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地区辣椒“肥水一体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0-07-14李丽平唐有万潘绍坤彭名超周雪梅帅正彬

辣椒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肥水辣椒配方

李丽平 唐有万 潘绍坤 向 娟 彭名超 周雪梅 帅正彬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成都 611130)

四川省常年辣椒播种面积11.2万hm2,仅次于萝卜和大白菜,居全省蔬菜面积第3位[1]。近年来四川盆地辣椒早春大棚生产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明显,有效缓解了四川春淡季辣椒的供应矛盾。但是生产上多数采用传统栽培模式,农药使用量大,灌溉技术粗放,水肥浪费严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部署,其主要目的就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控制灌溉用水,防止或者减少过度施肥和盲目施肥则是加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集成示范蔬菜肥水一体化,采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等技术,落地实施,增加菜农接受度。以实现蔬菜生产 “一控两减”,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成都地区蔬菜生产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辣椒材料为“蓉椒5号”,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选育,为早中熟线椒,适合在四川各主要辣椒产区早春栽培。

1.2 试验方法

1.2.1 对照及田间管理 本试验在成都市新都区绿乖乖家庭农场塑料大棚内进行。供试辣椒材料于3月下旬定植。定植厢面宽1 m,沟宽40 cm,双行种植,株距45 cm,行距50 cm。对照组按照当地常用模式施肥:辣椒定植前施用腐熟秸秆1 m3/667 m2、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80 kg/667 m2作为底肥,挂果期采用15-5-25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667 m2漫灌追肥1次。处理组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按需浇水,按照表4的方案进行追肥。根据病、虫、草害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防治,其余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每个小区面积222 m2,重复3次。

1.2.2 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按土壤中氮的利用率为土壤供给量的1/3、磷的利用率为土壤供给量的1/5、钾的利用率为土壤供给量的1/2进行计算。在辣椒定植前,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取土深度为0~30 cm,取土直径3.5 cm[3]。土壤样品送至四川农业大学进行分析检测。根据采集的土壤样品检测出的土壤肥力本底值,计算对应N、P、K的土壤供给量,计算公式为:

土壤供肥量=土壤容重×根系土壤体积×N/P2O5/ K2O含量×利用率

根据辣椒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确定各追肥时期N、P、K所占比例(表1)。

以辣椒产量1 000 kg/667 m2为目标,通过测土配方制定施肥方案。设3个处理,处理1为目标产量最低需肥量的2倍,其余处理依次为比处理1减施肥料30%和50%。试验设3个重复,每个处理面积222 m2。按每生产1 000 kg辣椒需从土壤中吸收N的量为5.19 kg,P2O5为1.07 kg、K2O为6.4 kg计算[4]。以此为标准,按以下公式计算最低需肥量: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供试辣椒各生育期的追肥量,并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进行追肥。对椒成熟时开始采收,之后每2 d采收1次,并统计各处理和对照自5月10日起,至6月30日止采收的辣椒商品果产量。

计算效益时涉及的肥料、农药和人工等均按试验点实际购买产品的市场价计算。本试验所施用的所有肥料、农药均为当地农民常用的国产产品。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检测结果

试验点土壤中N、P、K的含量均较高(表2),有效N含量为98.23 mg/kg,为辣椒最低需N量的49.23%;有效P的含量为79.16 mg/kg,为辣椒最低需P量的115.47%;速效K的含量为162.83 mg/kg,为辣椒最低需K量的99.27%。3种元素的含量均能满足辣椒生产底肥需求,故本试验中不施用底肥。

表2 土壤营养成分检测

2.2 测土配方施肥计算结果

将供试辣椒的目标产量定为1 000 kg/667 m2,根据需肥量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各处理在不同追肥时期的N、P、K追肥量(表3)。

表3 各处理不同追肥时期施肥方案

将N、P、K含量换算为化肥,各处理实际化肥施用量见表4。

2.3 产量及节水控肥分析

通过示范推广肥水一体化技术,较传统用肥量减少51.79%时,辣椒商品果产量与对照相当;较传统用肥量减少61.32%时,辣椒商品果产量比对照减产8.13%;较传统用肥量减少92.01%时,辣椒商品果产量比对照减产28.55%。由此可见,通过肥水一体化技术,可比传统漫灌施肥节约用肥51.79%以上,每667 m2可节约肥料成本约518元,较漫灌节水85.42%(表5)。同时,通过肥水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大棚内控草控湿,有效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辣椒生育期内,对照共计施用农药10次,3个处理组分别施用农药5次,每667 m2节约农药成本约120元;每667 m2节省除草、施肥和打药的人工成本约230元,每667 m2共计可节约成本868元(表 6)。

表4 各小区(222 m2)不同追肥时期实际化肥施用量

3 讨论

通过在试验点进行的土壤肥力检测结果发现,由于长期滥施化肥,土壤中肥力已严重失衡,有效P的含量已大量超标,严重影响了作物生长。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有效掌握土壤肥力情况和进行土壤改良工作,提高肥料利用率。

表5 辣椒“一控两减”产量及节水控肥分析

表6 辣椒“一控两减”节本效益计算

本试验初步筛选出了辣椒基于“测土配方、以产定肥”的减量施肥技术路径,通过肥水一体化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达到了辣椒早春大棚“一控两减”的生产目的,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本试验通过肥水一体化设施的示范应用,结合现场示范、技术培训等手段,增强企业、合作社和菜农“一控两减”的意识,提高对肥水一体化技术的优势的理解,促进成都市蔬菜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普及,有效缓解蔬菜生产水资源浪费严重、化肥和农药超量使用、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紧扣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肥水辣椒配方
原来,你还是这样的辣椒
你的辣椒结出果实了吗?
辣椒也疯狂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拣辣椒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