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探索

2020-12-16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城东学校徐少达

小学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融合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城东学校 徐少达

校园文化就如同空气,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却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任务逐步深入,校园文化也逐渐受到各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小学阶段,学校可以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前提下,适当地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相互整合,打造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一、寻找学情支撑点

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大多为六年制。在6 年的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经验、个人认知以及身心发展水平都会逐步出现变化。换句话说,不同阶段的学生会展现出不同状态的学情,所以在融合校园文化时,教师需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所展现出的实际状态,选择合适的融入支撑点,以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加强文化建设融合的程度,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生虽不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以及抽象能力,但小学阶段却是其自身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6 年中,学生会由一开始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随着学生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文化融合的方式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体验文化。

除此之外,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遵循的理论基础。所以,在学科教学中,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时,教师需要以这一标准为主要指导。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理论要点,明确新课标对于自身学科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才会有目标、有方向地开展教学融合工作,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撑。

二、提升文化环境质量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都坚信,环境会对人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理念,以及孟母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三迁的故事。这些历史都践行了这一理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于教育工作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也逐渐成为各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重点任务。

相较于以往的教学环境,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观。明亮的教室、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干净的校园,都潜移默化地展现出环境的价值。所以在小学阶段,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质量的提高方面。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完整的校训,并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在校园显眼位置悬挂校训、校风、教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在走廊上张贴与读书相关的名人名言,在立柱上张贴古诗词配画,在校园广播站定期传播与学习相关的广播稿,以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共同优化的方式,打造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可以逐渐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

三、加强学生个人能力

小学是学生各项基本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校园文化与学科教育工作相互整合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这一群体,而是需要在融合中,有效发展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

如,很多学校都会成立专门的校报校刊,用于对外宣传。在校报校刊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撰稿、投稿,以此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再比如学校会成立校园广播站,定期向学生推送校园新闻或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基于这一前提,学校也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广播员评选大赛,每年选择出优秀的学生担任校园广播站台的广播员,以此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校园广播站台内,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其所需要负责的工作难度也可以不断增大。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参与校园新闻的传播,而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负责稿件的征集、稿件的编辑。通过这一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丰富其自身的活动体验。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出版黑板报,让学生自主设计刊头,安排版面,撰写内容,以此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建设校园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其中包含大量的细节,也需要得到学校内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通力协作和配合支持。在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整合学科教学时,学校方面需要找准正确的支撑点,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提升文化环境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每一步稳扎稳打,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形成。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