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护理对肺癌PICC置管血流感染的影响

2020-12-15冯红喜刘晨晨唐颖

中外医疗 2020年18期
关键词:血流感染肺癌

冯红喜 刘晨晨 唐颖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层级护理对肺癌PICC置管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124例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应用层级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6.3±42.5)d、1.6%,对照组分别为(82.1±34.4)d、14.5%,实验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5.543,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为(95.6±1.5)分,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为(80.8±1.1)分;实验组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不满意率分别为88.7%、9.7%、1.6%,对照组分别为66.1%、16.1%、17.8%;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t=3.454、5.365,χ2=9.226,P=0.000、0.000、0.002)。结论 层级护理可显著降低肺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关键词] 层级护理;肺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总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6(c)-0102-03

Effect of Hierarchical Nursing on Bloodstream Infection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of Lung Cancer

FENG Hong-xi, LIU Chen-chen, TANG Y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iaocheng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erarchical nursing on blood flow infection of lung cancer PICC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124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cation level nursing method) and control group (applicatio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 Compare the effects af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catheter insertion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116.3±42.5) d and 1.6%,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2.1±34.4) d and 14.5%,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χ2=15.543,P<0.05); the nursing staff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d (95.6±1.5) points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the nursing staff of the control group scored (80.8±1.1) points; very satisfied rate, basic satisfied rate, unsatisfied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88.7%, 9.7%, 1.6%,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66.1%, 16.1%, 17.8%; The average tube placement time, relevant knowledge mastery score, and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 = 3.454, 5.365,χ2=9.226,P=0.000, 0.000, 0.002). Conclusion Hierarchica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of lung cancer and prolong the catheterization time.

[Key words] Level nursing; Lung cancer; 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Bloodstream infection;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Routine care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具有以下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之中:其一,易于维护;其二,操作便捷;其三,可长时间留置;其四,安全性高等[1]。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尤其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随着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由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所致的血流感染并发症也逐渐受到医患人员的高度重视[2]。血流感染一旦形成,势必会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与此同时降低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预后效果。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所致的血流感染病死率约11.6%~24.5%[3]。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必须有效控制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发生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层级护理方法有效避免护理不合理所致的护患纠纷,与此同时提高患者的总满意率[4]。该文方便选取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方法所致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在知情下参与;②均确诊为肺癌患者;③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语言沟通障碍者;②依从性差者;③不同意接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者。实验组中有45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2.8±6.6)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3±2.4)年;40例患者穿刺贵要静脉、22例穿刺肘正中静脉。对照组中有49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4.1±5.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9±2.0)年;41例患者穿刺贵要静脉、21例穿刺肘正中静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人员一般资料:参与该次研究的护理工作人员总共有36名(10名主管护师、16名护师、10名护士;6名学历为中专、14名学历为大专、16名学历为本科)。实施层级护理时,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职称、工作水平以及经验等分为4个级别(即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专家护士)。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未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组,随机护理肺癌患者,为其提供以下内容的护理服务:①体位护理。让肺癌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预防病情加重。如果肺癌患者感觉到异常疼痛,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不要突然转动身体,小心搬动患者,平缓地变换体位;②营养护理。护理工作人员需叮嘱肺癌患者及其家属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选择患者喜欢吃的食物,避免吃产气食物,如红薯或韭菜,调配好食物的色香味,便于提高肺癌患者食欲;在肺癌患者用餐前需做好口腔护理,使得口腔保持干净度,继而舒适用餐;如果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需提供流食,取患者半卧位,预防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由于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严重患者,需根据其具体情况做好对症处理,对病情严重者可鼻饲;③严密监测患者的基础病情。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以及血压体温变化等,观察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胸痛、呼吸困难等),注意肿瘤是否出现转移(如有无出现疼痛、呕吐或眩晕等),严密监测患者体重和白蛋白水平,化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等);④疼痛护理。积极评估肺癌患者的疼痛部位以及性质,预防性使用止痛方法;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咳嗽加重疼痛感,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果患者有出现2 d以上未解大便情况,需使用开塞露;如果肺癌患者疼痛感过于强烈,可遵照医嘱提供止痛药物;⑤进行健康教育。建议肺癌患者不要吸烟,教育40岁以上人群者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咳嗽或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从而早日发现、早日治疗;置管前积极评估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基本情况,再在置管前、置管中以及置管后进行置管知识教育;⑥置管护理。置管时严格按照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规范操作,置管后可拍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是否正确,穿刺后无菌纱布需覆盖穿刺点,再进行包扎和止血,置管后第1天在给穿刺部位换药时,需观察穿刺点有无出现渗血情况,如果渗血比较多,可使用凝血酶;置管3 d内叮嘱患者避免穿刺肢体剧烈运动,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地进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叮嘱患者置管过程中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应用层级护理方法,实施相关护理前将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分为3组,其中初级护士组有4名、中级护士组有2~4名、高级护士组有2名。实施小组责任制,明确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专家护士按照1名管2个小组方式参与护理,主要工作内容为:①评估外周中心静脉穿刺前的相关风险;②评估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技术;③外周中心静脉穿刺后进行严密监测;④不定时组织其他级别护士进行培训,规范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护制度,及时解决外周中心静脉护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督促或指导小组成员如何高效开展护理工作。高级护士主要负责制定护理流程,如:穿刺、更换敷料、更换接头、进行导管维护等。高级护士还需在专家护士的指导下,辅助初级护士和中级护士的相关护理工作,监督和管理初级护士和中级护士的护理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对护理中的疑难问题需及时反馈给专家护士。护理结束后,与下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书面交接或者口头交接。中级护士主要参与到外周中心靜脉穿刺后的身体状况监测以及维护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反馈。初级护士则主要负责整理病房,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上一级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以下护理工作:营养护理;基础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健康教育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肺癌患者的平均置管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采取该院特制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81~100分、基本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猜你喜欢

血流感染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儿童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改良换药法用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