意的环节质量监控结果。

综上所述,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发生PICC CRBSI 的工作中实施环节质量监控干预,可提高医务人员各个环节的操作合格率,降低CRBSI 发生率。

猜你喜欢

导管环节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