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野下班主任角色的定位

2020-12-16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王珈佳

小学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后进生班级班主任

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 王珈佳

伴随着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视野下班主任的角色同样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管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皆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扮演的角色不同,其发挥的教育影响也会迥然而异。因而,研究新时代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帮助班主任主动积极地适应新形势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有利于精准指导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有利于精心打造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和谐、全面、持续的发展。

一、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导航员”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最宝贵的黄金时期,同时,又是小学生身体生长、才干长成、智慧生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着对小学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应关注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协调发展,关心小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发展,做小学生快乐幸福成长的“导航员”。班主任应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对小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对小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精心选择恰当的有效的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去教育感化小学生,让小学生主动获取自由、自觉、自主生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班主任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自己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自己的母亲。”班主任既是师长,又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教师既要有教师的威严与庄重,同时,教师又需要以朋友的角色走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朋友的角色及时地去组织、开导、教育学生。需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做朋友的同时切忌忘记“人师”的导向与“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因为班主任不仅要与学生像好朋友一样,共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与学生做到心心相印,与学生亲密无间,更要与学生做“诤友”,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敢于恰当有效地批评学生,绝不可以含糊其词。

班主任对转化班级内的后进生应保持“耐心”,因为后进生是最让班主任头疼的,后进生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成长,左右着班级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后进生对于班主任而言,是压力,又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是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后进生绝不是拒绝融化的冰,班主任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以耐心、细心、热心、恒心加强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以学生“知心朋友”的角色与后进生进行“以心换心”的心灵对话,解开后进生的心锁,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这样才能有益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我班上有几个后进生,上课总是不够认真听讲,作业时常拖拉又差,基于这样的情况,我想尽办法树立这几个后进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利用课余时间多给这几位后进生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探究有效的学习策略,努力提升这几位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刚开始,我每天让他们留下来在学校教室内完成家庭作业,对于他们不懂的地方,先给他们讲解,再让他们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意识到教师的真诚,他们被感动了,态度有所缓和,对教师不再“仇视”,变得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加强。终于有一天,主动对我说:“老师,以后你把我不懂的讲好了,我回家做,我保证一定能做好。”听了他们发自内心的保证,我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学生的理解。他们的作业更认真了,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班主任工作没有一蹴即成的特效药,只有耐心,才能达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奇迹。

三、班主任是学生的“严父慈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爱学生,不能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父母的温存、睿智与严格要求结合的爱。”班主任对学生的“严”与“爱”,只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艺术效果。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的基本感情,爱更是教育的灵魂之所在。班主任应具备“慈母”般的爱心,去热爱与信任学生。班主任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从多方面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事实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鲜活生命意义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的关爱,都会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比如,班上的一名男生,由于其家长长期以来采用的是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久而久之,该生便产生了“逆反”心理,将他人都当作“仇人”,尤其是别人批评他的时候,他常常会采取一些“攻击性”的行为。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深入了解情况后,便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打骂并不能“治本”,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严重的后果。学生的心灵创伤得到了教师的关心、理解与抚慰,没有了家长的打骂,学生十分感激我,我因势利导,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体验、感悟、理解教师的关心与“良苦用心”。天冷了,提醒他多加衣服;感冒了,我会从家中带点药给他。就这样他开始变了,上课不再像以前一样心不在焉了,开始好好学习力求上进了,与同伴间也不再闹矛盾了。

爱是唤醒学生心灵的力量,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是班主任转化学生自觉行动的“催化剂”。但班主任的“慈母”之爱绝不是那种“舐犊之情”,也绝不能“宠溺无度”,慈母角色意识,有利于培养激发班主任的这种爱心,它会使班主任更加热爱与关心下一代,甘当服务员,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班主任还应对学生怀揣“热心”,应用自己一颗融化冰雪的热心,去碰撞他们内心深处的火花。我班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日里无零花钱,久而久之变得性格孤僻,冷漠、少语。对此,我主动出击,每次谈话都会找准“切入点”与“突破口”,每次交流都让他能感受到恰似朋友间的交谈,让他感受到教师、同伴的关怀,感受到别人对他的看重,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的。

新时代视野下班主任的角色应重新定位,班主任应成为小学生成长的“导航员”,应成为小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既是“严父”,又是“慈母”,班主任同时又应是大公无私的裁判角色,处理班级事务应“严明、公正、公平”。同时,班主任又应是学生尊敬的楷模角色,班主任应注重自己的形象与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指导”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后进生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