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2020-12-15谷战涛贾娜娜

商情 2020年4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高校

谷战涛 贾娜娜

【摘要】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校广大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课程思政”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积极思考如何充分挖掘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不断推进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寓教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印发,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指明了新方向。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校广大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快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的新理念,善于思考如何充分挖掘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要勤于研究如何推进“课程思政”,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思政元素与各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是2014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意指“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二、“思政课”与“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课程思政”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思政元素切实渗透、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思政课程与其它各类课程相结合、相融合的教学体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教学设计水平的提升和教学内容的全新整合、更是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这是全新的教学体系。

(二)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需要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牢“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将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传授与正确的价值观、国情教育紧密、有机联系起来。“课程思政”不是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而是对“思政课”教学的加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与提升。当然“课程思政”的推行并不能完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无法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实践和价值体系。因此,思政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效性无可替代。

三、“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

(一)树立教师“思政教学”理念,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性,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思政育人的自觉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教学的推行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老师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形成思政教学理念,才会积极、主动思考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深挖、探究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真正实现寓教育人。

(二)提高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文化素养,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学校要通过讲座、培训、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定期、定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内容丰富的政治学习,系统学习党章、宪法,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读思政理论专著等,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文化素养,使教师更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教育使命,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政教学水平,更好履行教书育人的岗位初心。

(三)“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1.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熏陶,是思政教学最为基本的两个维度。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前沿性、时代感,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内容要新、观念要新,要与时俱进,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扎实的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基础上,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2.认真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要把深挖的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學科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把握课程挖掘与拓展的教学内容。例如:法学类课程教学时可以导入依法治国、法制社会建设等内容,采用当今关注热点、案例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守法;管理类、经济类课程授课时,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在基础上,在问题分析、知识应用环节可以引入坚强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要突出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

3.真正实现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也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而应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两者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课程里有“思政内容”,学生不感觉到唐突;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却无被“说教感”,因情感共鸣[8],而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要牢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实效,培养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1) .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

[3]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金浏河,高哲.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4]石书臣,正确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作者简介:谷战涛,新疆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贾娜娜,学士,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高校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