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渭河流域司竹监变迁的环境因素
2020-12-16赵天骄
赵天骄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712000)
在中国古代,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被大规模种植,拥有广泛的用途。古代士兵所使用的弓的弓臂与箭的箭杆都有以竹材制成的记载:于河流之上运输物资及人员的筏子亦有以竹制成的,即竹筏;用于攻城的云梯也有竹材制成;在纸张没有被广泛使用以前,竹简是人们主要使用的书写载体;在纸张被广泛使用以后,也有以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竹纸。人们使用的生活用品亦有大量竹制品,例如毛笔的笔杆、竹席、竹制的篮子等种种生活用品。
竹子作为原料具有其特殊优势。作为重要的战争战略资源,与木制的弓箭和金属制的弓箭相比,竹制的弓箭制作原料易得,工序简单,成本低廉。作为书写载体,相较于同时代的木牍与简帛,竹简易制作。后竹子作为生产纸的原料,所制成的竹纸远比以木材原料所制成纸的成本低廉。1棵乔木的成材时间需要较长的周期,通常需要数十年。竹子的生长周期短,快的只需数月即可成材,远远少于木材的成材周期。虽然1棵竹子的体量远远低于1棵树的体量,但竹子的生长密度大于乔木,生长周期短于乔木。所以相较于乔木的高大、采伐与运输不易而言,竹子的采伐与运输难度远远低于乔木。竹子生长形态规整,基本呈长条型,而乔木多有枝杈。竹子的利用率高,而乔木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一些不规整的,较细小的枝条多难以利用,一般也只能充当燃料,不能制成成品的器具。总之,竹子具有生长迅速、采伐难度低、用途广泛、易于大规模种植的优点。所以,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国家管理的官方竹园,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司竹监”。
1 历代渭河流域司竹监沿革
司竹监起源于隋唐时期,“隋有司竹监及丞,皇朝因之,在京兆鄠、盩厔”。它的前身是汉代“汉官有司竹长、丞”[1]。史籍上有汉承秦制的说法,从汉代有司竹长、丞,可以推测秦代可能亦有此职。汉代不可能凭空冒出一个国家经营的官方竹园。秦代的首都在咸阳,也需要大量竹材。咸阳与长安仅有一水之隔,没道理汉人自己再重新开辟一个新的竹园,重新种植竹子。对汉代经济竹林规模的描写为“渭川千亩竹”[2]。千亩不是一个小数字,不可能在短短数10 a之内,从一无所有到千亩的规模,从不懂种植技术到种植技术相对成熟。所以,汉代的竹园应该是在秦代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受限于传世史料与出土文献的不足,秦汉时期,竹园的具体位置不明。魏晋时期设有司竹都尉一职,“司竹都尉治鄠县,其园周百里,以供国用”[3],“后魏有司竹都尉,北齐、后周并阙”[1]。隋唐时期“在京兆鄠、盩厔”[1],可见当时竹园在鄠县与盩厔。魏晋时期规模就有园周百里。宋代延续了隋唐时期的旧制,“今皇朝惟有盩厔、鄠一监,属凤翔”[4],竹园亦在鄠县与盩厔。金代沿设宋代的司竹监“京兆府司竹监。管勾一员,从七品。掌耨养竹园采斫之事。司吏一人,监兵百人,给耨养采斫之役”[5]。元代亦有司竹监“陕西之京兆、凤翔,皆有在官竹园[6]。至元二十二年“罢各处竹监”[6]。关于具体地点,《类编长安志》载“出南山黑水谷,司竹监北,合于渭”[7]。可见其中一处竹园是在黑河旁,盩厔就在黑河沿岸。明代设有司竹局,称“陕西司竹局”[8],有职官“司竹局大使”[8]。设有“盩厔司竹局”[9]。正统以后,竹林渐渐荒芜,大部分竹子被砍,罢司竹官,招募移民垦种。可见明代司竹局在盩厔。位于鄠县的司竹监被废止了。
可以肯定位置的司竹监竹园地点大概在盩厔县,但具体在周至县何地,尚不清楚。根据史料做出的一定推测:史料有载,“芒水出南山芒谷,北流径玉女房,又北径竹圃,分为二流,一水北流注渭,其支流自竹圃西北入渭”[10],“就水出南山就谷,北径大陵西,[历竹圃]北,与黑水合”[10]。根据这2处记载,大概可以推测出竹园的大概范围。竹圃就是指竹园。芒水即是今黑河,北流经过竹园,竹园就在黑河旁。而后黑河分为两支,一支直接流入渭河。其支流又从竹园西北流入渭河。就谷即今就峪,就水从竹园北流过。芒谷距就谷约有七里“又东五里,为马岔峪;又东二里,为就谷”[11]这样,大概可以确定竹园在黑河两岸与就水一带。
今周至县司竹镇与楼观台,残存着大量竹林,其就在黑河沿岸。在楼观台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人工种植竹园,称“百竹园”。司竹镇的名称很可能来源于司竹监,在宋代监是地方的一个行政区划。因此,笔者认为盩厔司竹监就在今周至县司竹镇及楼观台一带。并且司竹镇与楼观台均位于黑河流域。
2 司竹监竹子种类
