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及对疫后混合式教学的启示研究
2020-12-14李田颖罗诗怡饶松燕
李田颖 罗诗怡 饶松燕
摘要:2019年12月我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国各大高校展开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学生们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也参差不齐,笔者以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线上满意程度、网课参与度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课堂专注度和满意程度较高,也有半数及以上学生认为软件平台繁多、操作复杂和缺少学习气氛。本文认为,应加强对教师平台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线上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积极性;完善网络基础设施,降低其他干扰风险。本研究以期对疫情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满意程度;混合式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混合式”教学法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混合式教学指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利用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更高效的师生互动,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来获得更优化的效果。线上教学的新模式也随之普及和发展,产生了各种网课平台,如Coursera,MOOC中国,万门大学,学堂在线等,目前全球有超过400所大学和机构开发了将近2500门慕课课程(冯宜强,2017:124)
2019底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教育部研究倡议疫情防控期间各学校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网络教学大规模开展,网课平台如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如何在特殊的疫情防控时期开展好网络教学课程,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李彦,2016:128.),文章将结合这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江苏大学的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进行整理分析得以启示,为疫后线上线下取长补短,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服务。
一、调查方法与结果
由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借助软件问卷星发放收集问卷,对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00份,54%为女生,46%为男生。其中大一占12%,大二占16%,大三占56%,大四占16%。36%的学生居住地在农村,64%的学生住在城镇。
问卷显示,在是否会对网络课堂学习做课前准备这一方面,该校会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占大多数,86%的学生会制定详细合理或简单的学习计划,14%的学生则不会。大部分学生能做好基础的课前学习准备。该样本中84%的学生具备拥有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的条件而16%的学生则无。使用网络流畅的学生占42%,偶尔卡顿的学生占51%,经常断网的学生占7%。由此可见,环境因素与网络因素相比,网络影响较大。这也是部分学生偏向线下学习的原因之一。
该校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上课出席,但是课堂专注度高的学生为少数。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是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效率的一大关键。大部分学生除老师网络授课时间外至少学习两小时,一般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的学生为多数。32%的同学能自学两到三个小时,另有26%的同学能自学四个小时以上,可见大部分同学的自觉性还是比较高的,完全不学的同学是极少数。只需要稍加引导部分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即可。
问卷还对样本对象的线上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适应网络教学模式及是否参与网课中师生互动环节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的的课堂参与度普遍较高。
将近80%的学生一般适应或者较难适应网课,疫情期间该校大部分學生不能够好地调整线上学习节奏。同时,在师生互动方面,74%的学生只参与感兴趣的和必答环节,还有5%的学生从不参与。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师生之间互动不及线下学习频繁。
问卷还征求了样本对象的建议,对比分析,以便为疫情后混合式教育的完善提供建议。调查表明,63%的学生不希望长期的线上教学,期待早日重返校园。21%的学生希望进行长期线上教学,16%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更喜欢教室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教学方式的学生占52%,超过偏向教室课堂或网络课堂人数之和。可见,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单纯地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完善混合式教育也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比较认可线上教学的优点例如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空间,可以回播课程内容,方便复习,网络学习资源丰富等。大约半数的同学觉得线上教学的那些缺点比较明显,例如软件平台繁多且操作复杂,受网络信号和网络设备影响较大,受网络信号和网络设备影响较大,与老师互动减少,作业无法及时得到反馈等。还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影响视力,缺少老师监督和学习气氛等。下文笔者将就这些问题给出适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对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一)教师要提高网络平台操作能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优质融合
首先,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认识到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对于有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为教师搭建一个高效的线上教学交流平台。教师依托线上交流平台,结合线下的相互沟通,共同探索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同时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互补互辅混合式教学内容大纲,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线上教学能力培训,争做高水平线上师资队伍的一员。关于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综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系列培训,在科学合理的培训下,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掌握重点网络技术和基础网络技术有效结合,以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为顺利进行混合式教学提供充分的网络技术保障。第三,教师要强化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将这种交互性贯穿于师师,师生,生生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新意识”(滕希峰,何琳,2020:83-84),并通过师师实时互动,加强信息共享、经验共享,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针对课堂学习内容,及时发布相关测评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疑惑之处及时解惑,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内化所学内容。
(二)学生要培养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抗干扰能力。
“线上学习为大学生营造了更为平等、开放、自由、共享丰富的学习环境,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效果的关键主观影响因素。”(李丹,2020:87-91)而功能齐全、拥有海量信息的网络空间对学生来说同时也是个十足不小的考验。因此,学生要同时培养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的自制力。首先,学生要与教师同步熟悉掌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式、基本流程以及各项使用功能,及时跟进教师线上教学计划和内容,为顺利进行网上听课提供充分保障。其次,要结合教师教学内容大纲,制定合理的个人学习计划,有效安排线线上线下学习内容和时间,对个人的学习效果实行阶段性的客观的自我评价。第三,要跟随教师立体化教学模式,积极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各项教学活动,比如在课前积极思考教师发布的预习题,在上课期间积极参与专题讨论,课后及时巩固消化学习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个人学习模式。另外,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自制力,培养良好的网络设备使用习惯,比如坐姿端正、设备距离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躺在床上观看学习内容等。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通过不断达成小目标的方式自觉提高抗干扰能力。
結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巨大,许多高校都无法正常开学,所以实施线上教学意义重大。此次线上教学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降低了疫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冲击。经过此次疫情期间的初步探索证明,“完全线上”的远程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此次线上教学的实践,设计和实施了更有效的线上教学模式,整合了课程资源,改革了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教师的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还有政府和其他相关教育工作主体的多方配合,这些都为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高度融合提供了良好机遇,为今后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冯宜强,于志慧,孟凡,包先焰.大学生网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三个网课平台的使用数据分析[J].山西农经,2017(19):124-126.
[2]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混合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87-91
[3]李彦.高职院校慕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评《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128.
[4]滕希峰,何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培养高校学生使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技创新,2020(05):83-84+86
作者简介:
李田颖,生于1999年11月,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本科在读,英语方向
罗诗怡,生于1998年12月,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本科在读,英语方向
饶松燕,生于1999年3月,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本科在读,英语方向
项目来源:本文系江苏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19C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