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事珥》中香菇栽培史的价值考述*

2020-12-15李苗苗

中国食用菌 2020年4期
关键词:香菇人工栽培

李苗苗,张 迪

(1.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2.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香菇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干品含蛋白质13 g、脂肪1.8 g、碳水化合物54 g、粗纤维7.8 g[1]。香菇还含有抗肿瘤成分香菇多糖。明代魏濬所写的《西事珥》中详细描写了他的家乡松溪县当地的香菇栽培方法,这本书是现代社会所保存的描写香菇栽培技术最为全面的一本书,而且本书并不只介绍香菇栽培技术,还详细的叙述了香菇栽培技术给当地的经济贸易所带来的很大的改变,首次描写了古代社会经贸关系。书中也记载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偷盗的手段来获取香菇的方法和手段,本书对于现代社会香菇的生长栽培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1 《西事珥》概述

魏濬字禹卿,号苍水,属于福建松溪人。在他的一生中。有十几部著作,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西事珥》,这些作品经过时代的洗礼仍旧流传下来。《西事珥》的内容是作者在广西期间的所见所闻并经过进一步的修订之后所写成的著作,但是本书具体的完成日期却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根据作者的生平做官经历可以得知,作者曾经在山西任广西提学金事[2],时间上推断可以看出这本书可能是作者在广西任官期间所写的。虽然这本书的具体写成日期仍旧不明确,但是根据历史的简要记载可以看出这本书应当是在万历后期所写。

通过对《西事珥》中“越骆之菌”的部分进行了翻译,“香菌,又叫做香草,大多数生长在广东一带。这种物质都是土地上自然生长的,带有土地的香气,所以这种物质吃起来口感不太好。我的家乡位于福建和浙江的交界地处,此地自然条件比较好。因此,同乡之中有人专门从事人工栽培香菇的工作,主要的栽培方法就是先进入深山,然后选择一些树木比较挺拔且比较粗大的树木,将其砍倒之后用斧子在树干上精心的修饰,之后再用厚厚的树叶将其覆盖上,经过3年时间后覆盖的树叶就会全部烂光在树干上,在这种状况之下,香菇就开始不断地生长出现,长到第五年,或者是第6年的时候,香菇就开始大批量的生长,到第九年或者第十年的时候,树干上就不会再有香菇长出来了。绝大多数的香菇栽培者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去采摘香菇,然后卖给外界的商人。香菇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在天上打雷的时候才开始生长,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在冬至之后去香菇养殖场敲打树干的两端,等到香菇在12月份长出来之后就把香菇偷走,我曾经见过像斗笠一样大小的香菇生长出来”。

2 《西事珥》中香菇栽培史的内容价值考述

魏濬的家乡松溪县确实是位于香菇种植地,因此他在文中所详细描述的香菇种植史确实是自己在家乡中经历的生活。这本书中详细的描述了在那个时代下香菇的栽培技术,也提到了在香菇的栽培过程中一些人的一些不法行为。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明代香菇栽培史来看,魏濬书中记录香菇栽培事实是最为详细的。在这个历史时期也有其它书中描写香菇栽培史,例如《广东通志》中可能存在更加详细的香菇栽培技术记载,但是经过查证之后发现这些内容可能是间接的引用其他作者的文章[3]。总而言之不能证明当时的那个地区存在香菇栽培活动。进一步查证明代的香菇栽培史可以发现,有很多详细的史料都可以证明香菇栽培确实存在,但是广东地区却没有辅助材料可以证明香菇栽培活动的存在。

参考康熙时期的一些其他的典籍可以发现,清代初期的广东地区确实存在着香菇栽培活动,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滞后性,很多作者并没有把它详细的记载下来。据此可以推断出广东的香菇栽培活动应当可以查证到明朝末期,只是由于当时香菇栽培的规模非常的小,很多人并未太过注意,因此,许多的文本记录者就没有把其详细的记录下来。

3 《西事珥》中香菇栽培史的技术价值考述

3.1 技术层面

魏濬描述的关于当地人所选择的树木的大小、粗细的方法记录非常详细,根据魏濬所写书中明确到大多数的香菇栽培者所挑选的都是一些形状粗大的树木,树木里面的养分比较多,香菇才能以此为养料生长的更快更好,因此,大多数的香菇的生产周期能达到九年甚至更久。