历史上司竹监所种植的竹类亦不可考,但是可以根据周至县楼观台残存的竹类推测原先的竹类。现残存的竹类主要包括刚竹(Phyllostachys viridis)、淡竹(Ph.glauca)、筠竹(Ph.glauca McClure‘Yunzhu’J.L.Lu)等。不同的竹类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刚竹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忌排水不良,可耐-18℃的低温,生于低山坡;淡竹有畏强风、怕严寒、喜光的特点,生长在海拔1 200 m以下,年降雨量500 mm左右,年平均温度10℃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不得超过-20℃,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性土壤;筠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微酸性或酸性土壤,不耐寒冷和干旱。可以发现这些竹类都属于耐寒品种,可以在秦岭以北生长,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
3 影响渭河流域司竹监设置的环境因素
3.1 气候
秦岭山脉是中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竹类一般盛产于热带与亚热带,例如位于四川的蜀南竹海,但也有少数品种分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竹子是禾本科常绿浅根性植物,亦有少数品种在旱季落叶。可以说竹子的本质就是一种草本植物。竹类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所以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决定着竹类的地理分布。由于丛生与混生竹类的地下茎入土较浅,且出笋期在夏、秋两季,新竹当年不能充分木质化,经不起寒冷和干旱,故竹子在北方一般生长受到限制。
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竹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作为经济植物,大规模生长种植于北方的。但秦汉时期的气候与今天存在差异,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12]。而且秦汉时期竹园的规模很大,有“渭川千亩竹”[13]之言。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不断优化改良品种。从某个方面来说,生长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部的竹子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所以,今楼观台一带还残存着规模较大的竹林。
植物变化相较于气候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不是气候一旦发生改变,植物就会立刻死亡,除非是爆发了非常规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造成竹子大规模、成批的非正常死亡。气候变化的过程亦是非常缓慢的,不是突然间就会上升几摄氏度或迅速下降几摄氏度。它的变化通常是以百年来衡量的。
司竹监所在的周至县平原,年平均气温13.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2℃;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5℃。气温冷热相差27.7℃。6-8月的夏季气温变化很小,相对温度差5%左右;12-2月的冬季变化也不大,相对温度差在11%以下[14]。这是现代周至县的气温概况,基本满足了现代一些竹类品种的生长需要。而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温暖期,气温高于现代的气温,可知竹子在那个时期是可以常年存活。现在周至县楼观台残存着大量竹林,没有发现有竹子在冬季被冻死的情况。以此类推,比现代更暖的秦汉时期与隋唐时期,不会发生冬季竹林因普遍气候的寒冷所造成大规模死亡现象。当然不能排除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竹林死亡现象。但极端气候事件是偶然的,不具有代表性。
3.2 降水
