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2020-12-16李莹沈阳农业大学
李莹(沈阳农业大学)
■引言
大数据对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大量数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大,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变得复杂化,对财务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是适应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重点关注的课题。
■大数据与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
第一,大数据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及网络等技术发展形成的综合性数据概念之一,其特征是涵盖大量的数据规模、迅速的数据转换、多元化的数据类型与低价值密度。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主要在于分析大量数据、处理与加工的能力,而不在于掌握数量的多少。换言之,大数据的本质就是从大量不同来源和结构数据中获取更加有价值的信息。现阶段,大数据技术运用已成为不同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是网络时代提前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环节之一。第二,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提前预算资金的监管工作,又称经费和资产监管。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学校按照不同组织和结构特征,合理搜集、管理与运用各项资金,增强经济核算。在此基础上,高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中国高校经费主要来自国家与地方预算,其管理权,属于担负经费的政府。高校内部设立其他会计职能机构管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与勤俭办学的方针,逐步设立、丰富、优化学校教学、科研与生活条件,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提供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增强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经济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进入新时代以来,财务工作转变成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价值管理、财务信息化与战略规划。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各项工作已经由象牙塔转向市场,财务管理领域不断扩大、高校财务从记账、核算、报账和预决算等基本范畴,对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创新力与整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持续提高,将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需要
为了适应高校教育事业规模化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应注重改革与创新性,准确掌握财务监管的各项要求。高校构建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分级化管理校院,清晰权责,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委财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急需转变财务管理权力,明确划分责任,将各级财权与事权之间合理匹配。并且,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将不断优化各层级绩效评价体系,规范财权交易行为。
(三)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不断增加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事业规模持续拓展,财务管理愈加受到重视。譬如,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从原先的简单预算、评估和管理,现在扩大到更加丰富的管理范畴。例如,筹集资金、国资管理、预算资金、配置资金、监督经济活动、管理基金与财务信息、财务报告与分析,这种丰富多样的内容迫切需要高校财务管理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财务管理意识滞后
现阶段,高校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与分析系统,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比如,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机构依然习惯于运用报账与算账的思维。并且,高校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财务审核报账与预算等环节。此外,高校财务管理战略性思维极少,财务管理的事后数据能力以及数据更新度严重缺乏。
(二)财务信息无法共享
在资金拨款、教育教学、资产管理等方面,高校财务管理的业务数据分析与运用率相对较低,无法达到共享效果,制约高校财务决策工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数据处于高度集成化状态。但是,目前高校人事、资产、科研、后勤 等方面的信息没有构建共享平台,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同时,高校财务的数据采集与应用标准不统一,增加共享信息与处理数据的难度。
(三)财务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应该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全新财务管理模式,但对高校财务从事者而言是一种新鲜事物。一是高校财务管理模式长期缺乏创新,禁锢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严重缺少科学性与有效性。由此导致在执行与服务时,高校财务人员存在多重选择困境。二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规范度不够,规则尚未完善。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监管财会工作与考核机制等方面高校更缺乏完善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风险与资产流失风险比较常见。
(四)财务专业化人才缺乏
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缺乏总结经验意识,单纯的学习与重视财务会计知识,对最新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与了解程度不高。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无法满足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培养一个高端技术强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充足财务知识结构,以及系统化工作思维,还要积累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筛选与处理大量财务管理数据的能力。然而,高校严重缺乏既懂财务又懂大数据技术的专业化人才。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优化路径
(一)培养大数据下的财务管理理念
基于数据背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积极改变陈旧的核算型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财务管理优化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大数据的信息价值,借助大数据,筛选、挖掘、加工和分析高校各种财务管理信息相关数据。通过此方法,合理控制财务预算制定与预算,提升财务资产与资本的各类产出效益。另一方面,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树立数据化管理意识,有效运用财务数据信息,分析财务管理风险。此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财务风险防范理念。及时处理和控制关于财务管理相关的大数据风险,保证来往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性。
(二)设立高校财务信息共享平台
第一,高校应建立具有综合共享财务信息的平台。并且,高校应通过建立共享财务数据平台,促使财务数据信息统一化与网络化形式互联互通。第二,建立财务机构和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平台。例如,高校财务管理时应共享学科建设、实验室运行、教学与人才基金等经费数据,便于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有效利用。基于此,高校财务管理应运用大数据,建立业务流程共享化平台,持续创新和创新财务管理办理环节。例如,高校应优化财务组织结构,不断增强业务处理能力,将精力投入于大量财务数据的采集与筛选,以此健全财务管理职能。
(三)完善与大数据相匹配的财务管理机制
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与制度创新密不可分,要完善与大数据相匹配的财务管理相关机制。首先,健全财务管理的预算机制。高校应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增强预算与编制能力。高校应监督财务管理工作执行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断增强高校财务预算监管能力。其次,运用大数据技术,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环节的成本与收益核算制度,精准全面为高校教学、科研、后勤工作反映其财务收益与成本。通过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促使高校财务管理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最后,高校应基于健全财务管理风险机制,创建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制度。例如,高校应按照大数据技术,增强财务监督,合理控制财务内部管理工作,强化财务和资金管理能力。
(四)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基于数据技术,高校应采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手段,加强与其他高校或者机构的合作,组织财务培训,以此考核财务工作人员。例如,采用集中化线上学习、培训知识与业务考核等方法,为高校培养具备大数据应用能力的专业化财务管理人才。并且,高校财务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财务工作人员,掌握最新软件、方法和技术知识。鼓励财务工作人员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绩效。财务监管部门应提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力度,增强财务管理相关的数据筛选能力,加大高校财务监管模式优化。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本质是由资源转变成资产,如何收集海量有效的财务数据,服务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高校财务管理机构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大数据技术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和发展而言,是一种难度的机遇,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高校只有全面认识大数据技术对财务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基于数据背景,高校应重视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助力高校教育事业更加持续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