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腧穴敏化规律研究*>
2020-12-16邓亮张元维沈录峰肖泽埠曾纪焕余婷肖强
邓亮 张元维 沈录峰 肖泽埠 曾纪焕 余婷 肖强#
(1 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江西南昌330006;2 江西省人民医院 南昌330006;3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18 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
脊柱创伤中胸腰椎骨折占比居较高水平,约占整体脊柱骨折的85%~90%。目前临床上为纠正该类骨折、移位情况,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一般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1~2]。然而,胸腰椎骨折患者因卧床时间较长、缺乏日常活动、胃肠蠕动减慢、全身代谢率降低、营养膳食搭配不均衡等因素,易形成功能性腹胀[3]。在胸腰椎骨折后,腹膜后血管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破裂,易引发腹膜后血肿,进而刺激交感神经节,抑制胃肠蠕动,导致胃肠道内出现积气、积液,最终引发便秘[4]。近年来,随着热敏灸疗法被证实在温通经脉、理气消滞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其被创新性地应用于缓解胸腰椎骨折并发的腹胀、便秘的疗效可期。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热敏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其相关的腧穴敏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症状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记录每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伤后天数。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接受一般治疗联合热敏灸治疗的32例患者列入观察组,将仅接受一般治疗的31例患者列入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7~68 岁,平均年龄(49.27±13.82)岁;伤后天数为1~5 d,平均(2.35±1.28)d。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8~69 岁,平均年龄(48.32±14.91)岁;伤后天数为1~6 d,平均(2.83±1.57)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伤后天数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经胸腰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出现腹部胀满、疼痛、纳差、神疲、嗳气、乏力等症状;肠鸣音弱或无,粪便干结坚硬,肛门停止排气。(2)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胀、便秘;对热敏灸治疗过敏;精神状况欠佳,合并意识障碍、认识障碍;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伴有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妊娠期妇女;患有感觉障碍,无法准确描述灸感。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1)饮食调理:完善饮食宣教工作,嘱患者多摄入益气通便之食,如黄芪、莲子、山药、百合、扁豆等,忌油腻、生冷、煎炙肥甘之食;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确保日均摄水量达1000 ml 以上。(2)腹部按摩:两手重叠于脐部右侧,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顺序进行按摩,由外到内,力度适宜。(3)情绪调理: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避免过度情绪化,以防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热敏灸治疗,采用点燃的特制精艾条(产地:江西南昌,规格:直径22 mm×长度120 mm,材料:二级精艾绒),在患者腹部、腰骶部、双下肢等热敏化腧穴高发区,距离皮肤2~3 cm 处依次运用巡经、回旋、雀啄、温和灸手法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每个腧穴探查时间为15 min,每个腧穴探查时约需耗用1/4 根艾灸条。当患者觉察到传热、透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或非热觉等异常感觉时,即视为腧穴热敏化。热敏灸1次/d,40 min/次,7 次为1 个治疗周期。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显效为治疗后2 h 内,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有效为治疗后24 h 内,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无效则为治疗后24 h 内,患者仍无法排气、排便。根据疗效进一步分析观察组的热敏化腧穴分布情况及每个热敏化腧穴出现的灸感类型及特征,总结腧穴敏化的分布规律。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腹胀、 便秘症状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腹胀、便秘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胀、便秘症状的疗效比较
2.2 观察组热敏化腧穴分布情况 热敏灸治疗后,观察组热敏化腧穴主要分布在10 个腧穴上,具体包括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气海、神阙、通便、大横、大巨、归来。见表2。
表2 观察组热敏化腧穴分布情况
2.3 观察组热敏灸感具体情况分析 观察组热敏灸感以传热灸感为主,扩热灸感次之,而透热、非热觉、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等灸感依次分布其后,非热觉灸感主要表现为痒感。此外,观察组大部分患者仅觉察到一种热敏灸感,少部分患者觉察到复合灸感,如传热灸感合并扩热灸感、传热灸感合并透热灸感等。见表3。
表3 观察组热敏灸感具体情况分析(例)
3 讨论
督脉行走于人体背部正中,为阳脉之海,主管人体一身阳气。胸腰椎骨折患者督脉受损,瘀血停聚,故气血运行不畅,腑气运行阻滞致脐腹满而胀痛,大便硬结不通[5~6]。由此,疏调肠胃气运,理气化瘀,通导肠腑之气当为中医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之准则[7]。火本属阳,而艾叶性亦属纯阳,两阳相加,可起到温经通络、益气温阳的功效,从而促进机体气血转运,加强肠道推动能力,扶助正气,最终达到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目的[8]。近年来,随着热敏灸治疗被证实在温通经脉、行气消滞等领域具有确切的疗效,其被创新性地应用于改善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症状的疗效可期。
热敏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点燃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从而激发经气传导出现传热、透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或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施以个性化的饱和消敏灸量,达到“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疗效[9]。此外,腧穴敏化是指人体穴位的性质、状态和功能在自身身心及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下,发生应对性变化而形成的新性质、状态和功能。而在敏化状态下表现的腧穴,是疾病本身在人体体表的自然反映[10]。由此,明确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时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可为其临床选穴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实际疗效。
本研究通过对热敏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得出,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热敏灸治疗,腹胀、便秘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达87.50%,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治疗,其总有效率为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进一步对热敏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腧穴敏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出现热敏化腧穴的个数不等,且出现热敏化腧穴的个数与腹胀、便秘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临床上选用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气海、神阙、通便、大横、大巨、归来等腧穴进行探查,可提升探查热敏腧穴的效率及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热敏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兼具操作便捷、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在进一步探明热敏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腧穴敏化规律后,可进一步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