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籽石榴栽培技术
2020-12-15邹红婷
邹红婷
(姚安县栋川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姚安 675300)
1 园址选择与整地
1.1 园地选择
软籽石榴喜干燥、不耐渍,喜温暖和好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抗旱耐瘠薄,抗盐碱,pH值为4.5~8.2的土壤上均可生长,年平均气温≥10 ℃,年积温超过3000 ℃的山地、平原均可种植。
1.2 整 地
石榴性喜温暖,栽植地宜选择光照和灌水条件较好的肥沃壤土地块。栽植前一年的秋季对选择好的地块进行整理,包括施入有机肥、深翻熟化等,为果苗根系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2 定植技术
2.1 栽植时间
全年均可栽植,但姚安以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栽植最佳。
2.2 挖定植穴及施基肥
软籽石榴根系多分布在40~50 cm深的土层中,所以以株行距2.5 m理墒,墒面与沟高差0.3 m,在墒面挖定植穴,穴距2~3 m,定植穴大小0.5 m×0.5 m×0.5 m,每穴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5~30 kg(或商品有机肥5 kg),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回填入栽植穴底,心土回填栽植穴上层,每亩定植90~105株。
2.3 栽 植
栽植前剪除烂根、伤根,置于浓度约为0.3%高锰酸钾+生根粉水中浸泡5~10 min,可以起到有效消毒杀菌作用,提高成活率。栽植时扶正苗木,舒展根系,分层填土压实,使根系分布均匀,栽植深度高于圃地深度5~10 cm,形成高塘。冬春季栽后立即浇透水,次日再浇1次透水,再用白色地膜覆盖保湿,在距根15 cm处平剪去过高苗头,用薄膜包扎好剪口,之后视土壤墒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栽后肥水管理
3.1 第一年管理
春季萌芽展叶后进行成活情况检查,并及时补植。根据姚安的种植经验,在栽后第一季的6-7月下透雨后施1次提苗肥,每亩用水溶肥80 mL或中氮复合肥5 kg,在9-10月继续用每亩水溶肥80 mL或中氮复合肥10 kg施1次秋肥,每次施肥前人工除草;留3~4个分枝定主杆,去除多余分枝,以便养成开心树形。
3.2 第二年管理
春季应注意适时浇水,防止过干死苗,并及时架设滴灌设施,便于在4月底至5月初全部展叶后施第1次肥,每亩施水溶肥80 mL或高钾复合肥15 kg,7月初、8月中旬每亩再施2次水溶肥80 mL或高钾复合肥15 kg作壮杆肥,9月底至10月初每亩施1次水溶肥80 mL或高钾复合肥15 kg做秋肥。有部分树出现挂果,应尽量少留果,让其养成树形。第三年一般亩产果达1 t,因此应注重肥、水管理,在施肥中应多施优质农家肥,按每产1 kg果施用2 kg农家肥比较合理。
软籽石榴树苗的肥料利用率(即肥料施用后实际被吸收的百分比)不到50%(氮肥约为50%,磷肥约为30%,钾肥约为40%)。为向土地返还足够的元素,第二年秋翻时就需要加倍施入农家肥。预计第四年亩产达1500 kg,上个秋季应施入3000 kg农家肥,才能保证当年产量并能同时形成足够花芽来保证翌年同样有1500 kg以上的产量,甚至更高。施肥环状挖沟施入最佳(见图1)。
3.3 第三年及丰产期肥水管理
根据姚安县石榴栽培丰产经验,第三年产果,第四年进入丰产期。每年除当年施入足量的优质农家肥(下年产果量的2倍以上)外,在早春滴灌施入适量的促花肥(按每亩用水溶肥80 mL);此后适当控水控肥,进入盛花期亩滴灌施水溶肥80 mL或高钾复合肥15 kg,适当配合微量元素肥料叶面喷施作保花肥;5月底6月初下透雨后,石榴果实生长进入旺盛期,需肥量渐增,应在6月初至7月上中旬亩滴灌施水溶肥80 mL或高钾复合肥15 kg作为保果肥和促果肥;后期适时喷施叶面肥。
施肥后配合淋水,秋季落叶后及降霜前浇1次水,开春萌芽前浇1次水。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结合石榴树生长情况,保持水分平衡,防止干旱和积涝。
4 整形修剪
4.1 整 形
田间栽培应以平头丛枝形为主,以便于管理和获得早期丰产。
4.2 修 剪
冬夏剪结合。冬剪往往造成树势过旺,不利于形成花芽,雌花率和坐果率相应较低。因此在生长期间还要结合抹芽、扭枝、摘心、疏梢等措施调节树势。石榴对修剪敏感,耐剪性差,冬剪量大会产生春旺,营养枝条增多,影响其坐果率;夏剪量大又会造成树势弱。因此,对树势弱的树适当增加冬剪量,对旺树要适当增加夏剪量。按种植年限修剪原则如下:
(1)第一年。枝叶全部保留,养树养根,促进生长,可不修剪。
(2)第二年。开始对幼树进行整形、修剪,选留干高60 cm,冬季修剪时留长势均匀,分枝角度为45°的3~4个主枝,剪去选定主枝上的中心枝,主干上40 cm以下的大小枝全部剪除,以培养骨架,达到3大主枝开心形的良好树势。
(3)初结果树。将主枝两侧位置适宜、长势健壮的营养枝培养成侧枝或结果枝组,疏除或改造徒长枝、萌蘖枝成为结果枝组,对长势中庸的营养枝缓放促其开花结果,对长势弱的多年生枝轻度回缩复壮,以轻剪、疏枝为主。
