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柘城县辣椒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0-12-15田朝辉申爱民周海霞赵香梅张新岭

辣椒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柘城县朝天椒辣椒

徐 青 田朝辉 申爱民 周海霞 赵香梅 张新岭 陈 曼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郑州 450015)

河南省辣椒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自2018年7月开始,申报承担了助力柘城县(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服务柘城县辣椒产业发展。为做好河南省科技厅下达的此项工作,服务团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的深入调研,全面总结了当地辣椒的种植历史、种植规模、种植水平、种植模式、主栽品种及销售模式、市场行情、冷藏加工、发展前景等辣椒各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影响辣椒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科技助推当地辣椒产业发展。

1 柘城县辣椒产业现状

1.1 柘城县辣椒生产情况

1.1.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辣椒品质独特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地区西南部,惠济河中下游,属于淮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暖温带半温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秋多雨,6—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 944 h,年平均气温14.2 ℃,一般最高温度39 ℃,一般最低温度零下9 ℃。年平均降水量720 mm,无霜期约211 d。柘城县气候条件已通过河南省气象局气候品质优等级认证。朝天椒喜温暖气候,春季日照多有利于其植株生长,夏季雨量充沛可满足其开花坐果的需求,秋季日照充足则有利于干制辣椒的转色变红,而柘城县有长江以南地区不可比拟的气候条件,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朝天椒的种植。柘城朝天椒具有棵密果稠、色如樱桃、椒小味辣、醇香可口、抗旱稳产的优良品质,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药用和军工价值,加之经济效益好,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的青睐。

1.1.2 栽培历史悠久,形成规模化种植 柘城县辣椒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1976年,柘城县引进“日本枥木三樱椒”在慈圣镇宋屯、梁楼等村试种成功,随后在当地迅速推广开来。从1980—1990年的10年间,柘城县的慈圣、牛城、远襄、马集、起台、老王集、陈青集等十几个乡镇的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hm2。目前,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均有种植,其中以柘城北部和东部的慈圣、牛城、惠济、马集、陈青集、洪恩、起台等乡镇为重点。2010年以后已经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的种植格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7万hm2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近40%。经过40余年的发展,小小朝天椒已成为柘城富民强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1.1.3 品种类型及种植模式 簇生朝天椒类型主要有中小型的子弹头系列、三樱椒系列辣椒,柘城县以种植簇生三樱椒品种为主,如三樱8号、日本三樱椒、红满天、大角三樱椒、天宇3 号(从韩国引进)、天宇5 号(从韩国引进)、圣尼斯朝天椒(从美国引进)、早8号、超8号、柘辣919、北科918、椒哈哈、吨椒王、状元红、新一代等;子弹头系列的品种主要有高棵簇生子弹头、矮棵簇生子弹头(从三樱椒自然变异中选出的1个簇生椒新品系)。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高辣品种的需求,艳红、泰系918等单生朝天椒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

朝天椒的种植模式由当初的单一种植模式发展为目前的春椒、麦椒套种、蒜椒套种、麦茬椒、蒜茬椒、果椒套种、瓜椒套种、花生椒套种、玉米椒套种、小麦朝天椒玉米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其中麦茬椒模式约占60%。

1.2 柘城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1.2.1 辣椒生产基本情况 柘城朝天椒的播种时间在每年的2—3月。运用传统育苗技术,春茬朝天椒在2月中上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麦套椒2月下旬育苗,5月上中旬定植;麦茬椒3月下旬育苗,麦收后定植(采用集约化育苗技术育苗时间可以后延7 d左右)[1]。一般常规品种每667 m2需种子100~150 g,苗床面积10~12 m2;杂交品种25~50 g,苗床面积2.5~5.0 m2。春椒每667 m2定植7 500~8 000株,麦套椒每667 m2定植6 500~7 000株,麦茬椒每667 m2定植12 000~13 000株;从开花到成熟50~60 d,为提早上市,可以分批采收,麦茬椒成熟较晚,多整株收获。一般每667 m2鲜椒产量2 000~3 000 kg,或干椒产量300~600 kg,每667 m2均收益3 000元以上。全县年产干椒量12万t,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20亿元。

1.2.2 政府多措并举,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辣椒作为特色产业,政府在科研投入、品种繁育、种植技术、交易平台、仓储加工、延伸链条、环境优化等方面给予一系列引导和支持,大幅提高椒农的种植积极性。全县成立了辣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辣椒产业发展协会,出台了《柘城县辣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大力实施辣椒种植“百千万”工程。目前全县培育种椒专业村106个,建立千亩良种繁育基地8个,发展万亩辣椒绿色种植基地10个。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67万hm2,带动1.26万户贫困户脱贫。以辣椒为特色产业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也正在加快建设,以牛城乡为中心的集“产、销、研、旅”一体化的辣椒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

