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及优化策略探析

2020-12-15刘子娟

北方音乐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审美能力必要性

【摘要】音乐自古以来就可以帮助人们寄托情感,实现灵魂共鸣,而琵琶这一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高校对于琵琶教学的方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琵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如今高校的琵琶教学大都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优化,学生不仅要学习演奏技巧还需要针对琵琶的艺术本质以及传达的情感和意蕴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创造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高校琵琶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具体内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培育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琵琶教学;审美能力;必要性;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124-03

【本文著录格式】刘子娟.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及优化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20,10(19):124-126.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们来说具有指引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情操。创新音乐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以往的教学形式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环境之下学习,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高校推出了琵琶教学。而现阶段的琵琶教学体系还不成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内容单一,很多学生在课上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在琵琶教学中学生需要不断培养审美能力才能够提高弹奏质量。学生在提高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自己的灵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高校琵琶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内容

(一)文化美

琵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乐器,在实际的学习和演奏过程中都要求演奏者能够拥有深厚的底蕴和修养,这样才能在弹奏的过程中展现出琵琶的内在意蕴。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体会到琵琶曲子中的文化情感,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悟就能把握住曲子中的内在特质,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领悟力也能不断提高。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一些叙咏曲时,更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展现出栩栩如生的音乐意境。例如在学生们弹奏《飞花点翠》这首琵琶曲时,需要彰显出松柏顽强的精神和意志,这就对演奏者的文化底蕴要求极高,能够呈现出松柏苍翠傲飞雪的独特景色,赋予这首曲子以生命力[1]。

(二)艺术美

琵琶曲子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通常情况下,琵琶曲子的编奏都是以地方小调为基础,赋予琵琶曲子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因此,在高校的琵琶教学中教师尤其需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加入艺术修养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带领学生们去感受琵琶曲中的民族特点。例如,在《寒鸦戏水》的弹奏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曲子的背景,感受独特的闽南风韵。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介绍潮州乐曲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悟,能够在弹奏的过程中诠释出来[2]。

(三)技巧美

在实际的琵琶教学中,最为基础的还是学生们的弹奏技术。学生们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储备,那么必然不能展示出琵琶曲子中的精髓,使得曲子的呈现没有美感,过于形式化。这就表明,教师需要加强学生们琵琶弹奏基本功的学习和锻炼,在学习琵琶这门课的始终都不能缺少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文化、艺术、情感的融入和呈现。但是,在实际的高校琵琶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就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教师们会以为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就减少学生们基本功的训练,只是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生审美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和学习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效果较差,乐曲演奏缺乏美感[3]。

(四)情感美

在琵琶曲子中融入真情实感才能够让曲子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动人。在琵琶弹奏的过程中,要求演奏者拥有强大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与曲子的作者产生共情,体会到当时作这首曲子的情感,并在弹奏的过程中表达出来,才能让曲子变得生动灵活,演奏者的技术也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4]。如果弹奏者空有技术没有辅之以情感,那么曲子呈现出来的效果则变得寡淡无味,毫无美感。然而,当前高校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对琵琶曲子的情感挖掘不足,不能深刻体会到每首曲子中包含的独特情感,在练习过程中只是按照一种系统的方式进行,导致这些曲子的风格日趋相同,体现不出琵琶乐曲的独特之处。

(五)姿态美

在实际的琵琶乐曲弹奏的过程中,弹奏者的坐姿对整体的演奏效果影响较大。坐姿即一个人的姿态美,也是审美能力培育中的一项内容。对于琵琶初学者来说,只需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能够开展演奏活动即可。但是,针对琵琶乐曲的演奏者来说,他们需要在舞台上呈现出完整的乐曲,坐姿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在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还需要添加一些符合乐曲意境的动作,增强情感的表达。然而,很多高校的琵琶课程中并没有向学生们讲解坐姿美这一项训练内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连正确的坐姿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谈情感的表达和升华。

二、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琵琶艺术的本质要求

琵琶艺术作品中包含着演奏美、形象美、作品美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都体现着琵琶艺术的本质特征,也贯穿于琵琶曲子创作、弹奏、欣赏等环节之中。在实际弹奏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感悟到曲子中的艺術之美,并将其传递给观众,这也是琵琶这种艺术所追求的效果之一。但是,当前高校在琵琶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审美能力的培育方面并不是很重视,反而将大量的时间都集中到技巧的训练之中,学生们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感到十分枯燥乏味,难以真正感受到琵琶艺术的本质特点。对此,需要在教学过程融入对学生们审美能力的培育,帮助学生们提高审美素养,这也是琵琶艺术本身所要求的。

