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

2020-12-14才让吉

关键词:阅读写作传统内容

才让吉

摘 要:初中语文学科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内容,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知识,而这些教学内容也为初中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机会。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并积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写作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9.006

初中语文学科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教学科目,语文教师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给予重视,让传统文化在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进行融合时,能够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与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观念。而这也将有利于初中学生们未来学习与生活的发展,也是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途径,让初中学生们的智慧与道德品质能够共同成长。

一、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合的现状

1.初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也在不断增高。在传统教学观念下,语文教师也更为注重知识内容的教学,以提高初中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成绩。学生们在学习压力的作用下,也更为重视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这就导致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并未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也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而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不仅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枯燥,教学内容也更加乏味,导致了初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也并不了解,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纯粹,更无法培养初中学生们的良好道德素质,对初中学生们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发展无法起到促进的作用。

2.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机械化、形式化

当下,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也开始注重将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进行结合。然而,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机械化和形式化。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掌握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是通过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简单的联系,引导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这不仅发挥不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对于阅读写作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存在着影响。学生们会感觉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枯燥。此外,许多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时,也只是运用单一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这也使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缺乏积极性,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只停留在知识内容的表面,并未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内涵进行渗透。

二、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1.初中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也要引导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自身的言行对于学生们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也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并积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让传统文化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得到传承与弘扬。如:传统美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內容,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们在阅读写作学习过程中,了解我国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传承与发展传统美德。此外,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也能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论语〉十二章》的阅读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便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渗透,让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融合,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为了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和课堂教育效果得到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身先力行,做到《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语文教师自身的言行,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课文的教学内容,并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同时也能起到榜样作用,让初中学生们能够学习教师的行为,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发扬光大。

2.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文言文,也有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阅读写作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的知识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培养初中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并提高阅读写作教学的质量。许多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也可以作为学生们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学生们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并在写作中运用传统文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提高初中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例如:在对《孙权劝学》进行课堂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便要结合文言文的知识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如:在课堂教学导入阶段,对《资治通鉴》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文学的常识,并感受古人的智慧。同时,针对学生们文言文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引导初中学生们能够自主对文言文进行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理,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初中学生们学习意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也让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真正进行融合,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让传统文化起到了教育的意义。

3.深入生活实际,感受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的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也与生活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联。而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学生们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进行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结合时,初中语文教师也要通过生活实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传统文化能够真正传承和弘扬。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春酒》进行阅读写作教学时,便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并结合真实的生活,让学生们在阅读课文过程中了解作者故乡的春节传统习俗,并结合学生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对我国春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模拟春节的到来,在课堂中营造过春节的氛围。让学生们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感受饮春酒、贴对联、放鞭炮等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深化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通过教学拓展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

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离不开课堂教学拓展与延伸。而课堂教学拓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层面,也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初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结合时,语文教师也可以选择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拓展资料,让初中学生们通过拓展阅读了解传统文化,并能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写作素材。在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初中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诗经〉二首》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讲解,帮助学生们了解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通过教学拓展,指导学生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如:《诗经》是由风、雅、颂三个内容组成的,在表现形式上也分为赋、比、兴。而针对不同的内容语文教师可以进行拓展,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文化。

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将阅读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深挖教材的传统文化内容,指导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玲亚《水乳交融话读写,文情墨意两相携——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华夏教师》2018年第6期。

[2] 张翠珍《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22期。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传统内容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