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与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融合研究

2020-12-15魏淑敏

文存阅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治未病科学内涵教学融合

魏淑敏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对疾病预后康复中的积极思想,不仅是生命医学研究的问题,更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笔者从“治未病”学说形成的脉络和核心思想与《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出发,探讨二者融合的科学内涵和精髓。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中医诊断学;科学内涵;教学融合

近年来,“治未病”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实,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系统的“治未病”思想。由于此思想的超前性与当时社会经济弱后之间的矛盾,“治未病”的思想在过去几千年时间里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今天由于社会经济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治未病”思想受到极大的重视。笔者从中医教学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和践行“治未病”思想融合在《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一、“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治未病”的起源和临床意义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深动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二)“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指导意义

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强调医生要争当上医,将疾病防患于未然。

元代朱丹溪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病而后药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者,何患之有哉?”提出了治未病和养生的重要性。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综合各家说法,我们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和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病邪可能传入其它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因此,笔者认为“治未病”思想对上诉人体的三种状态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也是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在教学中首先要融合于教学内容的重要思想。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三是既病早治,防止传变。强调医学要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医生的作用从治疗疾病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医疗服务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二、中医诊断学是弘扬“治未病”思想的一个抓手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在传授“三基”内容过程中,突显中医学文化特色,努力保持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的转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更需要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继承、挖掘和完善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更好的发挥中医在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中的作用,也是我们当代中医人的责任和当担。

(一)应用“治未病”思想指导领悟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诊断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形成了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原理。其中,笔者认为“见微知著”原理深刻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诊察疾病中应用。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整体的情况。通过微小的变化来测知整体的情况,在只有一点点变化,还没有出现全身性的变化,还没有酿成大祸的时候来推测可能会生的疾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对个体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这就是“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医疗实践中的巨大优势。

(二)中医诊察疾病的辨证方法,验证“治未病”理论临床价值

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中,上篇的诊法和中篇的辨证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中医辨证论治要求医生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病情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为治疗提供证据。临床上会出现现代医学检查和中医辨证不一致的情况,如患者感受到默默不欲饮食、胸闷、口苦,头身困重等,这些症状是没有哪个仪器可以检查得出来的,都是病人的感受,以现在医学的方法诊断非常困难,通过中医的辨证诊断,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理论和“四诊合参”的诊断原则的科学融合,对待疾病强调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结语:总而言之,通过进一步深入探索“治未病”和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融合,不仅大大提升教学质量,而且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断的继承、发掘和完善中医“治未病”理论,使中医诊断的预见性更加准确,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更加突出,同学们更能深刻领悟并践行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理”和“四大原则”,不断把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医未病之病,减轻医疗负担,使中医更好的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秋丹.浅议“治未病”之意义[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4):18-19.

[2]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

[3]庄爱文.朱丹溪治未病学术特色[J].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12):867-869.

[4]张科庄,王久源,张培海.浅谈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防治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5(25):42-44.

课题:

本文系2020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编号:20200384。

猜你喜欢

治未病科学内涵教学融合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