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医疗健康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0-12-15张宾
张宾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截至2018年,全省拥有4638万农村常住人口,位居全国首位。农村的卫生医疗服务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在2020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农村卫生健康服务。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而“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我国居民生活的各个细分领域。在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方面,“互联网+”也释放出了巨大的积极功能。2018年底,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检验检查结果可在线查询、异地就医结算更加方便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1 “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医疗健康中存在的问题
1.1 河南省农村居民掌握互联网技术素养水平有待提升
河南省农村的整体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十一五”期间开展的“村村通”工程有了飞速提升。但另一方面,河南省农村居民互联网用户占河南省网民总人数整体结构比例仍然较小,据《2018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18年,河南省城镇网民为5935万人,其中农村网民2606万人,占比只有30.5%。同时,阻碍“互联网+医疗健康”在河南省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居民整体互联网技术素养水平相对薄弱,意识相对传统封闭,既不能够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引起足够重视,也不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
1.2 “互联网+医疗”对于河南省农村居民患者的就医甄别能力提出考验
互联网海量的推广信息造成农村居民患者在网络平台选择甄别医院和医生的困难加大。农村环境相对闭塞,网络平台中推广的医院良莠不齐,农村患者无法有效的辨别互联网医院医疗资质、医生职业背景的真实性和信誉度。2016年“莆田系”医院曝光以及百度搜索对于互联网医疗实施“竞价排名”问题都说明了上述问题。
1.3 河南省“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系统缺乏整合
各种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设备如果不能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会影响进一步的健康诊断效率。但农村相对于城市在上述诸多方面还存着不少差距,信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设备标准有待统一。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底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强调要“实现与省统一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联通,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和共享。”
1.4 互联网时代的农村青年群体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
传统的农村居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广大农村青年网民特别是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不少人每天面对手机和电脑屏幕的时间甚至超过8-9个小时,由此引发的熬夜、点外卖、缺乏运动、不规律饮食和作息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对年轻人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 “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医疗健康问题的对策
2.1 构建“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在传统技术环境下,农村居民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信息的收集难度较大,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健康管理技术相结合,便于及时采集和处理个人健康数据,从而对人体各项健康动态予以提前预告、较早介入、科学诊断,形成良性的监测和治疗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互联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的应用技术开发应朝着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模式方向发展。“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的应用应结合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多个侧面,将健康数据监测、休闲运动管理、科学膳食管理、健康睡眠管理、医疗诊断服务等领域纳入其中,提供一整套科学健康的“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功能服务。
在主要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中,首先要关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作用。2018年我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手机用户已跃升至84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3%。各种手机应用软件成为平时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深刻的改变了农村居民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和效率,如微信运动帮助广大农村居民实时监测自己每天的运动量。其次,还要重视智能穿戴技术,当前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集中在运动健康领域,将智能化设计融入日常穿戴的手表、眼镜、鞋帽当中。今后的智能穿戴技术应更加关注医疗服务领域,这势必推动许多传统的医药企业由产品的生产导向转型为服务的市场导向。最后,在推进农村居民医疗健康转型过程中,还要重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服务,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有效的解决河南省农村各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许多忙碌于劳作而无暇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的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移动终端分析,对自身健康信号发出预警及时进行诊疗。而人工智能系统也将在医疗检查、辅助诊疗、智能导医、患者监护和陪护等领域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2.2 普及“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文化教育
生活价值观规定了“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人应该怎样生活”,个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有赖于绿色健康的生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则是由一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伦理规范等要素所构成的内容结构体系。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改善离不开在农村社区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与贯彻。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河南省农村居民在满足家庭成员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还要注重家庭生活方式对成员个体的影响作用。农村家庭首先要塑造“互联网+”背景下的科学健康、绿色和谐的生活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家庭成员的彼此协调。其次,要鼓励家庭成员积极认同,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和接受。在年轻家庭中,父亲母亲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会对下一代产生重大影响,榜样的力量在健康生活的价值观贯彻倡导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最后,年轻一代是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忠实拥笃,他们比农村长辈拥有更强烈的新事物体验欲和更丰富的互联网知识,有义务为家庭中不了解不熟悉互联网的农村长辈去宣传普及“互联网+”知识,帮助家庭成员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和服务去转变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
社会方面,要全力河南省农村广大地区塑造有力的社会条件,构建和普及“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的理念文化。农村各地区要在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信息行业发展水平,关注农村居民医疗健康转型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繁荣互联网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互联网+农村医疗健康”的文化创建和管理,落实各项信息惠民政策,把握正确社会舆论导向,推动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迈向更高层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