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应用分析
2020-12-15冯艳辉王深研
冯艳辉,王深研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1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意义
1.1 经济效益
该技术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进行施肥,减少作业工序,起到节约人工成本和机器作业成本的作用。根据相关的试验计算所得,采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每0.067 hm2的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可以节约10元,而肥料的使用量可以节约2.8 kg/0.067 hm2。由此可见,该项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减少水稻的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此外,加强水稻机插秧同步施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单产,每0.067 hm2可增产38.9 kg。
1.2 生态效益
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施入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施肥技术,肥料被水稻吸收的量有限,一部分的肥料会融化在水里,被杂草吸收,另一部分会蒸发在空气中,水稻能够吸收的肥料大概只有30%~40%,不仅吸收率低,还会对周边的空气和水系造成污染。但是使用该项技术,肥料是成条状施肥在深层的土壤当中,并且距离水稻根系很近,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吸收,不仅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还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可以减少机器的作业次数,减少机器的燃油消耗,也减少机器作业时对环境的污染,进而起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2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的技术要点
2.1 肥料的选择
一般选择球形肥料,肥料颗粒直径2~5 mm,颗粒大小要均匀。此外,要保证肥料的吸湿性比较弱,这样肥料之间就不会相互黏结。可以用手对肥料颗粒进行挤压,如果肥料不能轻易被压碎,就可以选用。
2.2 肥料的种类
施肥时先施基肥,氮肥的量要控制在总量的50%~70%;磷肥全量施入;钾肥占总量的60%~70%。在施调解肥时,要氮肥的量为总数的10%~20%,穗肥量控制在总数的20%~30%,钾肥量控制在总数的30%~40%,保证施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 耕地的条件
在平整耕地的时候,要求耕地耙细和沉淀都不能出现过度的情况,要保持浆层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将地表高低落差控制在3 cm以内。泡田后,土层要保持上烂下实的状态。施肥时要保证田面上无杂草、无浮渣,要保证田面泥浆呈现出泥水分清、沉实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机器施肥时不会出现陷机的问题。施肥时,田面的水深要控制在2 cm范围,如果水深超过了3 cm,则会影响肥料的掩埋深度,导致肥料出现流动的情况,施肥无法精准定位。同时还要保证耕地地面的硬度在适中的状态,如果地面硬度过大,则很难进行施肥,会造成施肥不均匀的问题;如果地面硬度过小,则容易导致肥料发生位移,导致肥料离水稻根系过远或者过近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水稻插秧的时候,首先要观测耕地田面情况,保证田面水层深度、地面硬度等都符合插秧和施肥要求,才能进行作业。
2.4 肥料的施入量
在施肥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控制好肥料的施入量,因此加强对施入量的控制和确认是使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的技术要点之一。在启动插秧机的时候,要将插秧机的插值器下降到距离地面高度30~40 cm的泥层,然后停止操作,启动施肥的装置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当机器取苗次数达到100次左右时,停止取苗和插秧,对每个施肥管的施肥数量进行计算,结合施肥量来得出施肥的误差数值,然后通过调整施肥刻盘来控制好施肥误差值,保证施肥数量的准确性。关于各个行间的施肥量误差,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各行间的微量调节旋钮进行调整,保证肥料施入量的准确性。
2.5 施肥带的深度
掌握好施肥带的深度和苗带侧向的距离。因为肥料施放到水田中时是呈现条状的,施肥的深度要控制在地表下5 cm左右,所以肥料距离苗带的侧向距离也要控制在5 cm左右。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肥料施放在苗带侧下方的位置,当秧苗返青之后就要快速吸收肥料,促进秧苗的快速成长。所以同步施肥技术,肥料的施放比较集中,和土壤接触的面积比较小,因此肥料的浓度高,有利于被水稻充分吸收。秧苗在不同生长时期茎数不同的,分蘖初期茎数多,分蘖终止期茎数较少,所以为了保证秧苗的持续生长,在水稻中后期可以适当地释放调解肥和穗肥,保证水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