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2-16李学琳唐建锋谈孝凤

耕作与栽培 2020年1期
关键词:植保示范区农药

李学琳,唐建锋,谈孝凤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阳 550025)

长期依赖传统化学防治来控制病虫害,既容易产生抗性,又与当前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要求背道而驰[1],探索新的防控技术成为当前植保工作的紧要任务[2]。自2010年以来,贵州逐步探索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经过多年实践,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局限。本文简述了贵州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现状,主要技术模式、推广机制和成效,分析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积极推动贵州绿色防控向“生态、绿色、高效”发展。

1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现状

水稻、茶叶、蔬菜、果蔬、马铃薯是贵州主要的粮经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2016年种植面积为355.7万hm2,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7%。近年来,贵州省茶树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超过40万hm2,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都在66.7万hm2以上,马铃薯晚疫病一直呈高发态势;优质稻的稻瘟病仍然存在暴发流行风险,火龙果、猕猴桃、柑桔等果实蝇危害呈加重趋势,溃疡病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作物要产业化,病虫害防治既要保住产量,又要保证质量,这就需要依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来支撑和实现。

2010年以来,贵州对粮经主要作物逐步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集成和示范,推广面积逐年增加。2010—2019年,全省累计实施水稻、茶叶、蔬菜、果树、马铃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面积由30.2万hm2上升至195.4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由12.91%上升至31.89%,增加了18.98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水稻实施绿色防控面积25.1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为38.97%;茶叶实施绿色防控面积24.2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为48.64%;蔬菜实施绿色防控面积45.9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为31.6%;果树实施绿色防控面积21.4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为31.14%;马铃薯实施绿色防控面积25.3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为32.48%。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 主要技术模式和推广机制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应用,组装集成了一系列经济、实用、简便的全程防控技术模式,使实施绿色防控做到了有技术、有产品、有模式。

2.1 主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在主要粮经作物种植区,推广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优先采用生物、物理、生态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基数;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对环境友好药剂防治技术[3]。主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有:以草控草、种植显花植物、种植诱集植物、茶林相间等生态控制技术;稻鸭共育、稻田养鱼、稻田养蛙、林下养鹅、林下养鸡、人工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灯光诱控、风吸式捕虫器诱控、性诱剂诱捕器诱控、食饵诱捕器诱控、色板诱控、果实套袋等理化诱控技术;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环境友好药剂防治技术。

2.2 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2.2.1水稻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种子处理+杀虫灯(诱捕器)+性诱剂+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 种子处理+稻鱼(鸭)+杀虫灯(诱捕器)+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3) 种子处理+稻鱼(鸭)+释放天敌+生物(低毒化学)农药[4]。

2.2.2茶叶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杀虫灯(诱捕器)+诱虫色板+人工除草+生物(低毒化学)农药+封园。

2) 诱虫色板+性诱剂+生物(低毒化学)农药+封园。

3) 释放天敌+生态调控(以草控草等)+免疫诱抗+生物(低毒化学)农药+封园。

2.2.3蔬菜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种子消毒+杀虫灯(诱捕器)+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 杀虫灯(诱捕器)+诱虫色板+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3) 性诱剂+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2.4果树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杀虫灯(诱捕器)+诱虫色板+清园控害+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 杀虫灯(诱捕器)+性(食物)诱剂+清园控害+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3) 释放天敌+生态调控(以草控草等)+清园控害+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2.5马铃薯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模式

1) 脱毒种薯+种子处理+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测系统+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 脱毒种薯+种子处理+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测系统+杀虫灯(诱捕器)+生物(低毒化学)农药。

2.3 绿色防控推广机制

贵州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主要是依靠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来实施,全省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为实施主体,以县植保植检站、镇乡农业服务中心为技术依托单位,以生产基地为中心,集成多种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突出技术引领和示范带动。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实行规范管理,独立自主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如:2017年余庆县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基地+农户”运作方式,先后在龙溪镇田坝村、敖溪镇胜利村、大乌江镇凉风村创办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3个,核心示范面积266.7 hm2,示范区水稻增收增产显著。

3 主要成效

3.1 绿色防控得到广泛认同,示范推广面积逐步加大

通过调研,无论是技术推广人员、企业、专业合作社,还是种植大户,或者普通农民,都认识到实施绿色防控至关重要,技术措施也慢慢被接受。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下达贵州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病虫害防治专项)2 000多万元,可以用于实施病虫害防控所需的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控制技术补助;省农业农村厅从省级财政安排的1 500万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项)中,安排750万元用于开展特色优势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补助。通过示范带动,2019年贵州省累计实施水稻、茶叶、蔬菜、果树、马铃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面积195.4万hm2,示范区也不断增加,2015年建立国家和省级级示范区35个,2016年51个,2017年64个,2018年94个,2019年111个。其中,2019年特色作物绿色防控项目示范区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户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共开展培训班725次,培训农技人员1 989人,培训农民35 860人次,召开专题、现场会议190次,印发宣传资料132 964份,发布预测预警防控信息13 813条,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在全省农作物上的推广应用。

