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企业产品成本控制途径*

2020-12-15

中国食用菌 2020年4期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冷链食用菌

王 萍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财税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食用菌冷链物流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食用菌产品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冷链物流对生鲜食用菌产品的消费刺激作用十分明显[1],但随之带来是食用菌产品的整体成本上升,如何有效控制冷链物流环境下的食用菌产品成本,成为了食用菌企业必需面对的问题。

1 食用菌企业产品产前成本控制

产前成本主要是对食用菌产品的品牌定位及产品设计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加工工艺设计费等[2]。对这部分的控制需要严格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在食用菌产品生产前就提前预见这些成本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特别是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生产加工管理费用等,直接决定了未来食用菌产品生产出来后的总成本高低。

1.1 冷链物流下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食用菌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食用菌成品、半成品等主要原材料;食用菌产品生产加工所必需的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等辅助材料;水浸、盐浸产品的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等;生产线所需要的修理维护备品备件、燃料油料等;运输费、装卸搬运费、保险费、冷藏仓储费、损耗等与冷链物流运输相关费用。

食用菌成品和半成品原材料的采购可以分为生产企业招标采购、供应商采购、批发市场采购、农业合作社采购等多种方式。招标采购方式一般适合于比较大批量的食用菌采购,对招标的价格和品质要求在招标计划中要仔细列出,而且要明确供货方式和运输费用。

供应商采购则是食用菌常见的批量采购方式,多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或长期从事食用菌贸易的中间商、代理商来完成采购任务,采购成本的高低需要根据实际市场价格变化。

批发市场和农业合作社采购方式是传统的食用菌采购方式。大批发市场直接采购适用于小批量、补货等临时性采购,需求量不可能太大,采购品种也要与当地主产食用菌品种一致,否则会使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而农业合作社的采购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一些有食用菌栽培基础的地区成立的各种农业合作社,将本地区打造成食用菌栽培基地[3]。食用菌企业在农业合作社采购的价格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处理方式是商定一个固定价格,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化,食用菌企业按这个固定价格收购农户收获的食用菌,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由企业来承担。这种合作社为采购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集中在一个地方完成批量采购,就近取材,大幅降低采购运输成本。

1.2 生产加工工艺设计费

传统的食用菌干制品采用的是自然日晒、风干等方式进行处理,虽然成本很低,但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就没办法晒干,而且得到的成品含水量参差不齐,且含有在自然环境中的尘土、砂石等杂质,故很难控制品质。如果采用热风干燥或烘烤技术则不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随时可以进行生产,而且避免了日晒风干产品含水量和品质难以控制的问题,可以按时交货,在食用菌出口贸易时这类产品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先进的食用菌生产工艺也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如冻干松茸片,采用了冷冻干燥工艺和真空包装,生产加工中的冻结和升华干燥工艺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食用菌冻干产品,这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在价格上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从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拉低了食用菌的生产成本[4]。因此,创新的生产工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食用菌企业在生产前期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增加一些成本是值得的。

2 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成本控制

2.1 温湿度监控成本控制

冷链物流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控制,因此需要对整个物流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而全程监控系统首先需要进行温湿度数据的采集,一般都通过各种温湿度传感器来采集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由于需要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中使用,因此使用数量庞大,如何选择采集硬件设备和温湿度传感器成为了成本控制的关键。

根据传感器的测温原理及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可以选择3种温度传感器: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温度传感器[5]。

根据食用菌企业所需要冷链物流环境信息的温度测量要求,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由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和综合适应能力比较广,一般都需要选用非接触式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目的是为了对食用菌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适应食用菌生产和物流等多种环境下对信息测量精度、测量范围等多方面的要求。

当然也可以单独选择温度或湿度传感器。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可选择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这两类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热接触性好、容易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进行温度测量。常见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有热膨胀式温度计、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检测环境的温度也比较真实,但感知环境温度慢、传感器时滞现象明显。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利用热辐射交换的原理,通过检测被测对象体内放出的红外线达到温度测量的目的,无需接触即可测量温度。优点是可以测量运动物体温度和温度变化迅速的物体的温度。缺点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适用于特殊测温需求的场合。

2.2 冷链物流自动识别系统的成本控制

对于食用菌的冷链物流来说,自动识别系统的作用也是为了全程监控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的需要。这种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选择及其配套的硬件设备共同完成对冷链物流下食用菌产品信息的采集。一般来说,食用菌产品信息的自动识别技术有条码或二维码识别、磁卡识别、IC卡识别和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6]。其中RFID技术近年来因其价格合理,性能优越而倍受青睐。

从成本控制角度来说,虽然条码或二维码的使用成本更低,但这种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其承载的信息是公开的,谁都可以扫描获取食用菌产品的信息,容易引起信息泄露而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条码或二维码需要有专门的扫描设备来获取信息,比如我们常用的手机扫描,物流供应链上则一般使用专门的手持式和固定式扫描枪;还有就是条码或二维码需要在一个平整的条件下才能被准确识别,一些产品的条码或二维码标签很容易在物流运输时破损,特别是在冷链物流的低温潮湿环境下更容易被污和损坏。因此,虽然条码或二维码标签几乎没有什么使用成本,但因为其自身技术的缺陷,近年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RFID技术,一个射频标签的生产成本约为0.1元/个,即使算上折旧费用、安装人工费用和知识产权费,也不会超过0.5元/个。但由于其不受使用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也不怕污损,不需要专门的识别设备,不用接触就可以通过一定频率的射频进行识别,没有接收卡和密码就不可能获取识别信息,因此安全性很高,在目前食用菌冷链物流环境下,是比较理想的产品信息低成本识别解决方案。

3 结论

食用菌冷链物流虽然增加了食用菌产品的总成本,但却延长了食用菌产品的保持期并保证品质,因此冷链物流也越来越多地被食用菌企业所认可,近年来发展势头一直很好。冷链物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可以通过食用菌企业内部的管控来降低。从食用菌企业产品的产前成本控制和冷链物流监控成本控制的角度,讨论了冷链物流环境下食用菌产品的成本控制问题,以降低冷链物流环境下的食用菌产品成本,为食用菌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温度传感器冷链食用菌
基于HSIC的日光温室温度传感器优化配置策略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微机电系统温度传感器研究进展及产业现状综述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浅谈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