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传媒+文博”的展览新尝试
2020-12-15潘海波
潘海波
摘要:文物并非是离民众很遥远的缺乏生命的化石,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化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文物博物馆和传媒相结合,创新尝试陈列展览的方式,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带给受众以独特的观看感受,提升文物资源服务力。本文基于此,从多个方面入手,对传媒+文博的展览新尝试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传媒;文博;陈列展览
引言文物博物馆是人类发展至今的文化结晶的展示,其肩负着展示自身文明并传播文明的重担,为丰富民众文化素养,凸显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文博也应迎合发展步伐,对其陈列展览设计进行优化,融入传媒技术,赋予其新形式,以便于为受众提供更新颖的服务。
一、强化陈列设计师“传媒+文博”素养
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展览效果等,皆和陈列设计师的理念、技术水平息息相关。在新时代下,陈列设计师应当有“传媒+文博”素养,以此来优化自己的能力素养,创新设计方案,使文博陈列设计更上一层楼。设计师具有感性思维和理想思维,感性思维就是以博物馆展览为主体,文物展览为核心,以艺术造型为手段,来对陈列展览进行设计,凸显独特风格。理性思维则是指设计师通过对文物、传媒的解读,对展览空间的计算,从而小心设想,大胆设计,让文物的陈列充满艺术美,并便于通过多种传媒途径来展示于大众眼前。
二、立足文化角度,打造品牌IP
在过去,传媒和文博缺乏关联性,民众只能去博物馆参观文物。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媒和文博开始深度融合,双方各自发挥其优势,强强联合,其陈列展览进行新的尝试[1]。在这一过程中,“传媒+文博”可以从文化角度出发,打造品牌IP。例如,在“世界博物馆日”四川成都为推进四川古蜀文明碳源,“文博天府”成都传媒和文博资源联手推出主题活动。根据“探秘天府”这一活动IP,开设同名“文博展览”视频栏目,并打造“成都文博地图”、“网上博物馆”IP,以及“博悟之旅”互动宣传活动,各方力量聚合,打造品牌IP。其充分利用了传媒优势,创新文博展览形式,观众不需要出门,也可以领略文物的魅力,从而凸显天府文化的魅力。
三、创新新技术,丰富陈列展览形式
在“传媒+文博”的展览新尝试背景下,需要有创新技术作为支持,就国务院下达的文物工作指导意见,使收藏于博物馆中的文物,陈列于广阔大地的遗产等都活起来。对于民众来说,博物馆的吸引力来源于其陈列展示的文物[2]。对此,博物馆可以应用新技术,如红外感应、自动灯光照明、触摸屏等,来渲染气氛,还原历史情境,让民众仿佛身处真实的历史时空。在高科技的应用下,原本为历史所尘封的文物,能够重获生命力,使民众可观、可读、可触、可悟。另外,博物馆还可根据展品的背景来设置主题,以其内涵、色彩、大小、质地等来和灯光、底座、展柜相契合搭配,达成外观和内涵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开拓传媒渠道,利用宣传视频,官方网站,电视节目、自媒体第三方媒介等来宣传展品信息,从而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陶冶民众文化情趣、素养的作用。
四、组织多彩活动,扩大影响辐射
“传媒+文博”除了依靠引入注目的陈列展览内容来吸引民众观看驻留外,还需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热度。博物馆可以和传媒公司联手,在其牵头下,邀请著名的摄影师、文物解说团队,来对博物馆展品进行摄影解说,从而激发民众对文物艺术的兴趣,然后以精美的展览折页和报道来将展览情况记录下来。例如,成都传播公司和博物馆联手开展的“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展”,展览上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联手,讲述野生动物和人类的重要联系。其展览是一种新的尝试,不单单运用了灯箱灯片来进行展示,还有高校、博物馆和传媒公司的携手合作支持。传媒以其广阔多渠道的交流、发生方式,使博物馆展览重新焕发活力,展览品质更高,观众喜爱的更甚。基于“传媒+文博”,博物馆只有不断创新活动和展览主题,发掘展览内涵,多样展览形式,才能使其影响力辐射越来越广。
五、挖掘新思路,增加参与、体验展览内容
文物博物馆想要充分依托传媒来适应新时代发展,就应当考虑开发有参与感、体验度的展览内容,让原本普通无奇的陈列展览发生变化,在视觉上给予观看者以美轮美奂之感。并且,观者还能親身参与其中,了解展品背后历史文化背景,丰富体验感受。在网上平台,也可以通过3D情境模拟来达到这种效果。例如,浙江博物馆为了提升实体展览的质量和效果,开发了基于WebGL 的3D 虚拟布展应用平台,其能够依据文物数字资源在网上进行展览预布展,从而避免现实布展重复劳动,减少对文物的损害,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可以说,3D虚拟展览,是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新方向,也是“传媒+文博”的一种方式,能给予观者直观形象体验认知。就如相关专家所说,想要让人类更深入明确的接受文化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导其参与到文物知识情境中,这种形式更有趣,其印象也更深刻[3]。
结语
总的来说,“传媒+文博”的展览新尝试,能够让博物馆文物资源活起来,让其历史故事走近民众,潜移默化的熏陶民众文化素养。通过强化陈列设计师素养,打造品牌IP,创新展览新技术,组织多彩活动,以及增加参与、体验展览内容等方式,能让这些历史结晶文物穿越历史,照进现实,点亮未来,在“传媒+文博”的深度融合中,以融媒体传播手段,传播文化精髓,彰显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立.传媒+文博的展览新尝试[J].今古文创,2020(04):94-96.
[2]叶小勇.博物馆展览陈列的优化方法研究[J].知识文库,2019(12):255+259.
[3]姝雯.当前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路径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