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2020-12-16陈丽群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沉渣泌尿系统分析仪

陈丽群

玉山县中医院 (江西上饶 334700)

近年来,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已成为临床诊断中关注的重点[1]。临床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方式较多,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及尿液分析仪检验均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式,但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充分检测出尿液中的相关成分,利于判断泌尿系统疾病的类型[2]。本研究探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21~76岁,平均(35.69±5.49)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肾小球肾炎24例,肾结石18例,膀胱炎17例,肾肿瘤15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肺、肝等重要脏器病变;精神性疾病;沟通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检验,采集尿液样本前严禁服用任何药物,切勿饮用茶水、糖水、咖啡等饮料,避免影响尿液样本质量;尿液样本采集时间为早晨,采集前确保尿道口清洁干净,尿液采集量为30 ml;尿液样本采集后需在2 h 内完成检验,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影响检验准确性,具体如下。

尿液分析仪检验:使用尿液分析仪(优利特,URIT-1600)及其配套的检验设备,将尿液测试纸放入装有尿液样本的尿杯中浸泡5 s 后取出放置在滤纸上,1 min 后使用尿液分析仪对滤纸进行相关参数的对比。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用滴管取10 ml 尿液样本,并将其滴入试管中,随后使用离心机对尿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5 min,离心转速为1 500 r/min,离心结束后静置尿液样本15 min;去除离心后尿液样本上层清液,随后去除0.3 ml 的沉渣,并将尿液沉渣放置在玻璃片上,滴入适量的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沉渣样本,记录相关参数值。

1.3 临床评价

(1)比较尿液沉渣隐血检验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对泌尿系统疾病各项指标(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的检出率。(2)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尿液沉渣隐血检验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对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膀胱炎、肾肿瘤)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验方式对泌尿系统疾病各项指标的检出率比较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的检出率均高于尿液分析仪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式对泌尿系统疾病各项指标的检出率比较[例(%),74例]

2.2 两种检验方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检出率比较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膀胱炎、肾肿瘤的检出率高于尿液分析仪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验方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检出率比较[例(%)]

3 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涉及器官包括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脏,任何一个器官发病均可波及整个系统,甚至影响机体其他系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细菌尿、血尿、排尿困难、尿痛、腰痛等,发病原因较复杂,多数是因外部细菌入侵感染引起[3]。各种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原因相似,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检验方式尤为重要。

尿液分析仪检验与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均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式,但两种检验方式的原理不同,因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的检出率均高于尿液分析仪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膀胱炎、肾肿瘤的检出率高于尿液分析仪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仪检验通过多联试纸上各模块与尿液成分发生的化学反应来观察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如白细胞的胞质内含物、红细胞,可以判断尿液中有无细胞存在[4]。但影响尿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如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会使检验试纸颜色发生改变,极易造成误诊;此外,尿液产生氧化性物质、存放时间过长、高温存放、尿液试纸保存或操作方法不当等也会影响患者的检验结果[5]。尿液沉渣隐血检验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将尿液中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地呈现出来,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成分,利于医师掌握疾病类型及病情进展[6]。通常情况下,健康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离心后在显微镜视野下可见红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7]。白细胞在人体内起到保护的作用,可包围与消灭外来的细菌或病原体,健康人尿液中可见少许白细胞,而患有肾小球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炎症的患者尿液中白细胞会有所增加。此外,健康人尿液中可存在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若尿液沉渣样本在显微镜下显示上皮细胞增多,则提示上皮细胞脱落部位存在病变,多见于尿道或膀胱炎症。管型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成分的出现表示肾实质损害,多见于急性肾小球综合征、肾肿瘤等[8]。由此可见,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尿液有效成分检验中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通过了解尿液中的成分,更利于医师判断泌尿系统疾病类型及病变部位,同时也能了解疾病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反映出患者尿液中的相关成分,利于医师判断疾病类型及病情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沉渣泌尿系统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浅析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挖掉病根:防止乱收费沉渣再起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