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马缨花的种植驯化
2020-12-16李利民
李利民
(师宗县蔬菜站,云南师宗 655700)
马缨花(别名密筒花、狗血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苍山杜鹃),为云南常见野生乔木花卉,花朵大而漂亮,颜色一般为白色、黄色、红色、紫色。因树干苍劲美观,花朵鲜艳,近年来常被用来作为园林、盆景、绿化树种。
1 基本特征
马缨花树高2~7 m,最高可达18 m以上。树皮棕色,栗色呈不规则片状剥裂,枝条弯曲幼枝常被灰色绒毛。大部分品种单叶革质,簇生于枝顶,叶柄长1~2 cm,有细细绒毛;叶片为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片边缘有细齿。叶面深绿色,无毛、无皱、背面棕色,密被灰白色至淡棕色海绵状薄毡毛。花簇生于枝顶,呈伞形花序式的总状花序,单花喇叭状,有花5~18朵。花冠为钟状,花色不一。花期3-5月,部分白色马缨花花期8-9月,果期9-11月成熟。常年不落叶,茎叶生长5-6月。
2 移植驯化
2.1 种子繁殖
上年11-12月采集成熟马缨花种子精选,放入 55 ~ 60 ℃的温热水中浸泡 10 ~ 15 min,用手不停搅拌,水温降至30 ℃后2 ~ 6 h播种。用盆播、漂盘播种和墒播。营养土选腐殖土、风化砂石、火灰土,以2∶2∶1比例拌匀后整形,将浸泡种子均匀撒播,上覆薄层细土。温度控制在20 ~ 30 ℃,保持墒面湿润通风20 d可出苗,出苗后按一般苗木管理方法管理。
2.2 小苗管理
1-2年后将小苗带土球移栽。栽培用土pH值为5.5 ~ 6.5,喜含腐殖质、 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喜肥,但忌浓肥,喜凉爽,厌酷热,适宜温度18~28 ℃ ;冬季保暖防寒,半阴环境;夏季防晒遮阴,喜湿润,但不耐溃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通风良好。常用矾肥水,每月浇2 ~ 3次,花芽分化、孕蕾期应加施磷钾肥。
2.3 野生马缨花移植
2.3.1 选苗
多数盆景爱好者因造型需要首选马缨花老桩移植。马缨花野性较强,如移植方法不当,成活率并不高。移植野生要选择健壮、根系发达的植株。上年进行修剪,保留部分枝、芽。待雨季,对主根截断,使其形成独立土球,用松土填埋,根系周围土球不能破坏。4-5月拨开松土,截断其余根系,保持土球原状用包裹物把土球包裹好整株运往栽种的地方。
2.3.2 栽植
用腐殖土、风化砂石、去火火灰土,以2∶2∶1比例拌匀垫底或填实土球周围。栽植后浇足定根水,防晒遮阴,保持土壤湿润。1 ~ 2月后发出新芽并抽出新叶成活,但仍需管理。
3 病害防治
3.1 立枯病
主要为害新播种小苗,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防治方法:播种前土壤用敌克松或多菌灵粉剂均匀拌在土壤里;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 ~400倍液50%的代森铵,每平方米浇灌2 ~ 4 kg防治。
3.2 锈 病
4-5月雨后易大量侵染。防治方法:避免与其他苗木种在一起,以减少发病;对感病严重的植株用20%的粉锈宁14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65%代森锰锌1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控制病害的发生。
3.3 蚜 虫
为害新叶,随温度升高,蚜虫增多,必须提早观察加以防治。防治方法:蚜虫初迁至树木为害时,剪除树干、枝上受害严重的萌生枝,或喷洒清水防止蔓延;初发期向幼树根部施埋3%呋喃丹颗粒剂;保护瓢虫、草蛉、蚜茧蜂、食蚜蝇等天敌;盛发期向植株喷洒EB-82灭蚜菌300倍液、1.1%烟-百-索乳油1000~1500倍液。
3.4 蚧壳虫
主要为害茎叶结合部,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孵化活动。防治方法:对少量的虫体于孵化前人工清刷;勤检查,用敌百虫加灭多威肥皂粉喷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