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泽州地区秧歌戏的发展与保护

2020-12-15赵甜

北方音乐 2020年19期
关键词:保护发展

【摘要】秧歌戏是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群众基础强大,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深受百姓喜爱。泽州隶属山西晋东南地区,区域内秧歌戏种类丰富,几乎每个县都流传有属于自己的秧歌戲。笔者对整个片区内秧歌戏做了简单调查,试图从整体入手,对秧歌戏的发展保护提供可视化建议。

【关键词】泽州;秧歌戏;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58-03

【本文著录格式】赵甜.关于泽州地区秧歌戏的发展与保护[J].北方音乐,2020,10(19):58-60.

山西的戏曲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山西共有地方戏曲剧种52个(包括已经失传或近于失传的剧种),除了‘四大梆子,其余均为地方小戏。在这其中,秧歌戏的流传范围最广,几乎遍布山西省全境,各个地区都有”,如繁峙大秧歌、广灵秧歌、朔州大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汾孝秧歌、沁源秧歌、泽州秧歌等。秧歌戏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其产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每流布到一个地方都与当地的文化紧密相连,并被当地的风土人情影响。泽州,古代州名,是今山西晋城市在隋、唐、五代、宋之称,清代改名为泽州府,且山西泽州府的管辖范围,与今山西晋城市所辖范围一致。泽州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例如陵川县的陵川钢板书,泽州县的泽州鼓书,沁水县的土沃老花鼓等,而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孕育戏曲发展的宝地,自北宋时期孔三传首创诸宫调,戏曲艺术就在泽州大地上遍地开花,除上党梆子这种“大戏”在其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外,地方小戏秧歌戏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据此,对于秧歌戏的调查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泽州地区秧歌戏概述

泽州地区的秧歌戏包括泽州秧歌、平腔秧歌、沁水秧歌、以及中庄秧歌四支。其中泽州秧歌是较为特殊的一支,曾流布于晋城市全境,因晋城市古称泽州府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县东部而得名,也称高平秧歌。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一书中,泽州秧歌流行地域图显示泽州秧歌流行区域遍布晋城市全境乃至长治市长治县及壶关县等地。据记载,泽州秧歌不仅在高平,而且涵盖了泽州五县,连北边潞安府一些地方如长治西火等地也广泛流行”可见泽州秧歌的燎原之势。此外泽州秧歌不仅流布区域之广,在其流布区域中还伴随若干种分化,并附有干种秧歌名称,例如在泽州县七干村的泽州秧歌称为“七干秧歌”,泽州县裴洼村的泽州秧歌称为“裴洼秧歌”,阳城县的大树村称为“大树秧歌”等,这都是泽州秧歌的独特性所在。平腔秧歌实为混场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流行于山西省陵川县,发源城西北的东沟村,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很早以前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且歌且舞、自唱自乐,于街头巷尾、家户院落的一种文艺形式,俗称“地不轮”,伴奏乐器只用武场音乐,不用丝竹伴奏。中庄秧歌是流行于阳城县境内的一种秧歌类小戏,发源于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因"解放前"上庄村与并列的中庄、下庄两村在行政区划上统称"中庄村",故命名为"中庄秧歌",其萌芽于清中后期,形成于民国年间,伴奏乐曲文武场兼用。沁水秧歌(原名四、八板),俗称干板秧歌,大约产生在清末年间,流行于沁水城关以西的中村、王寨、苏庄、城关一带,受当地方言局限,流传范围不广,沁水秧歌是由寺庙“唱经”时的四、八板曲子衍生而来,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曲式简单,四句一折,伴奏乐器只有打击乐,是一种自打自唱的地方曲种。

这些秧歌同处于泽州片区,在文化上具有共同的血脉,内容上也相仿,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着共通的艺术母体。通过各类秧歌戏的比较可以看出,以上各类秧歌戏均分布于晋城市境内的各个县,且除中庄秧歌的唱腔为曲牌体外,其他各类秧歌均属于词腔体,且伴奏乐器均为武场伴奏,无丝竹伴奏。

二、关于泽州地区秧歌戏的传承与保护

在笔者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泽州地区各秧歌戏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问题都基本相似,故笔者将从整体入手,讨论其现状与存在问题。

