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文化浸润初中数学课堂

2020-12-14肖超婷

关键词: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肖超婷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在数学知识上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以实际教学为背景,阐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传统文化 教学质量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9.013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璀璨的文化。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不仅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任。身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将数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助于学生在提高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崇高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还是在科学进步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取得一席之地。但是,对于初中数学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正确理解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另外,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切勿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最后,教师还要将数学知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础上,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如果教师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眼界,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一定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吸收理解,进而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数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教师不要将数学视为一种知识,而要将其视为一种文化,这样一来,数学文化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例如,学习《画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教师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分析一下轴对称的应用和价值。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如:故宫、天坛、沈阳故宫等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这些图片进行对折,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将这些古典建筑进行对折之后,图片竟然能够完全重叠。最后,教师再为学生详细地讲解中国古代是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思想,又是如何将轴对称图形运用到实际的建筑当中,以此来增加建筑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仅如此,教师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队伍之中。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1.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载体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覆盖面也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民俗文化、节气文化、诗词歌赋、绘画表演、建筑园林等等,这些方面无处不彰显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数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数学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祖冲之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计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的。教师以数学家的故事来感染学生,在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深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2.古今结合感受中国传统数学魅力

在中国古代数学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数学家,如祖冲之、 刘徽、 墨子、 惠施等,对我国的数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节内容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讲解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形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推导三角形的有关定义和概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中国的数学文化,让学生认识到,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识来解决问题,并著有《周髀算经》,在书中明确指出“以为句广三股脩四径隅五”,也就是我们众所周知勾三股四弦五。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还认识到了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远比西方数学发展早上数千年,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

3.挖掘隐性素材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但是,中国的数学文化远远不及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文化那么昌盛,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人们的逻辑思维,与现代数学学习极为相似,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大胆的假设,并且不断地进行求证演算,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一个知识的总结。而西方数学在发展过程中,思维方式比中国的要更加的灵活,无论是在计算和传承方面都比较简单。举例来讲,在中国古代学习数学,要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先贤的著作,在先贤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而在西方数学文化的传承方面,方式比较简单,这也就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门槛,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因此,相比于中国古代高门槛的数学学习而言,西方的数学学习更加地简单方便。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中取得的成绩,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展中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新教改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来。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亚太教育》2015年第22期。

[2] 代理海《浅析传统文化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0年第21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传统数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