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田

2020-12-14马丽叶

关键词:中华校园文化内涵

马丽叶

摘 要:当前,在小学校园的各项活动和文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既可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也能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溢彩纷呈、丰富多彩,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设出更加良好的氛围。基于此,下文重点分析小学校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校园 融入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5.001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小学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其重要优势,以此当作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使其价值和意义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进而促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概括来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内容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引入科学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就需要进行相关内容的针对性选择,确保内容符合小学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毕竟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两者并存,因此需要相关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地筛选,剔除糟粕,吸收精华,进一步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和自身的办学标准,有针对性的融合当前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由此选择相对应的更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美德,使其在思想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水平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进而完善小学校园文化面貌。

二、进一步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小学校园的实施途径

从根本上来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小学校园,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融入,这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同时要确保各方面内容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有效融入,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融入效果。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班级文化、学生工作、网络建设和管理实践等相关内容,因此要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进入校园,就需要充分实现进校园、进网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等相关目标,进一步有效构建相对应的融入网络体系,确保相关方面密切配合,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和效能,进一步把握相对应的实施路径,以此体现出应有的融合效果。同时要着重做好外联工作,能够真正意义上请进来,走出去,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在校园内外都得到充分的融入和实践,进而呈现出良好的文化建设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实践效益

要想进一步融入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小学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搭建多种平台,以此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实践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设立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内容,例如,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可爱的中国调查报告》《中国的传统节日》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针对相关资料进行阅读组织,然后针对自身的实践活动内容形成相对应的报告,收集相关内容的学生积极有效地向周边的同学和教师进行介绍和推广宣传,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养也能够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在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和被宣传推广的人员都能够潜移默化地认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内涵和外延有更加清晰明确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呈现出更深层次的内涵。

四、让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在小学校园实现更深入全面的滋润和渗透

在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出校园环境的优化性,使校园的环境和各个角落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多姿多彩、立体化且富有吸引力的宣传和推广,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深入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刻内涵。例如,在校园中可以点缀代表着中国文化符号的红灯笼和中国结等,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风。与此同时也可以设立“二十四孝长廊”,针对中华文明中的孝道文化进行宣传和弘扬,进一步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宣传栏和台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体现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同时在小学校园中开辟相应的读书角,可以通过背诵《弟子规》和学习“仁、义、礼、智、信”等相关内容发扬光大传统美德,为学生德育基础夯实和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五、有针对性地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立相对应的课程,进而更实质性地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使其价值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例如,可以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这种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和教师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宣传推广有更大的重视程度,并且创立与之相对应的课堂生态,确立长效的教学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该课程体现出全新的效果和成效。通过进一步开发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使其内在的价值和文化美感得到充分体现,充分构建更加全面开阔的学习空间,这样能够让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实现更深入的融合,从根本上融入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突破当前落后的教学模式,避免形式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打造具备丰富性和完善性的具有传统美感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打造信息化平台,使学生学习兴趣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得到充分激发,进而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策群力,融入其中,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内容形式方法等相关方面,都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例如,可通过经典诵读进课表、硬笔书法进课堂、太极拳术进大课间、国乐经典进校园广播等相关模式,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在范围方面进一步拓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不断的创新,呈现出耳目一新的面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学习和认知琴棋书画、中国戏剧、经典诗文、民间工艺、中华武术等相关方面的国学内涵。有相对应的更为系统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课程体系呈现出应有的丰富性和完善性,进而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健康完善的发展,有相对应的体系,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究,我们能够看出,当前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在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和教师以及管理者的心田得到更有效的滋润,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在自身的文化底蕴,思想内涵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在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增强。使小学生能够有更为和谐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进而为其成才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静、黎藜、李玉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益探索——基于南宁市武鸣区庆乐小学实践的讨论与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

[2] 李健、吕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小学校园的思考》,《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年第9期。

[3] 罗代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实践研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中华校园文化内涵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