1.2.3 打造知名品牌,擦亮城市名片 围绕打造特色品牌,政府多次开展商标品牌知识培训,并在商丘市率先建立商标品牌指导站,为企业提供商标品牌全程服务。目前辣椒产业注册商标达到385个,商标品牌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为提高争创积极性,对获得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1999年9月,柘城县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2017年8月“柘城三樱椒”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12月柘城辣椒荣获中国“质量之光”年度十大魅力品牌;2017—2019年柘城连续3年成功举办第12~14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专家和媒体的一致好评。

1.2.4 市场活跃,辐射面广 坐落在县城北迎宾大道的国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柘城县辣椒大市场,占地20 hm2,入驻商户300多户,是全国最大的干椒交易市场。另外,在全县16个重点乡镇还建立了交易中心,形成了“1 + 16”的城乡市场互动网络销售体系,体系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安全规范。辣椒大市场交易辐射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全国辣椒进柘城,柘城辣椒卖全国”的交易格局,也确立了全国辣椒交易中心、集散地、价格风向标的重要地位。

同时,政府还采取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市场等模式,深入推进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形成了种子繁育、规模种植、冷链运输、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全链条发展,规划面积2.5 km2,总投资20亿元的中原国际辣椒大市场及农产品物流园区正在建设。县干辣椒期货交易已于2018年在中国证监会正式立项,这对于推动辣椒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2.5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条加长 2000年以来,政府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扶持发展了河南省白师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柘城县恒星食品有限公司、柘城县春海辣椒食品公司、河南辣德鲜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民营加工龙头企业。目前,柘城县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达26家。这些企业研发生产了辣椒油、辣椒酱、辣椒干、辣椒粉、鲜切椒等系列产品,实现了辣椒加工工艺由传统向先进适用技术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的跨越,增强了辣椒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现在年加工朝天椒10万多t,其中出口朝天椒产品1万t左右,出口创汇2 600多万美元。

1.2.6 大力实施科技兴椒、质量兴椒战略 柘城县积极培育研发适合本土生长、高产优质的品种。20世纪90年代就成功培育出了柘椒1~8号等优良新品种,创出了“豫柘三樱”的自主品牌。

2000年以来,集科研、繁育、推广、销售于一体,融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经营于一身,市场覆盖全国的现代种子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顺势而生。近10多年来,陆续培育出了三樱8号、红太阳10号、北科918、辣哈哈等大量优良品种,深受市场好评,也给广大椒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促进辣椒产业规范化生产,县市场监管局先后组织制定《柘城辣椒》《柘城辣椒生产技术规范》两项标准。2018年,柘城县人民政府、商丘师范学院、商丘科学院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邹学校院士科研团队共同建立的“河南省干制辣椒产业技术院士工作站”也正式获批。

2 柘城辣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辣椒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据了解,目前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呈下滑趋势,2015年种植面积仅为1.67万 hm2,部分椒农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了解原因主要是:①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家中缺少必要的劳动力;②辣椒生长周期较长,种植费工、费时、费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③销售信息不畅,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导致收益不稳定,挫伤了椒农的积极性;④由于部分椒农文化偏低,缺乏必要的栽培技术,新知识接受能力有限,没有规划,跟风种植,管理粗放,产量上不去;⑤朝天椒较抗旱不耐涝,受天气影响大,品质不宜把控,近年来辣椒病害增多,没有特效药,椒农无所适从。

2.2 基础排灌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柘城辣椒种植主要以机井灌溉为主,但机井仅有14 000多眼,井径50~80 cm,深度15~45 m,且机电配套不完善,分布不均,很多辣椒主栽区地块缺乏完善有效的排灌设施,无法应对干旱、突发暴雨等恶劣天气对辣椒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如2018年8月17~18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当地普降大到暴雨,低洼地块的辣椒受淹非常严重,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全县辣椒减产60%左右,受灾种植户5 000多户,受灾面积达1 066.7 hm2,多亏政府为农民购买的辣椒种植保险,为椒农及时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

2.3 品种退化严重,缺乏高品质辣椒品种

优良的品种是提高种植收益的关键。目前很多辣椒基地用种都是常规品种,由于朝天椒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为15%左右,常规种子经过多代种植以后没有及时提纯复壮,或由于土壤及自然条件引起品种种性退化或劣变,主要表现为株形松散、抗逆性差、易感染病害、椒果簇生变单生、果实变短或变长、椒果颜色变浅、辣度降低[2]、性状不整齐、商品质量差、产量降低;加之有的种子公司对种子质量把控不到位,品种混杂等原因,导致种植效益得不到保证。因此,目前急需组织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从事品种的提纯复壮,并多渠道多形式选育更多高产量、高辣度、高抗性,且利于机械化采收的新优品种来替代日本三樱椒和子弹头等老品种,以优良品种丰富辣椒种子市场,促进柘城辣椒产业发展。