各类秧歌戏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一直依赖于庙会、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因此在经济社会中秧歌戏的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尤其是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加之其他诸多因素,使秧歌戏也逐渐萧条冷落,前景不容乐观。第一,当前艺人数量很少,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甚至已作古谢世,并且没有新成员加入或成员加入较少,有些绝技和师传的技艺不能完全得到传承;第二,没有艺人以此为生,一些曾经参与演出活动的演员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参加演出活动越来越少,因此目前很难再组织起来进行演出。例如高平县井则沟村的秧歌剧团,鉴于没有收入,除去演出活动本身较少的情况外,剧团的行当道具这些“硬件”物品由于经费紧缺也处于缺失状态;第三,群众趣味的转移使得秧歌戏的受众面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文艺工作者进行团体性的组织活动。这应该是大多数民间艺术面临的问题,目前90后占据社会发展的主流,他们不断接受新题材,新内容,而传统艺术形式这些较为“老旧”艺术样式流传较为小众,所以他们的发展首先也应考虑如何被人熟知;第四,表演剧目多为老旧题材,不能推陈出新编排新剧,使得各类秧歌戏的发展停滞不前。这与传承人是否履行应尽的义务有极大的关系;第五,目前对于秧歌戏的保护措施均千篇一律,政府虽有虽出台支持政策,但大都治标不治本,也未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秧歌戏的传承提出很好的建议。

但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各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都分别对各类秧歌戏的资料进行整理,并选出代表性传承人,让秧歌戏更好地被人们认识和认可,促使更多的人对秧歌戏进行保护和发扬。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秧歌戏的保护思考。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艺术形式,尤其是这种普罗大众的民间艺术,更需要传承人自身做到应尽的义务,传承人自身的音乐素养尤其重要。笔者在接触到的传承人中,大都是农民出身,少数具有专业的音乐素养,而在艺術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人应与时俱进,编写与时代符合的剧本,对于音乐本身的唱腔,伴奏等都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做相应的调整,此时就需要传承人做相应的工作,积极与演员及其伴奏人员沟通,做好桥梁作用。例如中庄秧歌传承人赵水余,在业余时间练习钢琴,二胡演奏得也十分传神,他的儿子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这些都为他对中庄秧歌的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疫情期间,也不断创作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作品,例如《“新冠病毒”也怕党》《但愿得乾坤正气开门大吉》等,在采访中,他也向我们透露了想要对中庄秧歌的音乐进行改进,虽现在还未作出实践,但此想法已比同类型的非遗传承人精进不少,值得借鉴和学习。

传承人在教授学生时,要着重注意学生的质量。戏曲艺术体现在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上,秧歌戏也不例外。传承人应注重训练演员的唱腔,身型等。在采访传承人的过程中,不止有一位透露所教授学生质量不高,唱腔、身型等并未训练出应有的效果,这都是导致演出不红火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授时,要把重点放在戏曲质量本身,还是要在戏曲表演本身下足够的功夫。还应关注传承人的身体状况,绝大多数的非遗传承人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便利之余,应该关注老人本身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帮助他们,例如中庄秧歌传承人曹继信老人,目前已八十有余,且患食道癌,但对中庄秧歌热爱不减,虽身患重病,也接受采访,政府应尽可能给予医疗帮助,

民间艺术的发展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现如今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带领下,各地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秧歌戏也应抓牢此繁衍生息的机遇,例如中庄秧歌所依托的旅游资源是阳城县的天官王府影视拍摄基地,各地可效仿,将本地秧歌与当地民俗结合起来,在旅游地增加演出的机会,为游客进一步了解秧歌戏打开了大门,不乏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虽然目前这种静态展示,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但作为秧歌戏与旅游的结合是一种全新且符合时代潮流的尝试。将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目前已有成功案例,如“又见平遥”,把山西的晋商文化,面食文化等以观演剧目的形式向游客展示,用体验式的方式将山西文化底蕴展现出来,可以说是文化旅游产品的成功案例。秧歌戏也可在此基础上借鉴,可利用情景剧的方式将秧歌戏的文化底蕴进行输出,例如将秧歌戏的发展历程以故事演绎的方式呈现等,寻求在当下这个时代最适宜的发展道路。

民间艺术发展与网络时代相结合。自“4G”普及以来,网络不断渗透的我们的生活,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产业可谓是当代人业余生活的巨大市场。对于年轻人来说,哔哩哔哩、斗鱼等直播平台占据着大多业余时间,其中直播平台中一些生活区up主,这些人拥有一定的粉丝以及流量基础,对于当代年轻人拥有一定的号召力。此外,我们完全不应忽视一个短视频在现代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力量,其在平台上的播放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对于一个事物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秧歌戏这类民间艺术形式,也应尝试与直播平台的up主合作,希望他们带头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系列节目,他们用头脑和创意带呈现给我们的秧歌戏,将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我相信会有一定的反响。除直播平台外,包括抖音及快手在内的短视频平台不仅在年轻人,在中年人中也占据一定的视野范围,当地政府可以与平台洽谈,向更多用户推荐秧歌戏这类非遗视频,进而在朋友圈转发,这些都是促进秧歌戏不断传播和发展的新举措。

