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对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价值

2020-12-15顾卫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枣核食道异物

顾卫平

(张家港市中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消化道异物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误服、吞食不能被消化滞留在食道、胃肠道中的物体,在近些年的临床检查中,不典型症状以及急腹症选择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检查中发现刺状以及团状物体比较常见,而刺状物体对肠道等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1]。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掌握,掌握异物的形状、位置、长径等相关信息,并根据遇到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并发症出现情况,本试验主要分析MSCT在诊断消化道异物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62例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异物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8∶34,年龄上限83岁,下限16岁,年龄均值为(48.5±3.5)岁。所选患者中52例患者由消化内镜检查发现,10例患者为手术取出证实,在入院之后,患者存在恶心、呕吐、发热等多种不良症状,发病时间在4h~1周不等,发病均值时间(4.8±0.5)d。选择标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精神存在异常;资料缺失。

1.2 方法

使用Siemens Definition AS+128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均告知检查方面注意事项等内容,禁食禁水等禁忌。扫描时,患者为仰卧位,屏气一次,扫描的范围从胸廓入口起到耻骨联合位置,扫描层厚5mm,层间隔5mm,电压120KV,矩阵512×512,视野300~375mm,扫描完成之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重建,在重建中,主要采取冠状位、矢状位进行重建,并对图像进行上传,选择本院专业的影像学医师对检查图像进行判断和观察。

1.3 评价标准

在检查中,观察消化道异物的情况以及螺旋检查的表现,分析异物的全面信息。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检查中发现,异物位置

食道25例(颈胸段20例,下段5例),胃7例(胃底2例,胃窦部5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20例,结肠7例。

2.2 消化道异物形状

刺状51例(鱼刺28例,钉子2例,铁丝1例、枣核20例),团状11例(结石5例,硬币4例,粪石2例)。

2.3 刺状

最长9.5cm,最短1.5cm,团状物中最长4.6cm最短1.3cm,刺状物与消化道管腔垂直例数49例,2例患者为平行。

2.4 异物性质

金属7例,非金属55例,在CT检查中,均检出,鱼刺表现为条状或者叉状,呈现出高密度影;钉子、铁丝、硬币、粪石等为高密度影;枣核两边尖锐,为梭形,中间密度较低,量表密度较高。

2.5 消化道异物的周围结构

异物周围结构继发改变患者有51例,(1)穿孔:食道上段、下段枣核出现穿孔,存在间隙感染;胃底鱼刺穿孔出现周围结构感染和粘连;小肠枣核穿孔伴腹腔脂肪间隙浑浊。(2)梗阻:小肠枣核伴肠梗阻5例;小肠结石性肠梗阻4例。(3)嵌顿、水肿:胃窦部枣核伴嵌顿、胃壁水肿2例。

3 讨论

消化道异物主要是因为误吞所致,多出现在儿童阶段,成年人也会出现,刺状物、团状物是消化道异物的常见类型,体积较小的异物身体能够自行排出,但是较大异物会在身体中运动,在运动中,对消化道以及身体组织会产生损伤,特别是刺状物体,增加胃穿孔等疾病出现可能性。在治疗时,需要选择内镜或者手术进行治疗,当然在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消化道中的异物进行详细检查,观察异物的形态、长短、走向等信息,为治疗工作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指导性的资料,降低治疗难度。在检查消化道异物中,影像学方法最为常见,包括超声、X线、腹部平片、多层螺旋CT等,其中超声无创,对患者没有负面伤害,操作上也比较简单,X线检查也是诊断消化道异物的主要方法,腹部平片主要显示腹部异物的相关信息[2]。在临床检查中发现,X线、超声检查等方法在诊断中,容易出现假阳性,增加诊断失误出现的情况。内镜检查准确度较高,而且取出异物也比较方便,但是作为侵入性操作,对患者的消化道黏膜会造成创伤,所以在操作上对医师的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有一定治疗难度。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优势明显,检查中能够连续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比较清晰,获取到比较全面的图像信息,检查之后能进行重建,及时发现消化道中的异物,以及异物导致的穿孔等,确定脏器与其周围组织的相关情况,在检查异物肠梗阻中,也能迅速找到梗阻的部位,对治疗的指导具有较大的价值,在检查消化道异物中,价值较高[3]。食道异物患者,不良情况出现紧急,需要快速进行检查和治疗,人体结构中,食管横径前后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大径面多出现在冠状位,在胸部扫描时,能进行准确的检查,满足检查的相关需要。而胃肠道异物相对来说,处理工作比较复杂,胃肠道与腹腔联系紧密,在多层螺旋CT检查后,要做好图像的相应处理,根据所得到资料进行治疗,在CT检查中发现,胃底鱼刺穿孔再加上周围结构感染,在CT平扫连续层面检查中,只观察到连续高密度影,在处理之后,矢状位观察呈现出条状密度影,对于胃肠道患者来说,在口服对比剂之后,对高密度影具有一定的掩盖性,在检查中,腹部疼痛患者服用对比剂后,异物的密度与对比剂密度差距较小,调整窗宽,异物情况才能清晰地显示。

消化道异物中,较小的异物能自行排出,患者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横跨或者斜跨食道、胃肠道壁嵌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在本次研究中,误食患者刺状物的直径大于1.4cm,所以患者会出现咽喉部不适应症状,而异物停留在食管壁会出现不同程度水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间隙感染情况;出现在食道中段刺状异物容易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4]。

胃肠道异物在消化道的运行中,需要的时间存在差异,临床表现中,有急性也有慢性,在症状出现时间上如果晚于食道异物,那么患者的不良症状与异物误食关联较小,会出现咳痰、咳嗽、发热等症状,出现腹痛,在检查中,也需要排除阑尾炎,鱼刺异物导致患者出现腹腔炎性包块,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询问,确定是否为鱼刺导致穿孔的出现。刺状物穿孔一般在异物滞留部位或者邻近部位,多出现在胃壁或者肠壁,有少量气体聚集的情况[5]。多层螺旋CT检查胃肠道异物,能快速发现异物的征象,间接征象表现为水肿,结构紊乱,腹腔出现游离气体等情况,结构出现模糊的炎性改变,在本次检查中,枣核导致小肠管壁变厚,对患者的胃肠功能造成阻碍,出现肠管扩张情况,结构出现模糊的炎性改变,在本次检查中,枣核导致小肠管壁变厚,对患者的胃肠功能造成阻碍,出现肠管扩张情况。但是在检查中,需要与腹腔淋巴结、静脉石、药片等进行区分[6]。

多层螺旋CT检查能发现细小的消化道物体,检查优势明显,在检查过程中,能对检查的参数等进行相关的调整,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在检查完成之后,利用重建技术,就能得到异物的相关情况,直观的了解到消化道异物异物对脏器以及周围的影响,实现对消化道异物的检查,为治疗工作的进行提供更便利条件[7]。多层螺旋CT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检查的安全度较高,得到结果的速度也比较快,能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尽早进行治疗,对消化道异物引起的并发症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8]。

总的来说,多层螺旋CT在检查消化道异物中,价值较高,能对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走向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工作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出影像学检查的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枣核食道异物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玫瑰花茶饮 可缓解胃食道逆流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透明帽在老年人食管枣核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老鼠们的枣核
琢磨《枣核》中的几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