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教学优化探讨

2020-12-15卜华崔晓璐

高教学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SWOT分析学习习惯

卜华 崔晓璐

摘  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落实教育部下达的“停课不停学”要求,多所高校都对教师进行了网络教学的紧急培训,网络教学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无论对于高校,还是师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文章在对高校网络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对网络教学进行彻底剖析,将若干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列举比对,提出网络教学局限性对教学成效负向作用理论模型,认为可通过做足准备工作、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专注于教育本身等7项措施降低网络教学局限性的负向作用、提高教学成效,最后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两方面对高校网络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SWOT分析;社交需求;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4-0029-04

Abstract: During the outbreak of pneumonia caused by the 2019-nCoV,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uspending classes without stopping learning" requirement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ny colleges have conducted emergency training for teachers on the online teaching 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full swing. It is undoubtedly a new challenge for colleg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onlin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uses SWOT analysis to thoroughly analyze online teaching, lists and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proposes a theoretical model "Negative effects of online teaching limitations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even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cluding adequate preparation,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and focus on education itself. Finally, the paper optimizes the onlin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Keywords: college online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SWOT analysis; social needs; learning habits

一、高校网络教学

(一)网络教学现状

网络教学可采用多种方式,包括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虎牙直播等,通过电脑、手机软件或小程序等进行注册并登录,然后创建课堂即可实现。教师可在课前发通告、课件让学生预习,课中利用上传的习题进行随堂测验,课后可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批改作业并分析教学数据;学生端则可在小程序、手机、电脑软件或网页端等学习并通过弹幕、音视频等进行反馈。为防止因为平台不稳定而影响教学,教师往往会准备备选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二)网絡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劣对比

传统教学在校园环境下,以课堂为载体进行知识的传递与接收,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课堂容量有限,大多以教师为主导,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讲授,承载的知识量有限,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上述的局限性以外,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内容比较系统、重基础,学生知识掌握扎实,知识传播、沟通的效率都很高,校园环境下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与人际交往环境,传统教学方式被师生普遍接受。

网络教学依托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以各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进行知识的传递、接收、整合、应用与创新,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灵活且自由,较少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起指导、导航的作用,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海量资源是师生更好提升与学习的素材,交互途径更加丰富多样。网络教学也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教学过程会因计算机、网络或者软件的故障受到影响甚至中断,由于在线沟通存在问题使得学习效率降低,学生难以感受到学术氛围,许多名校名师的课程资源的易获得性会使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长时间的网络学习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等。

二、网络教学SWOT分析

网络教学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褒贬不一,下面我们将利用SWOT分析来对这种新的模式做一探讨。

(一)优势(S)

网络教学首要的优势就是可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并利用不同网络教学平台的海量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授课过程全录制,学生可反复观看,直播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交互功能与教师交流,这样教师就会根据学生所提建议及时分析经验教训,下次授课可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尤其匿名方式可以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另外,新颖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都充满了新鲜感。

(二)劣势(W)

有些平台未设有学生端的语音、视频功能,不利于实时沟通,即使设有,也不便于教师观察学生的微表情、微调教学内容,教师的肢体语言可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复杂的交互功能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鼓掌、撒花这样的小功能,在给课堂带来更多趣味的同时可能产生副作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存在局限,例如,存在不能播放PPT中动图的情况,不便于对某一知识点中涉及到的过程进行讲解,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讲课过程中用到板书功能需要切换,而线下教学PPT和板书则可同时使用;另外,网络教学平台不适合某些课程的教学,比如体育课、实验课等。

(三)机会(O)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新的教学与传播知识的渠道,教学数据的分析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可以从繁杂的批改作业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科研中去;各大平台竞相开放、遍地开花,有利于相互竞争共同进步,师生可根据需要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在非面对面的情况下有利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尤其是那些腼腆、不乐于当众发言的学生;丰富的网络教学课程,尤其是公开、免费的顶尖学府的精品课程,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

(四)威胁(T)

新的教学方式会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例如卡顿、掉线、黑屏、死机等,尽管网络教学由来已久,疫情期间的大规模使用仍然暴露出一些平台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因提及敏感词汇,从而直播间被封,出现课程无法进行的情况,例如医学课、思政课等;各种学习资源爆炸式的向师生推来的同时可能会引发焦虑,在面对不了解、不习惯的新生事物时可能会因改变原有学习、工作习惯而产生焦虑;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这种问题并不仅仅是像视力健康这种生理的问题,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毕竟社交需求并不能仅仅依靠虚拟空间来满足;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网络教学模式,网络授课无法有效控制学生的情况,开小差的问题不易被发现,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分化;居家学习不如在校学习一样有氛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提供合適的学习条件。

三、各软件的特点及优缺点的比较

网络教学平台层出不穷,基础功能大同小异、附加功能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专注基础教学型,这种平台往往没有过多的特色功能,支持音视频教学,点名、提问、作答及数据分析,以雨课堂为代表;第二种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开发了更多的学习功能,如阅读图书、期刊、做笔记等,将它称之为扩展教学型;第三种为迁移型,从办公软件拓展为可用于教学的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等。除此之外,一些直播平台基于基础的直播、弹幕或评论功能加上屏幕共享,也可成功地应用于教学,例如虎牙直播,由于其原本市场定位不包含网络教学,故不在论文中进行比对,下面将较典型的9种网络教学平台各自特点作一比较,以利于师生做好平台选择决策,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四、网络教学局限性对教学成效负向作用理论模型

网络教学在为师生提供大量优质资源、简化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存在许多局限性,这会给教学成果带来不利影响。为更加深入立体地研究网络教学局限性产生的负向作用的关键信息并找到克服之法,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网络教学局限性对教学成效负向作用整合模型,如图1所示。

