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
2020-12-16臧书梅
臧书梅
(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
农村合作社是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生产经营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生产组织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生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来看,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给与农村地区更大的政策支持,农村经济规模不断提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农村合作社的重要性也在加强。但是从现实情况上来看,很多农村合作社存在着低水平的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合作社规范性,以及专业性,导致农村合作社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潜力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水平,促进农村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1 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来看,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度的缺失。在农村合作社是收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内控措施,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监督,同时也缺乏必要的依据,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导致相关财务工作的开展规范性不足,执行的力度较差,是目前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其自身的工作水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要求,一些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加强,在工作中出现了将白条计入到合作社账目中这样的违法乱纪的行为,该问题反映出的是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监管的缺失,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进入导致工作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其次,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的素质水平不足,很多农村合作社会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聘请兼职人员来完成工作,因此无证上岗的问题较为普遍。而这些兼职人员往往缺乏专业性的会计知识以及财务管理技能,在进行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时那一保证工作的全面性有效性,在一些财务操作上容易出现错误,同时工作的规范性也不足,同时兼职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这就导致很多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这也是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整体工作水平不强的重要原因。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展现农村合作社实际经营效果,为农村合作社经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能力有限,因此财务管理的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无法真实全面的反映出农村合作社的实际经营情况,所提供的数据对农村合作社的经营意义有限。会计核算工作受到两委的干预和阻碍,财会人员无法有力地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
另外还存在审核不到位,会计档案不全,票据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很多农村合作社由于对会计管理工作不重视,因此会计档案的完善性不足,针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室,或者是管理机构。同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不足,对相关财务票据,财务账目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导致部分账目票据丢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部分农村合作社对财务支出的审核不够严格,相关的财务支出仅仅需要负责人批准,在实际的审批中存在“人情审批”的情况,由于非常熟识,即使相关的;票据不规范,也能得到审批,造成财务损失。在明智财务超支的情况下,仍然强行审批通过。
第四是资金不足,同时筹资的难度比较大。从农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上来看,属于广大农民群体组织的合作组织。本质上弱势群体之间的联合,是合作社的初期阶段,本身的筹资能力就比较弱,同时组织本身并不盈利,因此往往容易出现资金匮乏的问题。因此在组建的初期阶段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而资金的匮乏将对组织的经营规模的扩大造成限制,规模较小的话难以发挥组织优势。农村合作社的资金来源是相对单一的,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成员的投资,但是成员的投资往往难以满足合作社日常运营的需求,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来看,农村合作社在收益分配上存在一定的混乱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组织成员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合作社的持续发展。从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人员构成上来看,主要是村干部参与,或者由村干部指定的人员参与,一方面这样的人员任免形式缺乏民主性,另一方面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理财意识较为薄弱,导致相关的资金得不到的有效的利用,造成资金浪费。
最后,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从农村合作社收益分配的形式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股金分红、主体利润返还与股息。只有保证收益分配的合理性才能激发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但是从实际的分配情况上来看。很多农村合作社存在着收益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混淆了上述三个方面,部分直接不分,部分机构将三个方面混淆为两个或者一个。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的收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同时缺乏透明的分配制度,相关的账目并没有向成员公开,同时账目信息具有较高的笼统性,无法从账目中获得具体的分配信息。
2 强化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措施
强化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法》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的内控监督体制。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资金与账务进行分管,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建立并完善财务经手制度,签收制度以及审批制度的,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会计核算制度强化对财务会计的监管,促进对财务信息的有效核算,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账簿,会计科目以及二级科目。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的查验,保证各个财务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从农村合作社的属性上来看,属于集体经济,因此在保证权力不转移的情况下可以执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相关账目经乡镇农经站进行统一处理,保证财务工作能够受到有效的监督。
第四是要开拓资金筹措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农村合作社的性质为集体所有,在扩宽资金来源的同时,保护全体村民的财产。因此农村合作社需要对资金筹措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需要强化内部的资金筹措,另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吸引外资,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来来提升农村合作社的财务实力。合作社要善于结合越来越有利的外部融资环境,增强筹集外部资金的能力。《合作社法》为稳步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要以此为基础吸引各类资金向合作社投资,共享发展成果。
最后,需要保证收益分配机制的公正性以及合理性。收益分配机制需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保证主体的利益。通过公正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合作社的持续发展。在制定收益分配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听取全体村民的意见,相关的账簿需要向全体村民公开,同时需要保证账簿的可读性。在进行宏观分配的过程中,既要保障村民的利益,同时还需要保留一定的发展资金,促进农村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目前来看,低水平的财务管理是限制农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市场与农户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的纽带作用,促进农村生产经营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但是低水平的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合作社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认识,一方面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工作技能,另外一方面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村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审计监督,保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严格的按照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操作,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通过提升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农村合作社在农村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