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2020-12-14王仲杰

关键词:融合传统初中语文

王仲杰

摘 要: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结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星。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注意分析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调整计划和策略,让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无限潜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教学效率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5.010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教师需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保证学生能够挖掘语文学习的底蕴,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动性得以提高。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以传统文化为支撑,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教师依托传统文化完善课堂教学,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思维体系,学生能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文字欣赏能力和文字审美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总体学习成效。

其次,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初中时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重视重点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让学生取得考试上的胜利。但是教师实际上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层次不清晰、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清晰,致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机器人,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2.很难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难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认清传统文化与语文融合的意义。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到位,致使语文教学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难以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难以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阻碍了学生的进步。

3.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教师運用落后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致使课堂教学落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学生探索语文知识,更不利于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以传统文化为支撑,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

1.深入挖掘教材与传统文化的整合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挖掘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的融合点。首先,挖掘教材的基本教学本质,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精准学习,保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会加速实现课堂内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

例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需求,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不同要求。考虑上述问题开展课堂内的精准教学计划,会促进学生的进步。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讲解过程中,鲁迅的作品学生并不陌生,在小学时期和初中时期,学生阅读过大量的鲁迅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可以首先指引学生在课堂中探索鲁迅文笔的特点,阐述自己最喜欢的鲁迅作品,随后融合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鲁迅作品的基础上,在生活中探索经典的文学作品,以此保证学生在阅读中强化情感感悟,在阅读中强化素养,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阅读经典、挖掘经典,消除在经典文化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

2.在课余生活中融入传统文化,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课余生活丰富的前提下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丰富的学生课余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分享自己的课余活动成果,通过传统文化和课余生活的融合,保证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和实践探索中受益,通过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如,书法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书法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书法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受益,通过书法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内容的融合,保证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性和经典性,让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交融,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开展“妙笔生花”活动,让学生喜欢练习书法,热衷书法练习,通过书法学习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意识,保证学生卷面的整洁,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借助科学技术融合传统文化,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科学的教学方式,完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会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空间,也会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素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内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融合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古诗《观沧海》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其他古诗,探索古诗的内涵,开展“诗词大会”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古诗。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应用短小精悍的语言所诠释的思想内涵。随后,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细化讲解不同的知识内容,通过视频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升华学生的总体情感感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内探索完成传统文化和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通过开展诗词大会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积极性。

4.在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提高教学效率

开展实践活动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探索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现,保证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文学习脉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以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生活中的民族文化体现比较广泛,教师融合生活传播传统文化会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不同节日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不同民族的不同节日显示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教师可以融合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传统文化,随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的分享活动,结合语文中的课文与传统文化中的不同节日,让学生深化情感、强化素养,促进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动融合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保证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高效探索知识,找到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切合点,促进学生总体学习素养的增强,保证学生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但是,教师仍需探索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的融合点,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泛的平台,让学生强化情感意识和文化探索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播下“德”之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探索》,《名师在线》2020年第18期。

[2] 赵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科技资讯》2020年第3期。

[3] 王丽静《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汉字文化》2020年第6期。

[4] 刘宇杰《如何在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蒙古教育》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融合传统初中语文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刚柔并济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破次元
融椅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