(二)符合学生就业和发展需求

近年来,高校虽然能够改善、创新琵琶专业教学的思想和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琵琶专业的就业和发展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学生技巧的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欠缺,使得学生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不佳,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工作对于琵琶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技巧性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学校如果可以将审美能力纳入到学生的考核标准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认识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5]。这样一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也十分有利。

三、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及优化措施

(一)树立正确意识

对于琵琶这一乐器来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点,学生学习琵琶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呈现出其中所特有的文化特征。但是,当前高校在琵琶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审美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认识,了解到其中蕴含的审美属性。在拿到一首曲子时,首先需要分析其中的情感。从情感角度出发,才能够与观众形成共鸣。此外,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基础开展的教学,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认识到审美能力对于琵琶弹奏的重要意义,真正地将学生们培育成为一名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技术、表现能力等的复合型人才[6]。

(二)加强作品体验

高校在实际的琵琶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拿到新的曲子时并没有对曲子中所包含的背景及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和认识,或者稍有了解就开始弹奏。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虽然学生们都能够完整地将曲子弹奏下来,但是缺乏情感的表达,感受不到其中蕴含的独特美感。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进行曲子的分析,利用想象、模仿、视奏等方式,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将自己的理解与实际情感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呈现出琵琶曲的独特意蕴,提高演奏效果。例如在学习《草原小姐妹》这一琵琶曲时,学生们首先应当对文本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以下问题,如“草原小姐妹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将其作为描述对象?这首曲子的创作目的什么”等[7]。学生们通过对教师所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掌握文本创作思路,通过想象能够浮现出草原的美丽景色,从而感受草原小姐妹边放羊边唱歌的欢快场景,奠定曲子的情感基调。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其他演奏家弹奏这首曲子的场景,让学生们通过模仿来获得演奏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上升为自己的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注重学与教、演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琵琶审美能力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注重学与教、演的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其中,学与教的结合主要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在为学生们讲解基础知识之后,能分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行讨论、分析、练习,总结出自己在弹奏过程中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寻找解决方式,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与演的结合就是在课堂上将学习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琵琶的弹奏过程需要学生们将曲子与动作完美地结合,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学生要想拥有该项技能,就需要进行不断地学习、锻炼,在训练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舞台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舞台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到最合适的弹奏姿态,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来,不断提高学生们对琵琶的审美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学生琵琶弹奏效果与审美能力的提高都与学生的基本功有很大关系,只有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将曲子更好的呈现出来,打造出更好的表演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与技巧的训练分离开来,过于注重学生们弹奏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此外,教师在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虽然能够进行琵琶弹奏,但是表演效果欠佳。对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演奏能力、表现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教师要注意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同时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简单的曲目进行训练,学生在其中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其次,需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旋律的演奏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们安排伴奏乐曲,进一步检测学生的基本功。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伴奏练习,掌握不同风格乐曲的伴奏手法,更为系统性地提高学生琵琶演奏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提高文化修养

琵琶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很多文化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戏曲、历史、绘画、文学等。演奏者的文化修养越为丰厚,积累的文化知识越为广博,能够表现出来的美感也就越为深刻。当前高校琵琶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练习这一乐器,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演奏技巧使得他们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少,更不用说去提高审美能力。且由于课程安排时间较为紧张,学生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所以,审美能力的提高就遇到了瓶颈。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尤其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地去积累文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拿到一首曲子时,能够更快、更准地分析出其中蕴含的各种文化情感,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琵琶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尤其重视学生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感受到琵琶曲子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情感美等,让学生们认识到审美能力对于琵琶弹奏的重要价值,并从技巧、基本功、文化修养、正确意识和体验等角度出发,对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进行培育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赛儿.高校琵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实践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67-268.

[2]杨帆.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与优化研究分析[J].戏剧之家,2019(19):186-186.

[3]任海花.论《琵琶多声部教学法》在高校琵琶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艺术评鉴,2019(6):93-94.

[4]尹婷.浅析高校琵琶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路径探索[J].黄河之声,2018(23):68-69.

[5]龚燕.新时期下高校琵琶教學的要点思考分析[J].大众文艺,2017,(11):206.

[6]寇亚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琵琶教学中的三个要素[J].北方音乐,2017,37(4):145-146.

[7]邹波.浅析高校琵琶教学发展现状及改革措施[J].大舞台,2015(11):212-213.

[8]杨帆.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与优化研究分析[J].戏剧之家,2019(7):186.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审美能力必要性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