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探析

2020-12-15高宏伟吴光宇包永红付江峰赵晓东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4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院校

高宏伟 吴光宇 包永红 付江峰 赵晓东(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相关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有效的合作模式,是将教育行业和企业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合作桥梁的重要途径,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实用性以及实效性。高职院校在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素质人才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策略,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教育行业发展提供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能量和人才。

随着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更新,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和领域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积极完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做贡献、培养人才链的任务。但不可否认,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的适应社会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校企合作的模式仍需进行适当的改进结构,也需要改善目前的状态,加强教学质量,将体制机制发挥的更加明显。因此,针对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本文将做出深入的剖析。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出现的问题

(一)不能有效保持校企双方利益平衡

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两个机构共同合作,必须要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有机的系统模式和相互关系。但两种机构目前都在不断努力、各自发展,如果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那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关系就会产生不平衡状态。这样的不平衡状态是妨碍校企合作的因素,会导致合作困难,彼此的利益皆受损。因此,在校企合作活动中,仍然要保障双方的利益,不能让企业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却得到很少的回报。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学校却在相当程度上压力较小。这样校企合作会因为体制机制的不完善,而产生很严重的不平衡感,进而影响校企的下一步合作[1]。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就会面临很严重的危机,也无法达到产教融合的目的,严重妨碍了教育行业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友好联系,不利于学生从学校走进企业的顺畅性。

其实在校企合作中,无论是企业或者学校,都认为自己在该次合作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且付出了更多心血,投入了更多资金。也都认为对于学生的培养,自己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与成就。一般来讲,校方付出的成本主要是关于教育技能的培养等,而企业则是在投入实物资源和资金方面占主要地位,双方认为自己的成本比另一方大,其实对于这样的想法也情有可原。但由于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彼此之间的成本类别不同,投入的精力和钱财也无法估量,两方之间又没有一个合理合适的换算公式,所以才导致双方之间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冲突,这也成为妨碍校企合作利益分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关于职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合作的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社会型人才,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进而决定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规律,所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要根据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样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才质量和就业导向。所以,如何解决适应企业发展的社会和实用性人才,就成为目前解决的重要问题。

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和办学的基础上,往往缺乏一些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所以在一些校企合作中会表现的更加主动热情,但不稳定的校企合作中,往往会让学校的人才无处可去,从而不能很好地向企业输送人才。此外,还缺乏政府方面的联系,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加以牢固。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培养对接产业链的人才,积极调整专业动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产业的要求不断更新,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社会适应性、素质要求以及技术要求,因而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就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模式,难以满足企业的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积极培养出适合现代经济转型的人才,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上,一定要积极主动地与产业链靠拢,随着产业转型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修复或者重组,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企业的人才。比如,优化产业课程设置、完善合作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的导向等[2]。

所以,这就对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要更加努力,对于自己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要提出新型的方案,但这其中的转变离不开社会企业的帮助。因此,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将培养前和培养后两个阶段放任给对方,而是要相互交流,通过彼此的要求和需要,来促进对方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还是工作后的继续教育,都需要学校和企业两方的共同努力与交流,积极调整专业动态,也接受企业方的及时反馈,才能更加巩固校企之间的合作。

(二)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优化专业课程方案

产业不断发展往往伴随着转型升级,必然会对人才的数量、类型甚至是技能的需求产生相应变化,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院校教育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之间的匹配程度。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区域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或者是对已有的专业进行修复重组。此外,专业的设置和修复一定要考虑经济相关产业的现状发展和需求情况,同时要避免社会所不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以防止产生学校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不对口的情况。

优化专业课程方案,也离不开校方和企业两方的信息和支持。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优化专业课程的要求,使学校根据要求有目的和有意识的进行改编课程,而学校则通过改变课程来更好地适应合作企业的要求,从而提升教育人才和企业需求人才之间的匹配度,不仅使学生从校园进入企业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融洽,还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为学校创造更好地声望和生源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3]。

(三)构造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

为了保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友好关系,一定要从满足双方的利润诉求作为出发点,同时合作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根本依据,将互利合作、共同进步作为长期发展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之间的有效性和深入融合。总而言之,校企之间的友好合作能否长期维持下去,并且达到深度融合的程度,一定要有合作的体制机制,作为要求双方资源的完美契合,使利益能够平等的分配到两个机构中,才能建立稳定而有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4]。

互利共赢永远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和最合适的体制机制,除了在利益方面能够平等分配,还能够通过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来维持校企之间合作的稳定性,是双方之间友好合作,能够长期有效维持下去,并且达到深度融合的最终目的。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默契,为以后学生培养和企业岗位供应创造更好地条件,积累更多的经验。

■结语

综上所言,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企业转型以及企业需求的人才类型,积极地转换自己的课程设置标准和方向,与合作企业达到良好而深入的校企融合,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让学校和企业在相当程度上维持彼此之间的利益平衡。当然,校企合作真正的桥梁,离不开良好的体制机制,将合作共赢放在首位,不仅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建设及发展,还能够为合作企业提供需要的人才,促进各自的发展和长久合作。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育人研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无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当前最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人才培养中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和企业要在一定程度上将合作共赢放在首位,深入坚持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模式及方案,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学校和企业得到彼此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院校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