教学成效首先有赖于教师的课前导学、课中教学与课后督学情况,课前导学主要包括授课准备情况、教学资源准备情况、网络教学设备情况等;课中教学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重点把握、课堂教学交互、教学工具应用情况等;课后督学主要包括课后研讨交流、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情况等。学生的预习内容完成、课前准备、课堂知识转化、课后复习等情况也制约着教学成效的取得。

除了师生方面的因素,师生之间知识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尤为重要,例如,师生之间的交互受限,在线沟通不如面对面沟通的效果好;硬件条件故障、网络卡顿等都会对传递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沟通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沟通,缺少学生之间的交际;学习与交流不同平台的使用方法容易产生信息过量的问题;不愿改变原有的教与学的模式;居家学习难以感受到学习氛围与校园文化。

网络教学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以下负面作用:居家学习缺乏有效监督,学生容易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知识掌握较差,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层次分化明显,研究兴趣降低,产生身心健康问题,社交能力退化等。

五、对更好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几点建议

(一)做足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里的这一名句在网络教学的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精心准备导学工作,学生做好预习,课前对所用设备进行调试,检查好硬件设施和平台运行情况,并做好备选方案,这样教学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并能较大程度弥补知识传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与低效率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入番茄工作法,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将课程划分为25分钟左右的时间段,两个时间段中安排5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采用研讨式教学、小组任务等方法,让学生拥有批判性地思考、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小组的学习则可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社交的需求,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说,影响学习习惯的动力因素,包括动机、认知能力、人格等内部动力因素,以及任务、环境等外部动力因素。当学生的内部动力因素较弱时,应对其予以干预,尤其是学习动机,因为认知能力和人格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改变,那么可行的方法就是使学习者理解教学意图,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若内部动力因素较强,则对任务、环境等外部动力因素进行干预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新颖的问题、适度引入竞争等。

(三)专注于教育本身

网络教学平台仅仅是中介,不应过分关注中介的附加功能,专注于教育本身是关键,选择合适的平台,功能不必过于繁杂,有效发挥其中介作用,花样百出在提升教学趣味的同时,可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从而适得其反,也不利于师生操作。另外,教学内容上可遵循如下原则:基础知识点优先,深度知识点面授。对于不便于在线交流的问题,可推后线下解决,科研项目同理。

(四)适时互动与放松

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可以适时增加互动将学生思绪拉回到课堂中,例如,问答、投票、课堂测验等。课间,师生都应稍事休息,眺望远处或是闭目养神,防范健康问题,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接下来课程的效率。此外还可增加仪式感,例如,在上课时播放一段上课铃声,向老师问好等。

(五)关注教育公平

网络平台高度依赖网络和硬件设备,没有WIFI、硬件条件有限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应对这些学生提供适宜的帮助,例如有高校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了流量补助。

(六)集中少量教学平台重点突破

尽管让每位教师自由选择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会尽最大可能的照顾到其所讲授的课程的需要,但是如果每位教师都使用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那么学生就要将常见的几种软件都学个遍,每门课程往往要组建群聊以通知重要信息,还要切换不同平台打卡签到,信息过量问题就凸显出来。可行的办法是以学院为单位选择一两个教学平台重点使用,并准备一两个平台备选,这样既可照顾到不同学科的特点,也可有效避免信息过量的问题。

(七)转变思维模式

尽管转变教与学的模式可能产生不适,甚至引发焦虑,但是这种改变势在必行,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融合,逐步地、有计划地转变思维模式,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迈进,从容地面对新的工作、学习方式。

六、高校网络教学优化

(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師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往往特别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以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但是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中还要注重革新。可以参考以下做法:将基础知识点拆分,在预习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点的讲解交给学生,预习的资料最好遴选好发给学生,防止学生在大量网络资源中迷失,要注意的是,必须提前告知学生需要讲授的知识点,并在上课时随机找学生讲解,以使所有学生认真预习;提前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弹幕、评论都可以,若进度允许可让学生接通语音或视频回答;成立小组,小组成员以5-7人为宜,探讨简单的问题、互帮互助,重点难点问题则提交教师解决,小组间的交流还可以解决学生社交的需要,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存在的意义,防止流于形式。

(二)优化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方面重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专注度、适当交互、提高效率。可以参考以下做法:上下课播放学校专有铃声,给学生提供校园的学习氛围;引入竞争,对于回答问题积极的、思路新颖的同学予以奖励;对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功能予以限制,比如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知识点时不得使用鼓掌、撒花功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对不懂的问题评论提问,但不得直接语音打断,控制交互的深度与频率;做好应急措施,对于硬件条件等出现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必要时更换平台。

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不应该若昙花一现,对于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在以后的实体教学中也应该吸收借鉴。除此之外,广大师生应随时做好学习新事物的准备,具备对不同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毛景焕,江爱华.智慧教学时代高校教师的新角色及新课堂建构[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2):49-54.

[2]金晨.混合式教学中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9(25):130-132.

[3]崔苗,王静.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和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97):238-240.

[4]于萍,鲍杰,耿晓中,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SPOC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的变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4):200-201.

[5]张旭,韩芳.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1):157-158.

[6]殷宝媛,武法提.学习习惯在线干预的原理与模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2):72-79.

[7]贾玉超.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程教学优化探析[J].中国报业,2019(24):106-107.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校基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编号:2017KCSZ20)

作者简介:卜华(1963-),男,汉族,江苏镇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信息质量。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平台SWOT分析学习习惯
试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