(4)盛果期树。更新结果枝组,适当回缩枝轴过长、结果能力下降的枝组和长势衰弱的侧枝,疏除干枯病虫枝、细弱枝、纤细枝、萌蘖枝,培养以中小枝为主的健壮结果枝组,重点留春梢,适当留夏梢,抹除秋梢。
(5)衰老树。回缩复壮,促生新根,恢复树势,延缓衰老。
5 花果管理
5.1 促 花
初现花蕾时,对结果骨干枝环剥,环割有良好的促花效果;春季展叶后喷多效唑,虽会使坐果率稍降,但显著提高了完全花的数量,最终坐果数量反而上升。
5.2 疏 花
软籽石榴花量大,可以分为筒状花和钟状花。筒状花为正常花,多出现在头茬花;钟状花为不完全花,多出现在第三茬花,不能结果,初花期应及时摘除。
5.3 保 果
软籽石榴异花授粉坐果率高于自花授粉,花期叶面喷施硼肥、人工授粉、放蜂等都可提高坐果率;盛花期或幼果期每15 d喷1次0.3%~0.5%的尿素和500 ppm的赤霉素溶液,对促进枝叶生长,减少落果,提高产量,提前成熟有明显效果。
5.4 疏 果
采用多留头花果、选留2次果、疏去3次果的方法。及时将发生病虫害、双果、小果、晚花果、小果等去除,以确保石榴熟期一致,品质更佳(图2、图 3)。
5.5 果实套袋
石榴坐果后20 d进行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桃蛀螟对果实的为害。套袋前应喷1次杀虫剂,预防“脓包果”发生。
5.6 脱袋着色
在石榴成熟前15~20 d进行脱袋,增加阳光照射,使石榴着色,提高品质。
6 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6.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 石榴干腐病。此病不仅为害生长期间的果实,而且为害贮藏期的果实,也侵染花器、果薹、新梢。防治措施:剪除病枝病果,减少病源。在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然后清扫果园,将病虫枝、病果等集中烧毁,减少传染源。喷药保护。开花前及开花后,各喷1次1∶1.5∶160倍式波尔多液,或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后每隔15~20 d喷1次,至8月底,全年共喷5~6次,防治效果良好。
(2)石榴早期落叶病。早期落叶病从病斑特征上可分为褐斑病,圆斑病和轮纹斑点病等,其中以褐斑病对石榴树的损害最严重。防治措施:防治早期落叶病,以化学防治为主,配合清园、修剪等措施。生长期间,连喷2~3次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首次喷药应在春芽萌发前进行。加强综合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重视修剪培养良好树形,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状况。
(3)石榴根腐病(菌核性根腐病)。防治应从选择园地开始做起,园地应选择在排水良好不发生渍涝的地块上,在每年的5-9月,喷施50%的多苗灵800~1000倍液,出现根腐病植株(生长季叶片变黄)时,可以挖开根部土壤,找到根腐位置,用刀刮除发病的根,涂抹50%的多苗灵500~600倍液药液,并在土壤中拌上生石灰,堆高根部土壤,防止渍涝。
6.2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食心虫类。主要有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防治措施:清理石榴园,减少虫源。用药物堵塞萼筒,石榴坐果后,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渗药棉球或制成药泥堵塞萼筒。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各代成虫产卵盛期,分别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均匀喷布,杀死初孵幼虫。
(2)蚧壳虫类。有石榴绒蚧和龟蜡蚧,主要在石榴、紫薇枝条上为害,是全国各石榴产区的主要虫害之一。为害轻时树势衰弱,枝瘦叶黄,导致煤污病的滋生,重者造成枝叶枯落,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人工刮刷,然后将刮下的残渣烧掉,或用蘸有内吸性杀虫药物的硬刷子在枝干上从上往下刷1遍,防治效果好。春天越冬若虫出蛰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以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洗衣粉效果最佳,防效达100%;也可用1200倍液40%氧化乐果(防效接近80%)等防治。
(3)枣尺蠖。又名枣步曲,主要为害枣树、酸枣、石榴等果树。是全国石榴产区的主要害虫,为害石榴树叶片。在卵孵化期,可喷20%氰戊菊酯乳剂1200倍液,10%氟氯氰菊酯乳油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 蚜虫。为害石榴的以棉蚜为主。防治方法:石榴树展叶后,喷布40%氧化乐果1200倍液、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3000倍液1~2次,防治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