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农牧业低碳化发展问题分析

2020-12-16苏海云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内蒙古地区碳化

苏海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营管理站 017000)

农牧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基于农牧业生产系统及农牧业生产现状所提出来的以促进我国低碳地区长远发展的现代化理念。 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一直都处于高碳化阶段,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必须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处理。

1 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农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在农作物生长、收割及畜牧行业发展过程中,机械燃料使用过多以至于燃料残留地面,过多的化肥、农药造成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1]。而近年来牲畜饲养量在不断增加,产生大量甲烷气体,牲畜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合理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的草场数量有限,而不断增加的牲畜数量却扩大了草原承受能力,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建立沼气池用来发电,但规模发展较慢,大量化学原料产生消耗。

2 当前内蒙古地区农牧业低碳发展的问题

2.1 产业质量发展和效益之间的矛盾

虽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但由于自然地势的影响,内蒙古地区长久以来呈现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导致工农业发展过程中用水矛盾突出。 再加上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方式过于传统陈旧,缺乏绿色优质的现代化农产品,同时,由于农牧业发展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并且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及人民生活需求。 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必须要不断扩大管理模式,转变经营方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科学技术生产力低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严重的科技支撑力不足的现象。 与其他地区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贡献率也较低,单位产出率水平也不高,尤其是机械化水平推广程度低,缺乏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再加上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且人口稀少,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网络服务及手段和渠道不畅,再加上没有投入合理的经费,因此,缺乏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科技研究队伍,造成农牧业低碳化发展面临一定的窘境。

3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内蒙古农牧业低碳化发展

3.1 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

内蒙古自治区应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中多多扶持中小农畜产品的加工企业,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及发展方式,优化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要推动农牧民合作组织化建设。 要积极地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断研究新型技术及设备,全面实现农畜产品的现代化加工及标准化生产,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价值。 另外,内蒙古自治区也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农牧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内蒙古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2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化规章制度,还要切实落实制度,进一步确认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针对当前不断发展的农牧业,政府要加强相关财政补贴,积极推动农民的发展热情。 另外,相关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手段对当前仍使用高碳能源的农牧企业进行相关监督和管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牧业低碳化发展[2]。

3.3 推动低碳科学技术的升级与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低碳化发展的推动以及实现完全离不开科学技术及相关机械的发展,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应将科研力度投入到低碳环境发展理念中去。 科学技术是推动内蒙古地区低碳化农牧业进程必不可少的力量,必须要不断提升相关信息技术及循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牧业的长远发展。 当前不断更新完善的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都能对气象灾害进行及时观测和预定,因此要大力引用。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农牧业生产大多依靠先天优势,采用传统的农耕牧养模式,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农牧业的现代化改革,这样才能扭转不利局面[3]。 同时还要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进合理的低碳技术,再加上科学现代化的指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农牧产品的自身潜力,不断进行科研和创新,实现科学养殖。

4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建设及国家进步的同步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化生活,内蒙古自治区要不断提升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机械化生产与管理,再加上相关的政策补贴及税收手段,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内蒙古地区碳化
氯离子侵蚀程度与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探讨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研究
碳化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聚丙烯腈原丝中温碳化过程中导电性能研究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古筝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