民间艺术发展与电影、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相结合。除直播平台外,电视、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活跃着。综艺节目中也存在一些知名度与内容度兼具的节目,例如《极限挑战》就经常与当下发展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如垃圾分类,体验不同职业的人生等,这些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题材。同样将非遗的艺术样式在节目中呈现,并客观表述非遗存在的问题以及他所存在的价值,可以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电影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例如《百鸟朝凤》,向人们传递的是对于民间艺术执着的热情与坚定的信仰追求,传承唢呐精神的故事。这就很好地传递了当代民间艺术发展的困境以及传统艺术本身具有的魅力。电视剧如《鬓边不是海棠红》,就是京剧与电视剧结合的典范,同样传递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据此秧歌戏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也应受到类似支持,才能被大众所熟知。要明确的是在期待民族艺术自身发展的同时,政府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电视剧、电视乃至综艺节目的录制,都需要进行洽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专业音乐院校出生。即拥有专业音乐知识的学生及老师应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积极关注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作为“圈内人”,既了解民间艺术的无奈,也深知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除了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之外,也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与传承人沟通,试图对秧歌戏本体进行创新改编。例如中庄秧歌传承人赵水余的儿子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他透露在平常,他也会与儿子进行交流,试图改编中庄秧歌的音乐部分。但并不是所有传承人都有此资源,很多传承人都缺少专业的音乐素养,因此,需要尽可能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与传承人交流并提供建议,力图在民间艺术的本体创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决以上问题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各个县文化馆可以派遣相关工作者与各村村委洽谈,在庙会时节、特殊节假日可在村庙设台演出,为秧歌戏艺人增加演出机会。目前还留存的秧歌戏应该保护和继承下来,将民间艺人的表演录像纪录,保存下来,做好保存基础工作。

关于秧歌戏的保护与发展,要充分发挥传承人的带头作用,并监督其履行义务,积极创作新作品,对音乐进行改革;其次,要明确的是目前秧歌戏即将面临的受众群体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的问题。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希望,目前秧歌戏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选择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些载体结合是一条最适宜的发展道路;第三,依托“旅游”这一概念发展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可利用的新资源。但不论是秧歌戏本身的创新,还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与自媒体、旅游等结合,都需要各部分联动,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各方面齐发力,才能找出最适宜的发展道路。

三、小结

通过对泽州片区内秧歌戏的调查,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同样都“生存”于泽州片区,有着同样的地理条件、文化事项,为什么同一种秧歌戏有若干种分支?分设不同的名称?

2.各秧歌戏之间有何联系?

3.在三种秧歌戏都为干板秧歌的形态下,为什么单单中庄秧歌独树一帜,为曲牌体?

4.各类秧歌戏在唱腔曲调及其他方面的差异性

以上是笔者对于泽州片区内目前所了解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但目前并未作出很好的解答,望在之后的研究中,能有所发现。

泽州地区的秧歌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其音乐本体部分的内容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限于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没能全方位的论述清晰,这也是今后仍需继续努力的方面。对于秧歌戏的保护与传承,笔者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艺人的传承,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传播,泽州地区所有秧歌戏一定能够有所发展,继续传承下去。

注释:

①武超.山西秧歌戏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研究——以沁源秧歌为例[J].戏友,2019(05):22-26.

②今指山西晋城市下设的泽州、沁水、阳城、陵川、高平五县。

③潞安府东至河南彰德府三百里,南至泽州府一百九十里,西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西北至太原府四百五十里,北至辽州二百四十三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南京二千二百六十里,至京师一千三百里。今治为长治。

④张保福.当代文化丛集·乾文元集[M].2007.

参考文献

[1]武超.山西秧歌戏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研究——以沁源秧歌为例[J].戏友,2019(05):22-26.

[2]司风霞.中庄秧歌的调查与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3]董郑峰.山西阳城“中庄秧歌”概要探析[J].齐鲁艺苑,2016(1):12-16.

[4]王彬.平腔秧歌调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作者简介:赵甜(1996—),女,山西晋城,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保护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