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品味
2020-12-14朱栋梁
朱栋梁
摘 要:本文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是分析了文言文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并从中找到问题给出了要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等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品味的意见。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 文言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5.009
文言文在我们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文言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文言文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后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初中阶段,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文言文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从而养成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三好青年。所以教师要确立好目标,提高教学的品味。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社会和人们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内心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变少了,开始崇洋媚外,觉得外国人的生活更适合自己,过上了很多外国人的节日,渐渐忽视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就连初中生也是一样,他们对传统文化没有多大的兴趣,也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再加上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老师不讲的,他也不会去多问。如今学校很看重成绩,老师的荣誉也跟成绩挂钩,所以老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还有就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太过单一,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兴趣听下去,文言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难听懂,再加上课堂上听老师说一堆听不懂的话,自然是不会愿意学习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低了。
二、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
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知道文言文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言文不只是读懂就好了,还要理解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含义,和它要表达的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都讲给學生听,才会让学生知道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如教材里《世说新语》中的两篇文言文,第一篇是《咏雪》,首先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咏雪,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时代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作者写咏雪时的心情状态。咏雪的意义何在,教师也要清楚,只有清楚了之后,讲给学生的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把课堂交给学生,不再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状态,要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就是要吸引他们的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思考,还有就是让学生们大胆的猜测,自己先用白话翻译文言文,敢于说出每个词的含义,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不敢说。让同学们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道理,例如《世说新语》中的第二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可以先让学生们自行体会这其中的道理,然后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他这样的做法是对是错,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学生自己会怎么做,在无形之中教会了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3.与现实相结合
虽然文言文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会用到,但是文言文其中的内涵是不会变的,教师要把文言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一起讲,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如《论语十二章》里的每一条都是一个人生哲理,如果教师只是在讲道理,学生肯定没有兴趣,像“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就可以举例子说三个同学,问他们三个对方有哪些优点是自己没有的,从而引发到自己要教授的知识点里,让学生知道文言文中的文化是无处不在的,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重要,不仅仅是传承这么简单,还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教师要带领学生好好学习文言文中的知识,体会其中无尽的乐趣,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刻记在心中,付诸实践,教师和学生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李怡惟《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2] 宁德松《初中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