3.2 采摘时间的角度

从采摘时间的角度上来分析,大多数的香菇栽培者采摘的都是冬菇,香菇栽培者会等其自然生长成熟后再采摘。但是很多香菇偷盗者却利用人工技术来提前采摘香菇,在魏濬写这些文章时,以人工手段来偷盗香菇的方法已经被很多人所普遍认知,这种偷盗方法已经不是什么秘籍了。但是有一点需要进行推敲,当地的香菇栽培者起初是不懂得人工催熟香菇技术,还是懂得却没有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详细的应用,是下一步值得去考究的问题[4]。其实早在南宋嘉定时期就已经详细地记载了香菇栽培的人工惊蕈技术,也详细的记录了这个技术的操作步骤。但是经过对文章的详细研究之后发现,此项人工惊蕈技术是在自然惊雷之外的一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香菇产量的补充手段,但是这种补充手段在当地居民栽培香菇的过程中应用的非常罕见。根据作者在书中所述,当地大多数的香菇栽培者都是在等待自然的雷惊过程,这种等待的过程已经成为当地香菇栽培者的常态。但是在漫长的香菇栽培过程中,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因为香菇生长的懒惰性而无法生产出现出香菇的现象。

以香菇栽培为主业的大多数的当地香菇栽培者难道会不知道人工惊蕈技术更加有利于香菇的生长。香菇生产技术发展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代中国的地域十分的宽广而且人流分布不均匀,所以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局限性,出现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在不同的香菇栽培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栽培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有香菇栽培的地方都应当知晓人工惊蕈技术,或者是可以说明有一些香菇栽培者完全使用人工惊蕈技术,放弃自然雷惊来栽培香菇。就是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很多偷盗者才能够达到最终的不法目的,认为松溪一带的香菇栽培者是知道人工惊蕈技术能够有利于香菇的自然生长,但是大多数的香菇栽培者仍旧采用自然雷惊为主的方法来栽培香菇。

4 《西事珥》中香菇栽培史的贸易价值考述

魏濬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对香菇贸易的记载也有其独特的方法。在明朝以前很少有作者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会提到香菇栽培史,即使提到香菇栽培时也很少会注重贸易,但是在本书中,魏濬清楚的明确了松溪一带的当地香菇栽培者会把生产出来的香菇卖给浙江的商人,这也是非常史无前例的一种现象[5]。中国古代明朝时期商品经济逐渐地发展起来,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当地人的香菇栽培活动也会越来越活跃。从福建松溪到浙江地区,香菇栽培活动在不断的移动。当然,这也不是明代香菇栽培产物最终贸易传播的唯一方法和路径,但是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上来分析,现代浙江省湖州地区基本上可以与明代经济高速发达的江南地区对应起来,所以香菇货物在这一带广泛普遍的流转也是非常自然的。

浙江地区大多数都是一些丘陵,而且当地的树林土地资源非常的丰富。如果能够在当地开展香菇栽培活动,对于当地的荒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山区,这些地方大多都是种植一些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但是仅仅依靠种植这些农作物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如果能够在这些地方开展一些副业,比如说栽培香菇就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那个历史时期下,香菇生产活动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不可分割[6]。如果在当地大量的砍伐树木和开垦荒地来栽培香菇会对当地的土地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害,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导致当地的树木资源大量的浪费,也会降低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这种情况曾经在古代也发生过,曾经清朝后期的浙江人王魏胜在作序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当地的居民由于过度的开垦荒地就导致当地的菌类生产受到严重的危害,香菇生产活动随之灭绝。现代社会已经有了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这种新型的技术能够降低香菇生产过程中对树木的依赖性,对于维持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 结论

魏濬的书中关于香菇栽培技术有着详细的记录,这些记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站在辩证思考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魏濬在书中曾写广东香菇的样子不太美观,虽然各个不同地区人工出产的香菇在外观特性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分析可能是因为魏濬对自己家乡香菇的喜爱导致说法有一定的偏颇。其次,魏濬说家乡所出产的香菇非常的大,但是这并不表示当时栽培出的所有香菇的个头都是这个大小,书中所记载的香菇的大小是很难想象的,因此,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夸大成分。结合现代社会香菇栽培过程中的周期以及气候要求,不同的栽培条件会生产出不同类型和大小的香菇,所以必须要以思辨的角度来学习香菇栽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学习到书中好的香菇栽培技术和方法,应用到现代社会的香菇栽培过程中。

猜你喜欢

香菇人工栽培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香菇富集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人工“美颜”
香菇接种三招
人工制冷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