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14张旭鑫

关键词:传统小学生作文

张旭鑫

摘 要:作文是锻炼小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质量,消除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的畏难情绪,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应当结合传统文化进行作文教学实践,通过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学生写作认知,促进学生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措施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01

本文分析传统文化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价值,总结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运用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开展融入传统文化的作文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文化传承

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应用传统文化素材,意味着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现象表达一些观点,或者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加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传承和借鉴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还可以塑造学生的灵魂,给学生提供传承文明的契机,激励学生的文化自信。

2.有助于思想教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阐述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点。例如,我国儒家推崇的思想主张,古代先贤总结的知识智慧,以及古诗词描绘的中华民族普遍情感,都可以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

3.提高了写作水平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有助于学生阐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这一过程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独特性,树立了学生正确的写作观,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写作教学的问题

1.缺乏正确写作认知

小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由于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不牢固,作文实践时受到认知、识字量和表达能力方面的限制,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成熟。以往教师没能在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增加写作教学的渗透,没能形成学生写作的主动意识,导致学生不能短期内快速提高写作能力。还有的教师没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写作的重要促进作用,不能基于传统文化典籍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没能树立通过传统文化积累写作素材意识,因此影响学生写作的整体质量。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还有的教师往往仅就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进行解读,不能构建直观的教学情境,没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相关学习实践,没能就传统文化组织开展言语表达练习的实践。学生有时把经典名作被动的当成范文,没能找出经典名作的学习要点,没能在写作实践中充分的借鉴经典名篇的内容。由于学生仅有固定的思维,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严重限制了学生写作灵感的养成。还有的教师不能以新颖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导致学生不善于主动观察利用传统文化作文。

三、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写作教学的措施

1.应用传统文化优化学生的写作观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普遍的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往往缺乏自信心。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学生正确的写作观,让学生对写作形成正确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大量经典著作,给学生分享历代优秀作家的创作历程,从而为学生树立写作的榜样,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其次,教师还可让学生认识“文以载道”的价值理念,借助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欲望,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写作实践。第三,借助传统文化典籍创新方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结构、言语表达方式,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榜样示范,用名家名篇激励学生,进一步构建学生写作的清晰思路,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的综合实践,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结构,在经典文章的引领下开展写作练习。

2.借助传统文化进行写作方法教学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写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突破练笔的难题,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活动实践。首先,教师应当通过传统文化现象消除写作教学的理论灌输模式弊端,增强写作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其次,教师还可以围绕传统文化开展谈话、讨论、演示、参观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呈现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历程,围绕着史记刻画的项羽、刘邦等人物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人物形象的描述方法。还可以在《论语》教学中体会一字喻褒贬的特征,体会精炼语言的表达价值。我国传统文化活动丰富,记录传统文化的作品众多,大量记叙文、论说文和诗歌创作使用了不同的方法,修辞、韵律、节奏、框架安排、人物刻画、说理辨析的方法都可以被小学生借鉴。教师应当加强传统文化资料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例如,在端午节主题的习作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府第朱门过端阳,菖蒲艾子挂门旁”描写端午的场景,以及通过教师呈现的端午民俗风情的内容观察可以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整体质量。

3.通过传统文化激发學生写作兴趣

教师应当通过多种传统文化现象开拓学生的写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和主动创作意识。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现象,通过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的、饮食的、医学和建筑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成语故事,以及组织学生阅读名篇佳句,都可以为学生创新性的开展习作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成就故事或人物传记进行续写创新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作意识,设置写作教学的情境。第三,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的文化现象有助于师生主题互动,推动学生更深刻的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运用古代典型与课内名篇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观察兴趣,提高学生描绘社会事物的能力,合理运行言语表达方式。第四,学生能力兴趣有一定差异,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既保证教学资源供给丰富,还要增强学生语言感知力。教师还可以选择经典国学篇章进行赏析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体会,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4.加强写作教学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写作是小学生的必备技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练习实践,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教师应当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作文的立意高度,以及借助典籍的言语表达方式提升学生写作的表达效果,促进学生在写作时更有效锤炼言语,进一步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风格。其次,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指引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情感、励志自信等主题的深切表达,为学生写作同类主题的作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例如,学生可以运用名篇的语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写作的厚重感和思想性,能够为学生写出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某种速度上起到提供范文的效果。第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直接引用名篇佳句,也可以把古诗文用作作文的标题,这样不仅可能提高作文的内涵,而且可以增强作文的文学性。例如,在写作与母亲有关的作文题目时,可以把“谁言寸草心”作为题目,进一步鼓励学生深刻的在作文中描绘母子情。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作文教学,还要促进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内涵,充分的在作文练习中应用传统文化现象,借鉴古代典籍的写作方法,增强作文的文学性,提高作文表达的精准性。教师还要分享古代名家的写作历程,讲授经典著作的写作方法,以及通过传统文化设置作品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作文创作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积极提高小学语文的作文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海英《利用文本语文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第13期。

[2] 慎华清《作文教学应当渗透传统文化》,《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19期。

[3] 周芹藜《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传统小学生作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少年力斗传统
我是小学生
清明节的传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