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田”的成因、危害与培肥刍议
2020-12-16段军莲王维富姜启双
段军莲, 王维富, 姜启双
(1.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临沭 276700; 2.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临沭 276712 )
耕地是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在很多种植户口头常说,他们种的都是“卫生田”。所谓“卫生田”,通俗地讲就是“只施用化肥,而不施用农家肥”的耕地。这种不施用农家肥维持地力,掠夺式的种植方式,导致了耕地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产出不高,进而污染环境等现象。这种现象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明显,越是城镇近区越明显。摒弃卫生田,催肥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持耕地地力,对保障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新时期种植业发展与耕地质量管理中,怎样鼓励种植户增施有机肥,扭转单纯施用化肥的行为,是一个应该认真分析研究的问题。
1 “卫生田”产生的原因
一是种植户对化肥的依赖性增强。刚开始施用化学肥料,受增产效果的刺激,坚定了种植户对化肥的信赖;一季复一季,一年复一年的使用化肥,对化肥的信赖变成了依赖。
二是忽视农家肥。化肥的增产效果,淹没了农家肥的功劳,农家肥在很多作物种植中处在了可有可无的境地。
三是优质农家肥短缺。随着农民收入构成的变化,农民用于种植和养殖的时间被严重挤压,造成了农家肥原料的短缺;即便有了原料,也没有很好的堆沤,很多被直接施入农田,产生很大浪费。
四是施用农家肥比施用化学肥料的劳动强度大。农家肥堆沤需要时间、劳动量;农家肥体积大、分量重,运输起来没有化肥方便、干净,施用起来较化肥费时、费力。
2 “卫生田”的危害
一是土壤贫瘠化。种植卫生田,很容易造成“肥越施越多、地越种越薄[1]”的恶性循环。化学肥料,根据化学成分,很多就是一种或几种“盐”[2],长时间、超量施用,很容易造成土壤易酸化板结,造成作物非正常生长,自然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是增加种植成本。农家肥较化肥便宜易得,持效性好。化肥施用频繁、超量,自然增加种植成本。
三是容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2]。化学肥料一般较易溶解,富余的肥料和未被作物吸收的营养元素,自然随水流入河道或渗入土壤中,未溶解部分滞留田块中,长期施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人们反过来又想到解决化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四是降低农产品质量。这个问题,无须赘述,大家都能比较出来。
3 “卫生田”培肥措施
现代农业生产中,既要追求农作物产量,又要保持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向好发展,这就要增施有机肥,既使用化肥、又不依赖化肥。守催肥环境友好型耕地,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让卫生田不再重现,让农产品再现儿时口感。
一是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肥效释放慢,但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3]。增施有机肥,不能将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地块,需要腐熟或者沼气发酵。处理后的有机肥也要适量施用、合理施用。例如沼液的合理稀释施用等。
二是合理施用配方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搭配不同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4]。做到既能满足作物需求,有不产生浪费;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又不产生面源污染。例如针对临沭县有效磷平均值15.4 mg/kg、速效钾含量98 mg/kg的现状,提出合理增施磷钾肥的措施,起到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环境友好型耕地得到持续利用。
三是精细施肥、多次施肥。根据施肥目的不同,要精准施肥,尽量避免地表撒施,该基施的基施,该追肥的追肥,减少肥料施用时的浪费。根据作物生长需肥规律,分次施肥;根据作物需肥区不同,精准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例如小麦种植,既用基肥,又要深施追肥。
四是合理轮作。作物连年重茬,施肥常年不变,土壤微生物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5],富余的土壤养分越来越富余,亏缺的土壤养分越来越亏缺,急需合理轮作打破土壤养分不平衡局面。例如小麦花生轮作等。秋季收获花生后,播种大麦、小麦等越冬作物,翌年春耕时将其翻压土中,一般可增产10%以上。合理轮作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平衡[6],起到很好的土壤催肥和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