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方式漫谈

2020-12-16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民航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咨询重点专家

□ 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于 野/文

随着民航基建项目规模和难度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初步设计审查方式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基建项目的发展,应从审查方式和流程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本文将以民航业内初步设计审查样板工程为例展开探讨。

民航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方式现状

初步设计是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对可行性研究方案的初次设计深化,也是进一步核算工程投资,为最终施工图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步骤。民航业内咨询公司对民航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常规方式主要包括前期文件审查、专家审查、会议审查等,主要依靠专家对照法规、政策、批文等进行审查,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等,提出个人审查意见。通常情况每个专业邀请一名专家审查,或多个专家分工审查。对于不同投资额、不同难度、不同规模的初步设计审查项目,现业内咨询公司审查流程基本相似,差异不大。

随着咨询行业准入条件的调整,市场上咨询企业逐步增多,如果机械化地复制审查方式和流程,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整体初步设计审查水平。尤其对于投资大、规模大、难度大的项目,如何从审查方式方法上提高审查水平,是审批单位关注的重点,也是咨询单位提高咨询水平的研究方向。

民航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方式现存在的问题

现民航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常用的审查方式较为简单,模式单一,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

民航业内初步设计审查项目投资额从几百万到几百亿不等,机场规模从单一跑道到多条跑道等,从新建到改扩建情况不同,项目千差万别,但审查方式大同小异。很难从审查流程、审查角度、审查方式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二)缺乏严谨性

现审查主要采用依靠专家的方式,对于邀请的不同专家,因工作经验、研究方向、认真程度的不同,对于项目专业性的把控也参差不齐,在重大项目的审查过程中,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需要通过严谨的制式标准进行约束。同时,现审查方式缺少项目组与专家组的互校。在遇到重大、复杂问题项目时,缺少背靠背审查的模式,存在疏漏、不是最优解的情况。

(三)缺乏系统性

现初步设计审查模式看似已形成体系,循规蹈矩,实则并不完善,如现场审查,必要时实地踏勘审查的缺失;按专业审查,但针对重点问题重点内容的专项审查的缺失;专家拼凑,针对重难点专业或建设内容的背靠背独立审查的缺失。初步设计审查的系统性亟待完善,水平亟待提高。

民航基建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方式探索

资料图片

为了有效把控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过程和质量,充分调动业内诸多专业力量,保障工程的有序进行。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工程、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和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初步设计审查中,负责初步设计审查的咨询单位,大胆创新,首次推出并采用“六审制” “初步设计审查清单” “平行制”审查方式,开创了业内初步设计审查新模式的先河。笔者将结合三个项目的审查经验,重点探讨各个审查环节中的重点内容。

(一)审查流程

“六审制”包括文件审查、现场审查、会议审查、专家审查、内部审查和专项审查。“六审制”的审查方式,从审查流程的角度是完整的闭环,有系统、有侧重、有校核。文件审查重点在于在评审前对于文件的完整性、涉及到的专业内容、存在的重点问题、对可研批复及总体规划批复的执行情况的把握。是在会议审查、专家审查前的梳理与把关,将遇到的重大问题提前把控,避免会议中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落实,审查达不到效果;现场审查对于初步设计审查并不是必须动作,但是对于大型、特殊改扩建项目而言,更有利于对项目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控,现场的实际踏勘和查看,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做好新建设施与现状的衔接。从现场运行和实际施工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益的环节;会议审查是行业内审查流程中较为成熟的环节,通过审查单位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直接交流,更好地解决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专家审查是贯穿初步设计审查的核心流程,也是初步设计审查的核心力量。除依赖于外聘专家力量外,内部审查强化了咨询公司的力量,体现了项目组的审查能力和把控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与专家审查的结果交相呼应,起到互校和补充的作用,不断提高初步设计的审查能力;专项审查重点针对于项目个体的特点和行业内的关注热点,包括工期审查、四型机场专篇审查、安防专篇审查、土方及地基处理方案审查、高架桥方案审查、不停航施工方案审查等。

(二)初步设计审查清单

初步设计审查清单是规范初步设计审查,保障项目审查严肃性的有效手段。审查清单中应该涵盖初步设计对可研批复和总体规划批复的对照、执行情况,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政策、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的符合和执行情况,重点、专项内容的设计和审查情况等。通过采用清单,可以将符合性、合规性、全面性、重点性审查落实到位,在审查过程中逐项把关。各审查专家严格按照分工和审查范围,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安排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接合作,对照审查清单目录,逐一核对、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图纸、概算表等材料审查准确、无遗漏。

对于大型项目而言,审查清单是减少初步设计中人为缺漏、差错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强制性手段。如何在初步设计的审查中,不断完善审查清单,既做到全面性,又做到针对性和适用性,是未来研讨的重点方向。可将完善后的审查清单,在行业内推广,提升全行业的工程建设咨询水平。

(三)“平行制”审查

“平行制”审查并不是所有初步设计审查项目的必选环节。主要针对大型项目的难点内容,平行审查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也是行业内交流和切磋的可行方式。背对背的审查方式,既是审查意见的互相补充,也是对审查效果的提升。

初步设计审查并不局限于以上的审查流程或方式,应通过项目的不断总结和咨询行业的发展,动态调整和提升,将初步设计审查工作落实到位。

改进与完善建议

对于审查方式的改进与完善,笔者认为,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动态调整。同时,应在行业内不断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也应针对不同项目,灵活处理,有针对性吸取对于项目审查有益的方式。不断学习不同行业多审制的方式,取其精华,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改进与完善措施有几点建议,供业内同仁参考:

(一)将文件审查与清单审查结合

在文件审查过程中,针对项目的前期审批情况和项目内容,完善调整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清单,同时在清单中标注提交的初步设计的完整性,与可研和总规批复的初步审核符合性等,并将文件审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时与委托方和专家组沟通,有针对性的提升专家组的力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现场审查的重点等,有效提升后续会议审查和项目审批的效率,更好地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

(二)提升审查清单针对性

各项目的规模、侧重、涉及的专业不同,项目的难点也千差万别,应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的调整初步设计审查清单内容,尤其应针对项目中的难点详细展开,如跑滑间距、地基处理、绕滑设计及运行方案、结构改造等,有重点、有突出,提升初步设计的审查水平,为机场的运行提供更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

(三)推广“平行制”审查方式

针对重难点问题,采用“平行制”的审查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尤其是针对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查,从安全、适用的角度而言,是双保险的审查方式。应在行业内、不同阶段推广“平行制”审查方式。

笔者建议,举行业之力,完善初步设计的审查方式,尤其是审查清单的制定,形成行业金标,同时将完善的审查方式推广至不同审查阶段,提升行业整体的咨询能力,推动民航基建项目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咨询重点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请叫我专家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专家面对面
专家答疑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