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教育法在器乐课堂的运用

2020-12-15石梦雨А·И卡瓦廖夫

北方音乐 2020年19期

石梦雨 А·И卡瓦廖夫

【摘要】针对学生乐器课音乐过程中发展个性能力综合方法,本文研究系统问题、实际任务和练习。

【关键词】动觉训练;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类型音乐活动;综合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145-03

【本文著录格式】石梦雨,А·И卡瓦廖夫.综合教育法在器乐课堂的运用[J].北方音乐,2020,10(19):145-147.

引言

实践证明,部分音乐教师经常在学生乐器学习中使用单一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

一对一乐器课上学员活动形式的单一(或主要为长期重复),比如根据音符记住作品、复习家庭作业、弹奏音阶、练习等;在一对一乐器课上教师未培养学生演奏个性心理特征(感知、注意力、理解、思考、记忆、反思、意志力)。这种现象使本文的发表具有现实意义。

正如我们所知,一对一乐器课上采用综合方法有助于有效消除学生音乐乐器学习中出现的消极现象,这也成为了本次研究的主题。为此,我们通过三种主要方向实施综合方法:培养学生乐器演奏动作技能;发展综合心理素质或个人特征(感知、注意力、思维、想象力、记忆力、反思、意志力);在一对一课程中开展各种类型的音乐活动。

本文中我们提出系统问题、创作目标和实践练习,从而综合(全面协调)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这些问题、创作目标和实践练习可能应用于每堂一对一乐器课。

我们采用的音乐材料是前苏联音乐家 Л. 科列索娃的作品《儿歌》。

一、培养学生乐器演奏动作技能

在乐曲《儿歌》中,一个音符上演奏是典型的演奏方法。众所周知,儿歌有此类特征,发音标准清晰、铿锵有力、曲调一致、朗朗上口。为此,为了赋予音乐旋律这些特征和系统化重复音调,建议一根手指演奏(如乐曲拉莫《小鸡》利普斯演奏版本)。

任务1.1-演奏典型的旋律进行,最多两根手指重复音符。

任务1.2-演奏典型的旋律进行,最多三根手指重复音符。

任务1.3-演奏典型的旋律进行,采用《手指排练》的方法。

任务1.4-1.7-演奏典型的旋律进行,采用其他的指法方案:3-4-3-4-3-5-3;3-2-3-2-3-5-3;2-3-4-5-2-4-2;5-4-3-2-3-5-3。

众所周知,对于学生而言,节奏音型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切分音(第二节拍)。

为了准确演奏切分音,建议提前让学生进行以下练习。

方案

指法:                 3-2-4-2或4-3-5-3

练习1.1:

方案

指法:  2-4-2-2-4-2-2-4-2-2或3-5

-3-2-5-3-2-5-3-2

练习1.2:

二、培养学生综合心理素质个人特征的任务

(一)培养音乐观察力、感知习惯的任务

教师在乐器上演奏前四个节拍,有意略微改动乐曲歌词。学生应该辨别,音乐中是否发生变化?

任务2.1.1–教师演奏非连音演奏乐曲。

学生辨别,音乐是否变得紧张沉重。

任务2.1.2-教师通过小字二组演奏曲子。

学生辨别,音乐是否变得通透欢快。

任务2.1.3-教师演奏曲子,用八分音符将第1小节的平稳律动换成附点节奏。

学生辨别乐曲节奏型是否发生改变,然后打拍体现它。

任务2.1.4-教师演奏前四个节拍,在伴奏曲中改变属七和弦,从F音变成大调和弦。

学生辨别,左手和声伴奏是否发生改变。

(二)培养记忆音乐能力的 任务

任务2.2.1-教师让学生视觉记住乐曲前两个节拍,提前用白纸或彩色纸遮住乐谱(激活视觉记忆)。

学生凭借记忆回忆乐器上乐曲的前两个节拍(一只手、两只手)。

任务2.2.2-教师(一次、两次)在乐器右键上演奏乐曲前两个节拍,让学生根据听觉进行记忆(激活听觉记忆)。

学生首先用声音重复记住的乐曲片段,然后在乐器上重奏。

任务2.2.3-教师让学生在乐器上连续几次不停地重复前两个节拍(激活动作行为记忆)。然后,关上乐谱,教师建议学生凭着记忆演奏片段。

任务2.2.4-教师与学生进行少量的乐曲音乐理论分析(激活结构逻辑记忆),并在乐曲中进行标注,第一,在同一音符上优先捕捉或重复旋律;第二,逐字逐句、一层不变重复第一短句(第一节拍和第二节拍)、第二短句(第三节拍和第四节拍)、第三短句(第五节拍和第六节拍)中的旋律;第三,改变第二短句和声方式(代替伴随第一个短句旋律的声调和声,在下属和弦背景下发出第二个句子 )。

任务2.2.5-教师与学生进行少量的乐曲艺术形象分析(激活情感形象记忆力)。其中包括,教师使学生关注乐曲的此类特征,第一,是否有大调式,大调式使音乐轻快明亮;第二,是否有活泼的节律(小快板),活泼的节律赋予儿歌独特的快调特征;第三,乐曲,曲调旋律的铿锵有力,这主要通过一个重复音符do上旋律的流动来实现,会使音乐具备独特的宣叙调特征;第四,长期不变重复典型的节奏特征,会使节奏变得持续;第五,大声演奏作品(f、mf),这符合儿歌特征,歌唱者通常嘹亮地歌唱儿歌,从而让演奏者都能听到他的声音;第六,在乐曲第二部分(第10-第19节拍)改变音调。在内容形象丰富的布局中,可以如此解释调性布局的改变:乐曲第1部分(第1-第9节拍)是儿歌歌词主唱人的谈话;第二部分是歌唱者寻找藏在某個隐秘处的儿童;第三部分(第20-28节拍),更换歌唱者,演奏重新开始。