2.4 先进种植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由于近年来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家中剩下老人及妇女儿童,他们缺乏必要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加之信息不畅,新知识、新技术更新缓慢,栽培技术整体相对落后。采用传统方法种植辣椒的农户占比大,导致辣椒病虫害严重,品质上不去,产量低,在科学施肥用药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施肥浇水不合理,乱用药物等管理不善造成减产或影响品质的情况时有发生。

2.5 精深加工能力较弱

目前,柘城县辣椒加工业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缺少辣椒精深加工的大型龙头企业,现多为进行辣椒粉、泡辣椒、油辣椒、发酵辣椒、辣椒风味食品等原料初级加工的企业,其规模偏小,加工设备相对简单,产品工艺流程落后,容易被复制,产品附加值偏低,加工带动能力不强。作为辣椒主产区,柘城县缺少生产辣椒碱、辣椒精、辣椒红色素等与“小辣椒、大产业”发展目标合拍的竞争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不完善,不紧密,导致辣椒产品开发利用不足,除了作为调料品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6 品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品牌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在推动品牌经济的同时,柘城辣椒产业也遇到瓶颈,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目前,企业品牌推广方式需要拓展,在网络推广、广告投入等方面需要加强;其次,企业商标品牌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全县有品牌300多个,但是需要更多有特色的叫得响的大品牌和品牌建设者,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一大关键问题。另外,柘城一些企业的商标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资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

3 对柘城县辣椒产业发展的建议

柘城县辣椒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成绩,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亮点,但在加快发展规模种植、品种培育、先进种植技术引进、基本设施建设、辣椒精深加工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降低生产成本

鉴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影响当地辣椒正常生产,大力发展机械化种植势在必行。机械化种植仅就采摘一项,每667 m2辣椒采摘人工成本在 700~1 000 元,而机械采收成本只有200 元左右[3],每667 m2节省至少500元人工成本,节约可观。而且在耕地、移栽、铺地面、施肥、打药、浇灌、采收等方面都可以机械替代人工,省时省力,经济高效。其次,柘城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发展产业机械化种植。

3.2 推进土地规模流转,鼓励发展规模种植

政府应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平台,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方位搞好服务,积极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同时,加快培育一大批实力强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规模种植。对于管理先进、规模大的基地,政府应大力宣传,在资金、技术、销售上予以大力支持,并组织参观交流取经,树典型形象。另外,对辣椒产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组织及个人进行重奖,调动各方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3.3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辣椒精深加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辣椒深加工企业,抓好辣椒加工项目建设,壮大辣椒产业集群。通过政府牵头,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合作,加强辣椒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积极实施龙头带动,不断开发辣椒深加工产品,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对骨干企业在融资、用地、税收等方面的扶持,鼓励龙头企业自主研发、联合研发,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拉长、加固辣椒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打通全产业链。

3.4 加快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河南省辣椒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河南省干制辣椒产业技术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服务平台的作用,搞好新品种及新技术的引进、展示及示范推广工作,积极探索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力度。尤其是在集约化育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灌溉、水肥一体化、机械化轻简技术的示范应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等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采用多种形式集中定点培训重点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以点带面,确保每户有技术明白人。深入各个乡镇的科技示范村,按照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时季节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切实解决椒农生产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

3.5 抓好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培育

调查发现,当地辣椒新优品种占比少,更新慢,自留比例大,品质退化,抗病能力及产量下降,推广普及新品种势在必行。政府应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对接,加强新品种研发和老品种提纯复壮,选育出适合柘城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良辣椒品种。

3.6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柘城县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旱涝保障能力弱,加之多年重茬种植,土壤潜藏病菌多,致使辣椒种植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剧,良种推广应用效率低,种植技术水平落后,抗灾减灾能力弱,辣椒产业效益降低。现阶段应实施工厂化温棚穴盘基质育苗,探索机械化种植技术,不断完善农田抗旱排涝设施,维护、维修田间路网管网,充分满足椒农的种植灌溉需求;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实现辣椒种植的远程控制、远程诊断、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调整优化土壤结构,推动辣椒产量和品质双提升。同时,在种子、化肥、工厂化穴盘育苗、机械化推广、烘干炕房上给予政策倾斜,营造适度宽松的发展环境。

3.7 加强品牌建设

在品牌建设方面,全县树立统一品牌,各企业在同一品牌下经营;积极扶持特色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生产经营形态;积极支持优势特色蔬菜基地开展“三品一标”申报和品牌创建。持续强化品牌宣传引导,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同时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品牌体系,拓宽宣传推广渠道,促进品牌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全县辣椒产业提档升级。

猜你喜欢

柘城县朝天椒辣椒
红晶朝天椒等5个小山椒品种在清镇市的引种表现
消失的朝天椒
辣椒也疯狂
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辣椒之争
拣辣椒
柘城县卫计委召开全县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迎检会
红红的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