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6李建武龙继锐郭夏宇魏中伟张玉烛
李建武,龙继锐,郭夏宇,魏中伟,张玉烛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125)
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特点是株叶形态理想,具有典型的高冠层、矮穗层理想株型,且上三叶叶片具有“长、直、窄、凹、厚”的形态特征,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等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壮秧、平衡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1 培育壮秧
秧好一半稻,培育好秧苗是夺取超级杂交中稻丰收的关键,因此,要把好育秧关,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为获取高产打好基础。
1.1 播种前准备工作
超级杂交中稻一般生育期偏长,秧龄弹性较大,根据各地人力资源和机械化程度可相应采用水育秧栽培或机插秧栽培,平均气温稳定15 ℃即可播种。播种前做好浸种消毒和催芽工作。超级杂交稻品种颖壳较薄、呼吸作用旺盛,宜间歇浸种。浸种前用清水洗去秕谷和杂质,用清水浸泡10~12 h后,再用1 000~1 200倍“咪鲜胺”溶液浸种8~10 h进行消毒,预防恶苗病、苗瘟等病害发生。第1次时间不超过20 h,若未达标,可露种6~8 h后继续用清水浸种,直到种子充分吸足水分达透明状并可见腹白和胚为准。浸种后的种子沥去多余水分,进行催芽。水育秧提倡采用“催芽桶”快速催芽方法催芽;机插秧提倡免催芽智能密室叠盘控温快速齐苗。催芽时要注意观察和检查,防止“烧桶”、催芽不齐、芽根不同步等现象发生。
1.2 选好秧田,精细播种
秧田要求背风向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地势较高、土壤通透性好,提前2~3 d耕整,按南北向整理分厢,厢面宽1.5 m,厢沟宽0.4 m、深0.15 m左右,秧厢做好后,开通厢沟、腰沟、围沟,确保排水通畅。超级杂交中稻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由于前期气温低,不但发苗慢,还成苗率较低,为确保足穗高产,应注意适当增加用种量,水育种一般需用种15 kg/hm2左右,机插秧一般用种30 kg/hm2左右,种子80%以上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用20%吡虫啉拌种,等药剂均匀附着在种子上成膜后再播种。播种时要根据每公顷用种量和每公顷用盘数分批确定播种量,通过分批过称实现精量播匀,要求水育秧稀薄匀播;机插秧播种要求均匀一致,防止插秧时出现大量空蔸现象。
1.3 加强管理,培育壮秧
播种后,秧床用30%恶霉灵水剂4~5 mL/m2稀释800~1 000倍均匀喷施到厢面进行消毒,待厢面干爽后插好竹拱,盖好地膜。小拱棚育秧插竹拱时注意秧盘两边各留10 cm左右空位,防止盖膜后影响厢边秧苗的生长;地膜要保持干净,防止影响秧苗光合作用;膜四周要用泥土压实,防止被风吹开,提高保温效果;要全部用完好无损的地膜,以免因保温效果不好造成烂秧。出苗前保持地膜覆盖严实,温度控制在35 ℃以内,秧苗一叶一心后温度控制在25 ℃左右,遇晴好天气应在10:00时左右揭开地膜两端(秧厢较长时应同时揭开秧厢中间地膜)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16:00时左右盖膜保温;遇低温阴雨天要5 d左右揭膜两头透气降湿一次约2 h,防止发生绵腐病。秧苗二叶一心时炼苗,2~3 d后撤去地膜。揭膜时最好选晴天下午,厢沟内先灌水后揭开两头或一侧,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后,如遇雨天或极端低温恶劣天气要继续盖膜。要及时疏通厢沟,切忌灌水上厢面。机插秧三叶一心、水育秧四叶一心期抢住有利天气及早栽插。
2 平衡配方施肥
超级杂交中稻生育期较长,在合理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应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纯氮用量为195~225 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2[1],施肥时应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适时适量施用穗肥,后期补施粒肥。
2.1 施足底肥
底肥是水稻整个生育时期的基本营养,必须施足,为高产打好肥力基础。超级杂交中稻的底肥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一般以有机肥或三元复合肥为主,在移栽翻耕前一次性施入。底肥的作用,一是改良土壤。有机肥作为重要的肥源之一,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性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等优点,有利于庞大根系的形成,使水稻根深叶茂,健壮生长;二是可促进秧苗早发。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当比例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秧苗移栽后开始发新根就有养分吸收,有利于秧苗早生快发;三是有机肥的肥效持续时间长,能保持超级杂交水稻全生育期营养需求,特别是中、后期的稳健生长,不会脱肥过早,引起早衰。超级杂交中稻的底肥,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 t/hm2左右,45%(15-15-15)的复合肥600~750 kg/hm2。
2.2 早施分蘖肥
超级杂交中稻的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30%左右。超级杂交中稻有效分蘖期时间在移栽后25 d左右,因此,分蘖肥宜施速效氮肥,必须在水育秧移栽后5~7 d、机插秧秧苗插后7 d左右追施分蘖肥,施尿素120~150 kg/hm2,钾肥75 kg/hm2,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分蘖肥施用太早,秧苗未长新根,易流失;施用过迟,起不到促分蘖早发的作用,将损失低位大分蘖,且有促进无效分蘖生长的风险。
2.3 适时适量施用穗肥
穗肥占总施肥量的30%左右,穗肥是促进大穗和高结实率的基础,超级杂交中稻除施好底肥和分蘖肥外,穗肥的施用也比较关键,施好穗肥是发挥大穗增产优势的主要措施。当田间调查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时施穗肥,施尿素75~105 kg/hm2,钾肥120~150 kg/hm2,给幼穗提供充足养分,以促进枝梗分化,防止颖花退化,增加颖花数量,促穗大粒重,为大穗的形成打下基础,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2.4 后期补施粒肥
粒肥以叶面肥为主。叶面肥由于直接喷施于叶面,各种营养物质、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可直接从叶片进入体内,参与植株的新陈代谢过程和有机物质的合成过程。超级杂交中稻生育期较长,肥水管理不到位后期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应在抽穗80%时结合病虫害防治,用尿素750 g/hm2、谷粒饱15包兑水900 kg叶面喷施,以促齐穗壮籽,降低空壳率,提高结实和粒重。补施叶面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2]。
3 科学管水
超级杂交中稻的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以湿润灌溉为主。移栽后为减少植伤,可灌深水护苗,返青活棵后浅水促分蘖,当苗数达225万/hm2左右及时排水晒田,采用多次轻晒的方法,晒到叶色明显落黄。若达到规定施穗肥的叶龄而叶色未转淡,则应继续晒田,不能复水施肥。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若遇到高温天气,可以灌深水;灌浆成熟期采用间歇灌溉,干湿交替,花期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保持根系活力,以根保叶,延长功能叶寿命,防止早衰[3]。
4 综合防治病虫害
超级杂交中稻的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病虫害以防为主,秧田期防治1~2次,主要防治稻蓟马和苗瘟,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移栽前1~2 d秧田喷施1次长效农药,使秧苗带药下田,可有效减少大田前期的病虫害。大田期主要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4]。农药按说明书用法及用量使用,具体防治时期视病虫发生情况及当地虫情测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