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循环改进医院床旁检验项目管理*
2020-12-16陈卓诚卢文深覃俊龙莫红梅蔡钦泉胡纪文
陈卓诚,卢文深,覃俊龙,王 雪,莫红梅,蔡钦泉,胡纪文△
1.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广东深圳 518001;2.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 518001
床旁检验(POCT)因操作简便、检验周期短、应用范围广、标本用量少等优点,成为许多医疗机构的检测手段之一,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1-2]。随着POCT检测项目在医院的广泛开展,POCT仪器种类也越来越多,且都有各自独立的检测系统,包括配套的试剂、标准品、质控品等,其规范化管理已引起国际与国内专业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早在199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就发布了AST2-P文件,即《床边体外诊断检验导则》[3]。在美国从事POCT的非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参加POCT检验工作。国内相关行业和学术组织针对POCT的质量管理发布了相关标准、指南和专家共识[4-5]。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相应条款,要求所有POCT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室间质评。但目前国内还缺乏成熟的管理机构及法律法规,绝大多数医院POCT项目由非检验技术人员(医生、护士)操作,检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操作不当会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给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6-9]。针对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POCT检验项目出现的一些问题,应用戴明循环(PDCA循环)方法逐步改进POCT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统计实施PDCA循环前3个月(2017年3-5月)和实施PDCA循环 6个月(2017年6-11月)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POCT操作人员培训合格率、仪器建档率、室内质控开展率、室间比对合格率、危急值报告率等质量指标。所有数据来源于医院质控科、设备科、检验科和各临床使用科室。
1.2方法
1.2.1组织构建 成立POCT项目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业务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检验科主任担任委员会副主任,对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POCT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医务科、质控科、设备科、检验科、信息科、护理部、急诊科等跨部门多科室人员组成。明确POCT管理委员会人员的分工,由医务科负责POCT项目的准入和审批;质控科负责POCT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受理POCT工作中的相关投诉和意见,持续改进POCT工作;设备科负责POCT设备的准入及设备和试剂的统一;检验科负责POCT项目的室内质控、结果比对和对POCT项目的操作者进行培训并与质控科联合进行质量督导;信息科负责POCT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和维护;护理部负责要求护士长及护士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针对POCT项目管理小组成员进行PDCA循环方法及工具的培训,成立针对POCT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升的PDCA循环专项小组。
1.2.2POCT质量改进目标确定 人员培训合格率100.0%、仪器品牌1~2个、仪器建档率100.0%、室内质控开展率100.0%、室间比对合格率100.0%。
1.2.3现状调查 POCT设备种类和数量、临床科室数量、人员培训与考核、仪器校准和维护、试剂出入库管理、室内质控开展科室、室间质评参加科室、室间比对参加科室、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发放、危急值管理、LIS管理。
1.2.4方案实施 (1)由检验科和质控科对所有涉及POCT项目的临床科室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进行考核及授权。内容包括POCT检测原理、影响检测结果因素、POCT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的标准流程、质量控制、设备操作及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试剂储存、危急值管理、结果判读、生物安全等。(2)临床科室建立POCT项目操作的SOP。(3)建立仪器档案,包括POCT仪器设备基本情况登记表、授权操作人员一览表、仪器维护保养校准记录。(4)开展室内质控:每天对POCT项目用统一的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包括低、高两个水平,室内质控结果上传到检验科LIS,发现失控结果能及时进行处理及纠正,结果在控才能进行当天标本的检测。确保POCT项目检验结果的质量。(5)参加室间质评:每个POCT检测系统至少有1个临床科室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室间质评,对室间质评反馈结果及时总结分析。(6)组织室间比对,检验科每半年组织1次全院室间比对,每次5份临床标本,与检验科结果进行比对并对其评价,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持续改进。(7)将POCT检验纳入检验科LIS管理:包括室内质控记录、生成规范的报告单、出现危急值时,网络系统能及时提醒临床医务人员采取措施。
2 结 果
2.1人员培训及考核 从2017年6-11月开展全院POCT操作人员培训4次,对各开展POCT检验项目科室105名操作人员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率100.0%。
2.2设备品牌的统一 实施PDCA循环6个月后POCT仪器设备的品牌明显减少,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PDCA循环前后POCT仪器品牌比较
2.3仪器设备建档率 临床科室建立POCT仪器基本情况登记表、授权操作人员一览表、仪器维护保养校准记录,建档率达100.0%。
2.4室内质控开展率 实施PDCA循环后,全院POCT血糖室内质控开展率达到100.0%(34/34),心肌标志物室内质控开展率为100.0%(2/2),血气分析室内质控开展率为100.0%(6/6)。
2.5参加室间质评结果 推荐急诊科、内分泌科参加2017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血糖项目室间质评,急诊科参加2017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血气分析项目室间质评,成绩优秀。
2.6室间比对结果 全院34台血糖仪、6台血气分析、2台心肌标志物分析仪均参与了室间比对,比对参加率达到100.0%;POCT血糖仪比对合格率达100.0%(34/34)、血气分析比对合格率达100.0%(6/6),心肌标志物由于检验科与POCT检测系统平台的不同,比对未通过,后期将进行持续改进。
3 讨 论
POCT是医学检验新技术的产物,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明确职责,规范操作,才能保证POCT质量,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1]。POCT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会遇到以下主要问题:(1)临床科室进行的POCT项目多由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缺乏对非检验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忽视上岗资格认证[10]。(2)POCT仪器品牌、方法学的不统一也对临床造成困惑,甚至出现同一检验项目不同的检验结果。通过PDCA 循环改进和规范POCT质量管理体系,解决了上述主要问题。建立了良好的微量血糖仪、血气分析仪的质量管理体系,各临床科室人员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主动真正实践POCT检测前、中、后的各种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POCT项目与临床实验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研究者将取得的经验用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下属27家社康共计56台血糖仪的管理,在2019年12月进行全集团的POCT血糖仪比对工作,其中比对结果为100分的血糖仪占71.4%(40/56);80分的血糖仪占16.1%(9/56);第1次比对通过率为87.5%(49/56)。经过整改,第2次血糖仪的比对通过率为100.0%(56/56)。为实现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内POCT血糖结果互认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