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舍有毒有害气体对动物危害和预防
2020-12-16王魁成江世艳
王魁成 江世艳
(1,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畜牧兽医站 134111;2,吉林省通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4100)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养规模和饲养密度越来越大,但由于卫生条件跟不上,特别是冬季为了保暖圈舍封闭较严,空气流动差,蓄积了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对舍内动物及饲养员的危害越来越重,影响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应引起养殖户和畜牧业工作者的重视。
1 舍内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分布、危害
1.1 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20℃时1 体积水可溶解700 体积氨气),比空气轻,分布在圈舍上层,对畜舍上部动物影响较大。圈舍内的氨气主要是由舍内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垫草等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腐败发酵产生的。氨气有较强的刺激性,其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舍内氨气最高浓度不宜超过:雏禽舍10mg/m3、成禽舍15mg/m3、牛舍20mg/m3、猪舍25mg/m3。浓度过高氨气易被呼吸道黏膜和眼黏膜吸附,可刺激呼吸道黏膜、眼黏膜,引起结膜炎、角膜炎、气管炎、肺炎;高浓度的氨气可直接引起接触部位的碱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氨气被吸收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运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时间长时动物生长缓慢、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易继发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由于氨气有刺激性,所以人进入圈舍时能闻到氨气味,但不刺眼不刺鼻,其浓度大致在每立方米7.6~11.4mg/m3;如有刺眼刺鼻流泪的感觉,其浓度大致在19~26.6mg/m3;如刺眼刺鼻严重,呼吸困难、睁不开眼、流泪不止,其浓度大致在34.2~49.9mg/m3。
1.2 硫化氢
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挥发、易溶于水(0℃时1 体积水可溶解4.65 体积硫化氢),比空气重,分布在畜舍下层,越靠近地面浓度越高,所以对畜舍下层的动物影响大。圈舍内硫化氢的来源有二,一是畜禽采食了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消化不良时可由肠道排出大量硫化氢,二是破损的禽蛋在适宜温湿度下腐败发酵产生。舍内硫化氢的浓度不宜超过:雏禽舍2mg/m3、成禽舍10mg/m3、牛舍8mg/m3、猪舍10mg/m3。舍内硫化氢浓度过高时,硫化氢易溶于动物黏膜的水中,可与黏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钠,对眼部和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角膜、结膜、喉、气管、肺等发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动物长期吸入低浓度硫化氢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硫化氢被吸收后能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活性,造成组织缺氧,高浓度硫化氢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窒息死亡;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硫化氢环境中可引起呕吐、腹泻、生长缓慢、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生胃肠疾病和心脏衰弱。
1.3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轻,分布在圈舍中上部,对圈舍内的中层动物影响较大。圈舍内一氧化碳来源主要是冬季在封闭圈舍内烧煤、烧柴取暖,如果煤、碳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舍内一氧化碳最高浓度不宜超过3mg/m3。一氧化碳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有较强毒性,当空气中浓度过高时,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强200~300 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的能力,引发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病变,严重时窒息死亡。
1.4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分布在圈舍下层。圈舍内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动物及人呼出的气体及可燃物燃烧产生。圈舍内二氧化碳最高浓度不宜超过1500mg/m3。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舍内浓度过高时可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不足,引起机体慢性缺氧,动物长期生活在缺氧环境中会引起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抗病力降低。
2 预防
(1)适宜的饲养密度,以防止排出的粪尿和呼出二氧化碳过多而造成舍内有害气体过多。
(2)定时清除舍内粪便、饲料残渣、污秽的垫草及破损的禽蛋,防止其腐败发酵产生氨气、硫化氢。
(3)保持圈舍向阳、干燥,因为潮湿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粪便发酵分解。另外氨气、硫化氢易溶于水,圈舍潮湿可使其溶解在水中而吸附在地面、墙壁上,很难通过通风排出,当舍内温度升高时又挥发出来。
(4)冬季封闭的圈舍取暖时,最好采用热风炉取暖,不宜舍内烧煤、烧柴取暖,以免舍内产生和蓄积过多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5)合理通风,加快舍内空气流通,以保持舍内干燥和及时排除舍内蓄积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空气中尘埃、病原微生物。合理通风非常重要,最好是入风口在舍下方接近地面,出风口在舍上方或屋顶,这样才能使舍内空气彻底流通,使蓄积在下层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中层及上层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等)一起排出,真正起到净化舍内空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