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牧民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
——以青海省共和县为例
2020-12-15更桑卓玛李倩倩更桑多杰
更桑卓玛,李倩倩,更桑多杰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少数民族由于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经济和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社会保障薄弱,以及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广泛地执行等问题,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从而造成居家养老问题更为严重。笔者重点了解了青海省海南共和县藏族牧民养老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试图结合青海藏族特色与地域特点以及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依托的传统保障模式,探究青海共和藏族牧民居家养老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海南共和县牧民居家养老现状
青海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并率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开展农村牧区散居困难老人“代养服务”试点工作。共和县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藏区人口较聚集、畜牧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其中藏族人口超过全县总人口一半,约占54.9%。
社会经济使牧民的人均寿命延长,但其生育率却不断下降,这使牧民家庭人口结构朝“四二一”,甚至“四二二”方向发展,即一对夫妻要担任赡养四位老人,抚养一个或两个孩子的重担,结果导致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藏区牧民的收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依托高原天然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如青海湖),也有的通过学习技术赚取收入,还有的选择外出打工挣钱。从而导致了藏区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多,藏族牧民养老问题更为凸显。
2 海南共和藏族牧民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第一,人口老龄化问题进入白热化状态,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居家养老模式俨然成为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同时也符合党和国家发展老龄事业、关注民生的方针和政策。
第二,居家养老模式与藏族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相适应。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藏区大多数老年人在晚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庭,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另外,居家养老模式使老年人跟子女一起居住,满足了儿女尽孝的愿望。
第三,减轻绝大多数年轻家庭的负担。在传统藏族家庭中,虽然老人并不是主要的劳动力承担着,但在整个家庭中具有很高权威,在家庭内部事宜都有重大决策权。更重要的是,老人对于本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其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与本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牧民居家养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 海南共和藏族牧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根据共和县藏族牧民居家养老的现状,笔者发现在优化养老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受传统观念的约束
藏族几乎全民信教,藏传佛教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现实功用都对藏族社会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4]。藏文化崇尚敬老、爱老和养老,认为赡养老年人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牧区老年人养老的惯例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因此,被送到养老院的老年人从内心上认定他们是被子女抛弃的,从此给子女贴上“不孝”的标签,这使老人对养老机构很排斥。加上牧区人口居住分散,聚集程度较低,邻里之间沟通交流次数少,对家人的依赖程度较高。
3.2 牧区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牧民家庭的子女在非养殖流动中逐步走向城市,久而久之,形成老年人滞留现象,这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对牧区的大部分老年人而言,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只能靠子女的经济支持来维持生计。尽管子女在道德和法律上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这种靠传统美德、亲情维系的家庭养老观念逐渐变得淡薄。一旦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就会出现许多棘手的问题。
3.3 牧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
藏区社会养老保障建设起步晚,经济支撑不足,致使地区养老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老机构不健全。目前,对共和县而言,牧区公立养老机构数量有限,入院条件高,而民营养老机构存在规模小、住宿条件陈旧简陋、设施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很多养老院还存在运营亏损、无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
医疗保障不全面。在牧区,整个村落的就医环境非常恶劣,设备不齐,药品种类少,能治疗的疾病种类不多,医生大多都是赤脚医生出身,医术水平十分有限。对牧区老年人而言,养老并不是与生理年龄相关的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无力照顾自己的问题,而是“医疗保障”的问题。生病是他们最担心的。健全的医疗保障能够使老年牧民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养老问题也相对有了保障。另外,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牧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比较困难,经济问题使参保率较低。如果仅拿养老谈及养老,无法准确把握问题的重点,也无法解决问题的转化和互动。
第三,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在牧区,信息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又受语言不通的影响,牧区老年人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牧区老年人对养老保障制度的知晓率低,养老保险意识薄弱,“花钱买保障”的消费习惯和生活理念还处于没有定型的阶段。
第四,牧区的大部分老年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大部分主要依靠土地收入。随着藏区退耕还林、退耕换草政策的实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兴起,大量的土地被占用,使得人均占地面积不断减少。失去土地依赖的牧民抵御养老风险能力较差。
4 共和藏族牧民家庭养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牧民的养老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个人家庭和睦,更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如下相应的对策:
4.1 转变传统观念,更新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能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及生活上的照料,有利于家庭和睦和构建和谐的“青-老”关系,但也无形中强化了老年人对子女照顾和赡养的期望值,淡化了老年人参与社会养老的意识。在牧区,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在经济条件差,自己难以养老或无子女赡养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养老机构。
在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老年人应该从过去传统的养老思维方式中走出来,接受科学合理的养老观念——“独立养老”,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老龄化社会对个人养老的挑战。独立养老”更加强调老年人从思想、精神等方面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它是涵盖了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服务、个人自理及社区援助的新型养老模式。笔者认为,在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子女养老负担重的情形下,推进独立型养老势在必行。
4.2 强化牧区现代化居家养老功能
从目前共和县的发展状况来看,家庭养老方式依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引导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一是强化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和功能,加强孝道的思想道德教育,重塑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意识;二是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让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三是加强地方立法,由老年人、赡养人共同签订并受一定监督机制约束的赡养协议书,保证家庭养老长期存在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同时加入新的养老理念,增强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有针对性地提供养老服务项目,除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之外,要给予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艺休闲活动等服务。努力营造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闲暇的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促进牧区老年人的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
4.3 建立健全牧区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的藏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必须走多层次、多渠道的道路。第一,提高牧民对政策的理解。目前,大多数牧民对养老保障政策产生诸多疑问且缺乏信任,对国家制度反应迟钝。政府应持续发挥主导作用,对牧民养老政策加大宣传资金与技术投入。此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做调查研究,抓住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实现政策的精准到位。
第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是藏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建议每个村至少建立一个由专业人员组建的医疗机构,为村里的老年人诊断和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并在价格上提供相应的优惠。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些县级以上的医护团队定期深入牧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村落进行医疗服务。
第三,依托宗教文化,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一方面,藏族牧区老年人在传承宗教文化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还未老,仍能“老有所为”。政府可以组建一支专门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民间艺术队,从事民族工艺品制作和技能的传授,这样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又可以防止传统技艺的失传。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老年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权威性,协助工作人员推广实施法令法规,增强自己所在社区广大牧民同胞们的参保意识和养老风险意识。
5 结语
藏区牧民养老保障关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并顺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深刻认识牧民的生活习俗、宗教文化信仰,以及牧业生产方式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实现牧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