(三)发展音乐思维的任务

任务2.3.1-教师让学生在作品中找出典型的旋律进行,然后在乐器上进行演奏,确定表现特征。

完成任务的方案:

任务2.3.2-教师让学生在作品中找出典型的节奏旋律,敲击/拍掌表现它,辨别表现特征。

完成任务的方案:

任务2.3.3-教师让学生确定作品的音乐形式(找出主要部分的起点和结尾),说明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旋律变动特征、节律性变动、调性布局的变化、音区等)。

应对方案:第1部分(第1-第9节奏);第2部分(第10-第19节拍);第3部分(第20-28节拍)。

任务2.3.4-教师让学生确定乐曲第1(第3)部分和第2部分(中区)的旋律音域。为了让学生能更理解清楚任务,可以通过曲调中哪个声音/音调最低,哪个最高来制定任务。

应对方案:在乐曲第1(第3)部分,曲调范围从音符Do到八度G音,形成第5部分。在第2部分最高的曲调是八度降B,最低的是到八度。

任务2.3.5-教师建议学生对比第2乐句的第1(第9-第10节拍)短句、第2(第11-第12节拍)短句和第三短句(第13-第14节拍)旋律音,然后辨别,是什么让它们结合在一起,有什么区别?

应答方案:在第9、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节拍中,重复曲调,同时曲调和其他音符发音不同。音乐中这种方式叫作模进。

(四)发展想象力的任务

任务2.4.1-教师建议学生为儿歌曲调配简单的词。

任务完成方案。

例如:

一,二,三、四

我家有谁?

爸爸、妈妈、哥哥、妹妹

小猫,两只猫仔

我的小狗儿、蛐蛐和我

这就是我家!

……

任务2.4.2-教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在演奏《儿歌》时,用什么乐器能使歌曲更生动优美?

回答方案:木琴、金属琴、钢琴……

任务2.4.2-教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在演奏《儿歌》时,能不能更换乐器?这会对歌曲产生什么影响?

回答方案:可以在木琴上演奏第一个短句(第1节拍-第2节拍),可以在金属琴上演奏第二个短句(第3节拍-第4节拍),可以在木琴和金属琴上演奏第三个短句(第5节拍-第6节拍)。如此一来,第一短句和第二短句间更能鲜明地体现《问—答》的音乐对话,而第三短句全奏会出现壮丽尾声。

三、一对一音乐乐器课各种活动任务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作为一对一音乐乐器课的主要活动形式:大致演奏和片段式演奏音乐材料;从纸上读谱;乐器上演绎音乐材料;乐器上即兴演奏;配乐下演奏;作品创作形式(创作曲调支声、插入旋律节奏、持续和弦等);合奏曲演奏。

任务3.1-教师让学生演奏第二个乐句(第10-19 节拍)旋律,该旋律从作品中摘出(大致演奏音乐材料)。

任务3.2-教师让学生伴奏第二乐句子(第10-第19节拍)的曲调下,同时将节拍转换成以下形式(音乐材料的大致演奏同时对材料进行改编)。

任务3.3-教师让学生双手演奏第2个乐句结尾部分(第18-第19节拍)-音乐材料的片段式演奏。

任務3.4-教师让学生根据乐谱一只手进行演奏(两只手)第一个乐句(第1 节拍不完整的第9个节拍)。 建议学生提前视觉熟悉乐谱,并同时确定不熟悉的部分,这样对于不熟悉的,他可以不需要在乐器上演奏,熟悉在乐谱中有演奏难度吗?(在纸上读谱)。

任务3.5-教师让学生在乐器上转换(从D音、从E音)演奏第一个乐句(第1-第2个节拍)(创作活动)。

任务3.6-教师让学生一起在乐器上二重奏,演奏某个支声、插入曲调或节律、持续和弦等(即兴演奏活动形式)。

任务解决方案:

а)演奏支声

b)插入旋律节奏

c)持续和弦

任务3.7-教师让学生配乐下演奏《儿歌》[2]。

任务3.8-教师让学生演奏《儿歌》片段(看方案《a》完成任务3.6)。

任务3.9-教师让学生演奏《儿歌》,插入曲调节奏(看方案《b》完成任务3.6)。

任务3.10-教师让学生演奏《儿歌》,持续和弦(看方案《C》完成任务3.6)。

任务3.11-教师让学生一起合奏《儿歌》。

四、结论

由此可见,如果在一对一乐器课上采用本文中提及的各种理论问题、布置创作任务和乐器上实际练习,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实施各种音乐综合操练方法。同时,基于各种形式课堂活动且旨在培养学生乐器演奏动作技能、综合心理素质的综合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激发学生乐器创作欲望和培养音乐创作兴趣。

参考文献

[1]А.И科瓦廖夫,А.Б.亚辛斯基.青年键钮式手风琴演奏者作品集[M].明斯克:诺亚方舟出版社,2017(83).

[2]Ф.利普斯.巴扬手风琴演奏艺术[J].分类:音乐,1998(144).

作者简介:石梦雨(1992—),男,河南许昌,硕士,研究方向:培训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大学生与青少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