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错误资源构建化学高效课堂
2020-12-16于学玲山东沂南县第四中学
于学玲 (山东沂南县第四中学)
“学生学习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建立在学生知识经验上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生生及师生进行互动时,学生随时可能出现错误。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观中,学生的问题、困惑、错误、经验、感受等均可作为全新的学习资源。老师应建立“学生错误即为教学资源”的观念,用全新的思维、眼光和观念站在全新的高度进行重新定位,打造精彩的高效课堂。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一、根据错误来源,明确错误资源的类型
有的老师、学生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在理解和探究问题时,常会出现偏差或失误,产生许多无法避免的错误,教师应引领学生发现与正视这些错误,并进一步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第一,按错误来源,分为“生源性错误”与“师源性错误”。“生源性错误”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错误源于学生,例如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彻、化学方程式掌握不好、不能正确表达实验现象、审题错误等,还包括学生在实验课上,不正确的操作等方面的错误。“师源性错误”则是指产生的错误源于教师,包括教师讲解、板书等方面有意或无意产生的错误。第二,按错误形式分为:隐性错误、预设性错误与真实性错误。隐性错误主要源于学生学习时潜移默化地形成的隐秘性错误;而真实的错误是外显的,容易捕捉,主要来自教材、教师的失误和学生认识的偏差;预设性错误则是教师或命题者为达成目的精心预设的错误。
二、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1.正视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从发展的角度看,“错误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老师若不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不尝试错误,定会失去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教师应用宽容的态度和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错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与见解。教师趁势引导学生,不错过课堂上、作业中、化学试卷中的每一个错误;有错必析,有错必改,并记录、整理错误笔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避免错误重现。我们应树立“错误也是一种资源”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资源,好好利用,成为对学生学习有价值的资源。
2.预设错误
教师为了达成教学效果,备课过程中会提前有意设置一些“错误陷阱”,在课堂上有意呈现错误,引导学生积极地捕捉错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以往的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特别容易出错,所以课堂上,不直接强调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而是预设好几个讨论题,例如:①10克酒精和10 克水混合,混合后物质的总质量等于20 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为什么? ②1LH2和1LCI2发生反应会生成2LHCI,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减少,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④12gC 和35gO2充分反应后,还剩余3 克O2,生成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经小组讨论得出: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中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③质量守恒定律中说的是“总质量”,尤其是气体都应该考虑进去;④“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捕捉错误
学生的错误是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产生的,是会稍纵即逝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认知出现的错误进行敏锐地捕捉,把它当作学习的契机。“真正的教育技巧就在于,为了学生学习需要,我们教师随时改变教学计划”。教师有时需要及时抛出错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不是把我们的思路先出示给学生,应先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在交流讨论中分析错误认知的来龙去脉,启发学生从错误认知中探究新知。例如:在进行“走进实验室”一课的学习时,实验室里,学生普遍比较兴奋,许多同学对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产生好奇,根本无心听取老师的指导,早就跃跃欲试了,甚至有的同学早就在下面动手操作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马上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先不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先用量筒量取47mL 的水,学生急不可待地开始试验,此时我们随时观察学生的试验情况,找出出错误的一组同学,让他们进行展示,其余同学进行评价,查找出错误的成因后,再让他们重新实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及时捕捉学生的真实性错误,再把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当作学习资源加以利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规范操作实验的好习惯,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4.暴露错误
近几年的学业水平测试中,直接考查课本知识的题目变少了,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过程中的题目增多,对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要求提高,还增加了专门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的题目;考题中设置的陷阱、干扰因素、没用信息增多;有时还需挖掘出试题中的隐性条件,要求学生有很高的自学能力和审题能力。所以我们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认知或解题思路直接暴露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去找出错误根源,使许多有同样错误理解的学生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5.反思错误
学生在探究学习或者做题时,有时会自己发现错误,这是引发学生第一次反思;若正视并改正错误就能引起学生二次反思;继而整理错误更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的深化。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很多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学生在作业或做题中总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常常不能一次得以解决。所以,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错误,归类错误,形成学习资源,让学生把这些资源记录在“错题本”上。学生积累了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也让教师改进了课堂教学,探索出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更是我们“备学生”的重要依据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高效措施。
三、建立“错题本”
1.记录与分析错题
让学生选择一本易保存的笔记本来记录和整理错题,然后指导学生记录。一开始记录每天在化学学习各方面出现的错题,有错就记,多错多记,少错少记,并记下正确解题思路及答案。有些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建议学生把试卷上的题目直接剪下来粘贴到错题本上。错题记录工作完成后,把所有的错题分类进行整理,如按错因进行分类。标注出错误成因。如“疏忽大意之错”“审题之错”“计算之错”“理解之错”“无为之错”等。分类整理后,再进行复习时,则容易查找,为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带来便利;同时对同一类型的题,只记录典型的题,不用每个错题都记,这样既会简化“错题本”又减轻学生负担。而用哪个时间收集,刚开始由教师指导完成,一般一天已整理,时间不够时,可以通过适当减少作业量的方式,这样学生就有时间认真整理错题。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项家庭作业完成。
2.有效利用错题本
首先,经常阅读,避免再错。一本好的“错题本”就是自己查漏补缺的重要的学习资源;“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束之高阁。而是要经常查看,可在课前2 分钟看看前面的记录,特别是把前一天的错题看一次或者再做一遍,查看是否真的理解了;或在每天完成作业后、利用周末比较集中的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前,利用错题本进行有效复习,让这些错误在再一次提醒自己,从而避免反复出错。
其次,做到“日清”“周清”“月清”“学期清”逐个“消灭”。“日清”:一天一清。当天的错题当天解决,先将每天记录下来的错题看一遍。分别做好标识,在“完全明白后保证不会错”的题上打上一个“×”,在“不完全会可能还会出错”的题上打上一个“?”,在“不知道怎么错了且一直没有明白”的题目上作一个“△”。“周清”:每周一次整理。通过再次查看,据理解情况就把它降级,在周清中把它“消灭掉”并降为“×”。“月清”:每月一次整理。先把每个周整理出来的“?”级题弄清楚,,若感觉自己不行的话,可请教老师把它“清掉”。而把“△”级题再抄下来,如果还没有一点新的认识,就再把它升级为“☆”级题。“学期清”:每学期一次大整理。一般可以在考试前两周进行,先把将周清和月清的“?”级、“△”级,全部再做一遍,想想当时是自己是如何“解决掉”它的,再把月清中的“☆”级题目整理一下,想法把它“解决掉”。最后,把里边最后还没弄明白的题再抄到另外一个“精选错题本”上去,每学期一本“精选错题本”。如果培养了这个习惯,那么期末复习备考就会变得容易多了,除了看教材,把知识串起来,就可以看整理的“错题成果”了,这样的好方法如果可以一直用下去,那样就会事半功倍。
3.错题本共享与拓展
老师会定期从学生的“错题本”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再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暴露错误的解题思路,讨论错误的原因,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的学习思维。
再把错误率较高的题按单元编成学案,进行巩固练习,以防止学生再一次出错。等到本学期末,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查漏补缺,构建高效课堂。同时,积累成本的“错题本”也可为下一级学生提供好的学习资源。
总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增强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建立发展的课程观和以育人为本的学生观,突破被动接受学习的思维,找出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