3.2 技术模式可推广,集成效果显著

绿色防控示范的推广,使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逐步得到完善[5],针对贵州粮经作物,组装集成了一批经济、实用、简便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如都匀市在水稻上重点示范推广“种子处理+释放天敌+稻鸭共育+生态控制+生物(低毒化学)农药”的技术模式,示范区增产明显,平均增收稻谷62.3 kg/667 m2,特别是养鸭田增加纯收入达500~600元/667 m2。湄潭县构建“茶-林-草-花”的茶园立体,创造有利于蜘蛛、小花蝽、瓢虫和草蛉等天敌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利用茶园生物种群多样性增强茶园生态体系对害虫种群控制的能力等。

3.3 农药减量控害成效显著,社会、生态效益稳步提升

通过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农药减量控害效果明显,是可持续治理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如2019年茶叶项目核心示范区较农民自防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26万kg,减少达64.04%。示范区农药残留合格率都达到100%,项目累计挽回损失10 994.99万元,示范区累计减少防治农药费用3 501.54万元,共计增值14 496.53万元。其他特色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平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60.37%,累计挽回产量3 568.48万kg,挽回产值15 774.35万元。在项目示范区,实施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使重大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又使农民的劳动成果得到保护,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4 存在问题

虽然贵州绿色防控发展总体态势向好,也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突破,但仍存在不足。目前,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推进茶叶、食用菌、刺梨、石斛、油茶、竹、中药材、精品水果、蔬菜、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12大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可是实施绿色防控应用面积仍然较低,大多数是以试验示范、点片实施为主[4],与《贵州省特色优势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将建设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800万亩,实现500亩以上坝区全覆盖,带动全省应用3 000万亩”要求还有差距,仍需要循序渐进。

4.1 绿色防控成本高,见效慢,认识不足

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茶叶、蔬菜、水果等产业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随之加剧,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推进绿色防控迫在眉睫,但目前较多农户对绿色防控认识不足,习惯用化学农药,见效快。对绿色防控投入高,使用技术也高,见效慢的防治方法,农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抵制。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但投入资金比化学农药高[6],产品应用没有补贴机制,如高功效低容量的施药器械比老式施药器械价格高,农民不愿投入。目前,贵州省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组织不稳定,没有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一家一户难于做到,从事绿色防控的专业化组织和企业,要推进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存在难度,大部分生命力不强,发展数量和规模也均存在瓶颈[4]。

4.3 全省植物保护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范围有限

贵州省植物保护体系由省、地、县三级植保机构组成,乡(镇)未设植保机构,机构改革之前贵州省拥有植保机构98个。其中,省级站1个、市州级站9个、县级站88个。各级植物保护机构普遍存在人员较少的现象,多数县级植保机构实际在岗人员2~3人,个别县植保植检站无人在岗。由于全省植保系统人少、工作繁杂,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范围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4.4 绿色防控无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较小

全省层面上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绿色防控还是停留在办示范点上,覆盖面较低。2010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安排农作物病虫(含稻水象甲)防治资金1 500万元,其中750万元用于特色优势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根据贵州省“无公害绿色有机大省”的要求,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必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物化产品,主要包括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蜜源控草植物,理化诱捕器、杀虫灯,生物源、矿物源农药,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高效低容量精准施药器械等。根据测算,一个生长季节实施绿色防控的成本为110元/667 m2,750万元仅能示范应用的面积不足0.5万hm2。

5 对策建议

5.1 强化示范带动,提高认知,降低应用降本,提高综合效益

第一,充分发挥示范区带头作用。对市场竞争力强,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基地开展绿色防控,对有规模,成形的合作社基地开展绿色防控,对有积极性,面积大的种植大户基地开展绿色防控,集中扶持,逐步带动,逐步辐射。第二,加强宣传培训。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发放宣传单等对绿色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宣传,增强推进绿色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组织开展绿色防控培训,通过发放明白纸、现场观摩指导、室内培训等,提高众人认知。第三,规模化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降低成本,开展绿色防控必须依靠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来实施,加大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的力度,可有效降低病虫害治理的成本,也能在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高、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难的问题,提高了综合效益。

5.2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壮大技术人员队伍

在政策引导上,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形成政府资金正向引导,规模化种植企业和统防统治组织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全程绿色防控大面积推广和可持续推进。在资金支持上,可设立农作物绿色防控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产品应用,支持购买统防统治服务、品牌创建、基地认证和宣传培训等。在人员队伍保障上,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补充或者申请增加植保专业人员编制和人数,为农作物绿色防控提供队伍保障。

猜你喜欢

植保示范区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