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2020-12-16李文霞陈克开刘琼波陈昌荣李飞艳阮晓贵刘慎良
李文霞,陈克开,黄 琦,刘琼波,陈昌荣,李飞艳,阮晓贵,刘慎良
(1.曲靖市饲草饲料工作站,云南曲靖 655600;2.曲靖市畜禽改良站,云南曲靖 65560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引起全国各地猪场急性肠炎并水样腹泻的重要病原,以腹泻、呕吐、脱水和哺乳仔猪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当前,猪流行性腹泻在全世界广泛传染,毒株基因变异是造成免疫失败和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亚洲感染情况与欧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欧洲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幼仔猪病死率低于亚洲。另外,猪流行性腹泻感染率在主要猪生产国都有传染,但在美洲没有地区性流行的状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进行的RT-PCR检测中发现,我国养猪产业中主要包括PEDV、PORV(轮状病毒)和TGE(传染性胃肠炎病毒)3种病毒,其中, PEDV约占41%,由此可见,PEDV在猪病毒腹泻中居多。
1 病例分析
收治一猪场的仔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主要的症状为腹泻、仔猪大量病死。主诉1周龄内仔猪腹泻,仔猪病死200多只,个别母猪厌食。根据对发病猪只的诊断及病死仔猪的解剖,疑似猪流行性腹泻,并采集病料去检测单位进行PCR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后,本站工作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和隔离措施,减少猪场损失。
2 流行特点
一是潜伏期短,潜伏期约1~2 d;二是周期性明显,猪流行性腹泻在某地流行一段时间后,间隔一段时间很容易再次暴发;三是季节性发病,多发于12月到翌年的2月之间;四是未经免疫的仔猪感染后发病率高。哺乳仔猪在母猪母源抗体低的情况下,病死率超过50%。育成猪主要是亚临床症状。
3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在临床上表现差异较大,猪的免疫力决定其严重程度。主要特征为体温正常或偏高、水样腹泻、脱水、呕吐,食欲减退或消失,新生仔猪病死率极高。
该病对不同年龄段猪的潜伏期不同,育肥猪为48 h以上,新生仔猪极短,仅为24 h。猪只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新生仔猪出现剧烈腹泻,并伴有严重的脱水,病死率高达95%。1周龄以内的仔猪2~4 h剧烈腹泻,病死率高达90%。育肥猪除了脱水之外,还有呕吐、食欲不振的情况,发病率很高,病死率低,一般在育肥后期的猪,发病7d后就会恢复,病死率约为3%。育成猪感染病症不明显,表现食欲下降、生长缓慢,部分育成猪腹泻,7~10 d内可康复,病死率为1%~3%。
4 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肠壁变薄、鼓气、肠内大量液体泡沫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上皮细胞脱落。有的病例胃底黏膜出血,内容物有乳白色凝块。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5.1.1 做好疫苗免疫
免疫接种是本病的重要预防措施,对母猪产前接种能够降低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率。在每年入冬之前展开疫苗注射工作,方式为肌内注射,部位为耳后根三角区域。猪场出现发病时,一定要对假定健康猪只肌内注射三联弱毒苗,有效地预防该疾病的暴发。
5.1.2 加强饲养管理
避免从疫区引进,坚持自繁自养,若需引进,引进猪只必须隔离 15 d,确认健康后方可入舍。在本病的防治中,应做好产房和保育舍防寒保暖工作;确保饲料配方满足猪只生长需求,可在饲料中添加保健与预防的药物。定期清理粪便,并对圈舍和器具消毒。该病毒对氯仿、乙醚等敏感,可将其灭活。
5.1.3 病料返饲
将病死仔猪肠内容物取出,加0.9%氯化钠注射液研磨组织,稀释比例为1∶4,加入青链霉素静置0.5 h于4~8℃冷藏。一病死猪病料可喂10头母猪,饲喂量先少后多。
5.2 治疗措施
5.2.1 饥饿治疗
对于亚临床猪只采用饥饿治疗,即停食与限食治疗。清理猪舍食槽剩余饲料,清洗食槽,停食2 d。在停食期间及时补充水分和补液盐。
5.2.2 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研制特效药物。但可通过特定药物治疗,每吨拌料添加肾胺磺500 g + 电解多维1000 g + 强力霉素250 g,连续口服3~5 d。对病情严重猪只采用肌内注射或输液方式快速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哺乳仔猪病死率。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阿托品、地芬诺酯等可以缓解猪肠道痉挛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和预防PED 疾病的大面积扩散。此外,可以口服康复母猪高免血清,使仔猪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也可给母猪接种弱毒疫苗,仔猪吃奶时便获得了被动免疫。
5.2.3 对症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在发病后对猪只补充电解质与水分,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抗生素和电解多维,腹泻仔猪口服庆大霉素和氧氟沙星各1mL,严重猪只肌内注射或口服黄芪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