除气温外,降水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又一重要因素。竹子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冷和干旱,忌排水不良。当代周至平原年平均降水量674.3 mm。夏季(6-8月)最多,冬季(12-2月)最少,月量最大的是7、8月。年平均降水日数100.2 a,以秋季为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但夏季降水强度大,雨势猛;秋季强度小,雨势缓,多连阴雨[14]。现在,在周至县楼观台残存着大量竹林,没有发现有竹子被旱死的情况。以此类推,比现代更湿润,降水量更多的汉代、隋唐时期,不会发生因旱灾竹林大规模死亡的现象。但是在某些时段还是会发生竹类旱死的情况。明代有记载“竹枯死而课钞均摊”[9]。但明代气候转冷变干,是导致废除司竹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已不适合竹类生长,种植经济竹林已无法继续进行。所以,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培植了。
3.3 位置与交通
司竹监位置的选择,服从国家政治需要。司竹监所产之材,被用作武器原材料,是一种战略物资。同时,在纸张取代竹简以前,竹材是制作竹简的重要原料。秦汉时期,国家都城位于关中平原的咸阳与长安。保卫国家首都需要大量军队,军队需要使用大量武器。在长安城内设有武库,武库是储存武器之地。竹子只要削尖一头,即可制成一柄竹枪。
同时在都城,有大量公文往来。书写公文的载体即为竹简。竹简由竹子制成。而其他材料制成的载体,例如简帛,成本高昂,不能大规模使用。所以要在邻近首都的地方开辟官方竹园,以供国家之需。
司竹监所在的周至县距离隋唐长安城的距离已不可考。但明清西安府城是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西安府距周至县的距离有明确的记载,“府西南一百六十里”[10]。由此可推测,周至县距隋唐长安城的距离大概也是80 km左右,误差不会超过太多。对于一个国家都城的物资供应,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但周至与长安有渭河相沟通,水利运输方便。
司竹监位于黑河沿岸,黑河是渭河支流。司竹监所采伐之竹即可通过黑河—渭河航线,运抵长安城。司竹监与长安交通非常便利。司竹监在渭河上游地区,长安在下游地区。只需放排即可运输竹材,并且运输量巨大。宋代都城在开封,司竹监与开封有着渭河——黄河航线沟通,运输亦很方便。蜀地的竹类资源异常丰富,但其不作为国家供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运输困难。蜀地艰险,极度不利于运输。所以,国家官方竹园位置的选择需要考虑运输的条件。
4 影响渭河流域司竹监衰落的环境因素
司竹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的变迁。中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通常形成湿热与干冷2种搭配。明清时期,中国进入寒冷期,气候持续变冷变干,关中地区的极端寒冷天气事件不断发生。而寒冷与干旱是竹类生长的最大制约。造成竹类在冬季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气候的寒冷,还有由于积雪覆盖竹类的枝条,将竹子压断所造成死亡的情况。由于竹子属禾本科,为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拥有坚实的树干不同。虽然竹的主体部分具有柔韧度大的特点,但其承受积雪的能力十分有限,当积雪重量超过其所能承受的重量时,竹子就会被压断,造成死亡。
以下是通过对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寒冷事件的统计,来阐明气候变化的趋势。
表1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寒冷事件表Tab.1 The cold events in Guanzhong area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从明成化年间起,关中地区寒冷事件不断发生,出现竹枯的现象“竹枯死而课钞均摊[9]”,这个记载为成化十二年八月。就在第二年,即成化十三年,陕西发生了极端寒冷气候事件,“四月戊戌,陕西冰厚五尺”[15]。而后极端天气不断上演。清代延续了明代的不断变冷的趋势。发生极端寒冷气候事件次数更多。明代关中地区共发生10次极端寒冷气候事件,都在成化以后。清代共发生34次极端寒冷气候事件,贯穿整个统治时间。成化十三年(1477)至崇祯十七年(1644)共167 a,平均16.7 a发生一次极端寒冷气候事件。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267 a,平均7-8 a发生一次极端寒冷气候事件。所以自成化以后,竹园逐渐荒废。这里的环境已不适合竹类大规模生长,种植经济竹林已无法继续进行。竹子在黄河以北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培植了。清代极端寒冷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更高,比明代成化后更不适合竹类生长。所以,清代没有恢复官方竹林种植。持续千余年的司竹监被彻底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