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花青素芥菜新品种
——客家紫芥1号

2020-12-16冯慧敏余梓婷叶帝源李海渤万正杰

蔬菜 2020年8期
关键词:华南地区芥菜花青素

冯慧敏,余梓婷,叶帝源,李海渤 ,万正杰

(1.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韶关市芥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 韶关 512005;2.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客家芥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大叶芥类型,是一种广为华南地区群众喜爱的鲜食蔬菜。芥菜新品种选育中,除高产、抗病、抗虫等育种目标外,选育具有保健功能的芥菜新品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花青素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诸多的生物保健功能[1]。在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中,对青花菜、甘蓝、芥蓝、羽衣甘蓝等高花青素紫叶品种均有研究[2-4],而对紫叶芥菜新品种却少有报道;因而,选育高花青素含量的芥菜品种对于丰富芥菜品种类型具有重要意义。“客家紫芥1号”是以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试验田发现的紫叶野芥和四季甜客家芥为亲本选育的芥菜常规新品种,该品种含有维生素C 1 212 mg/kg,可溶性糖18 g/kg,蛋白质1.58%,叶色深紫、味道鲜美、营养保健,适于鲜食及加工成干菜食用。近年来,“客家紫芥1号”在华南地区进行了示范性种植,本文对其特征特性、营养价值、栽培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品种的推广提供实践指导。

1 品种特征特性

“客家紫芥1号”从播种到收获55~60 d,收获期形态特征为:株高40~55 cm、开展度80~90 cm,叶片长度60~70 cm、宽度35~40 cm,叶柄宽度3~5 cm,叶片倒卵形、叶缘波状、叶面平滑,叶面紫色、有光泽、叶脉浅绿色,株型紧凑。单株质量300~500 g,纤维少,质脆嫩,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

2 营养成分和保健特性

“客家紫芥1号”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镁、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除此之外,“客家紫芥1号”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其含量达165.4 mg/kg(FW),主要成分为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有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提高食欲、抗氧化、提高还原力、抗肿瘤、抗炎、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等功效,因而花青素成为一种潜在的医药资源;另外,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色彩鲜艳、色质好,在食品添加剂领域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5];因此,“客家紫芥1号”具有普通(绿叶)叶用芥菜所不具备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添加剂开发利用前景。

3 栽培技术要点

据前期研究,“客家紫芥1号”光合作用能力低于绿叶客家芥,更适合于弱光环境[6]。华南地区自12月至翌年1月以阴雨天气为主,适合“客家紫芥1号”的种植,其花青素含量也高度富集,叶色深紫、脆嫩,口感及菜品俱佳,可作为一种高档保健类蔬菜上市销售。

3.1 环境气候条件

“客家紫芥1号”喜冷凉气候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10~25 ℃,同时鉴于“客家紫芥1号”花青素表达积累的特点,华南地区种植季节以10月上旬至翌年1月为佳,此时华南地区光照条件充足,花青素表达积累旺盛,营养条件最佳。随着温度升高,花青素趋于降解,因而2月以后种植“客家紫芥1号”花青素含量低于秋季种植,营养含量降低。

3.2 播种育苗

选择肥力良好、保水透气、排灌方便的田块,667 m2撒施生石灰50 kg后,翻耕、精细整地,667 m2施2.5 kg尿素+10 kg复合肥混匀作为基肥,苗床以1.5 m宽、0.3 m高为宜。浸润苗床后,以667 m2用种400 g均匀撒施,做好保湿防虫工作,避免土壤板结,保证出全苗[7]。

幼苗管理期注意防治黄曲跳甲,及时间苗,拔除不良苗,保湿、防涝。幼苗管理期35~40 d,5片真叶时进行移栽作业。

3.3 整地移栽

选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种植田并每667 m2撒施生石灰50 kg后,深翻土壤,曝晒数日后,旋耕耙平,做成厢宽1.5 m,沟深0.3 m、宽0.3 m的畦面[6]。种植前田间持水量60%,以手抓不散、散落不成团为宜,种植行距45 cm、株距35 cm,穴深10 cm,每穴用肥10~20 g(复合肥∶尿素=20∶1),用土薄层覆盖后种植种苗于肥上。选阴天或午后带土移栽,起苗前1 d,浇足苗床水,栽后浇足定根水。注意移栽过程中根系与肥料不能接触,避免烧苗。

3.4 田间管理

3.4.1 水肥管理

定植后不宜立即灌溉,避免大量水分影响菜苗根部呼吸作用。土壤表层变白时,沟内灌水至20 cm左右,或直接喷淋,使得水分浸润土壤,土壤表面湿而不黏时排水。在整个生长期尽量保持土壤湿润,忌过湿或过干。移栽7 d后检查成苗情况,发现死苗、弱苗等及时补种。在田间管理期间,观察植株长势可补施1次叶面肥。根据经验,穴部施肥使得肥料接近植株根部,肥效快、肥力长,一次施肥可以满足整个植株生长期所需养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现田间缺肥,应及时补施,补施过程中忌在阳光强烈和炎热的中午施肥,避免肥料撒在叶片上,以接近根部5~10 cm为佳。在整个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除草,发现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培根。

3.4.2 病虫害防治

种苗定植后,注意用甲将军(0.3%苦参碱)800倍液喷雾防治黄曲跳甲;用1.8%阿维菌素6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喷雾防治菜螟、小菜蛾;用单吊(5%氯氰菊酯)750倍液防治吊丝虫;用施保功8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甲霜灵或58%甲霜锰锌、50%烯酰吗啉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根腐灵800倍液防治根腐病;喷施方法:以16:00后为佳,自田块四周环形向内喷施[6-7]。

3.5 适时采收

12月下旬停止用药、施肥,翌年1月上中旬,植株长至13~15片叶,叶色深紫,心叶处稍有抽薹迹象时,选择晴天进行采收。

猜你喜欢

华南地区芥菜花青素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不同芥菜品种(系)对镉胁迫的响应
华南地区LNG价格大幅上涨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华南地区醋酸市场行情动态
山楸梅浆果中花青素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测定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种子在黑暗中能发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