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

2020-12-14陈雪娇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雪娇

摘要:文章从生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拓展性原则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实践原则;围绕古诗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成语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思想;阅读教学

在文化全球化、网络普及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激烈的多元文化冲击。这种冲击对于三观尚未完全建立的初中学生来说,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基于此,为了维护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了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继承,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肩负起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任务,致力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储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实践原则

(一)生本性原则

“以生为本”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如“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出自《盛世危言·女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下也”(出自《论语·雍也》)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编制课堂教学方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兴趣取向、成长需求等多方面现状,并细化关注学生个体的素养差异,进而实施出适宜性、针对性的实践措施[1]。

(二)创新性原则

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尚未完全建立,使得其学习活动存在明显的兴趣导向性与欲望驱动性特点,若教师未注重这一情况,将很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三分钟热度”的负面情况,不利于语文课程知识与传统文化元素的长效输出、持续渗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创新变化,以此带给学生充足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把握住。

(三)拓展性原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我国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当中,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在此背景,若教师仅围绕教材内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以课本教材为基础,适当进行课外拓展知识的延伸讲授,从而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加全面化、深层次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当中,为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夯实文化基础。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可行策略

(一)在古诗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有必要从这一知识元素的角度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与朱元思书》这一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为例:

首先,可以古诗文为教学中心,进行传统思想观念教育。《与朱元思书》这篇古诗文表面上是一片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小品,实际上却蕴含着创作者吴均鄙弃功名利禄、崇尚高洁志趣的思想情感,据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在解读、赏析古诗文的过程当中,了解古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人生观、价值观[2]。

其次,可以古诗文为教学中心,进行传统语文艺术教育。与现代汉语相比,我国古代汉语在行文表达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与结构性,在《与朱元思书》这篇古诗文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等句子对仗工整、相映成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和语言美。

最后,可以古诗文为教学中心,进行传统文化背景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与朱元思书》的过程当中,可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进而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情感、明确传统文化与传统社會内在联系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当前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为学生三观的良性发展夯实基础。

(二)在写作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关键环节,做好写作教学的优质落实,有助于教师达成考评学生与锻炼学生的有机统一。同时,写作活动具有很强的思维创造性与行为主观性特点,将写作教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内化理解与实践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大有裨益。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赫尔墨斯与雕像者》、《女娲补天》等课文时,可将“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神话故事带入到课堂当中,在结合多媒体视频讲述故事内容后,鼓励学生对神话故事进行新编创作。

(三)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阅读教学对学生语言分析能力、内涵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锻炼作用,在这一方面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渗透效果。

例如,在《世说新语两则》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围绕《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故事情节,为学生讲述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诚信、伦理等思想的重要性[3]。

(四)在成语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其在行文表达、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成语教学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养上和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上,都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例如,在讲解“汗牛充栋”这个成语时,教师可将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中对学者陆质的评价“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引入课堂当中,从而使学生在了解汗牛充栋成语来源、含义的同时,深刻学习和体会古代学者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学生在课后也能活用这一成语思想,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进行辨析认知,最终形成科学正向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三、结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千年发展的文化宝藏与精神财富,其在现代教育中仍保有全面化、实效化的应用价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工作实践当中,必须要基于教材内容,做好传统文化知识的输出渗透,帮助学生更加深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魅力。

参考文献

[1]崔广宇.探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20(11):81-82.

[2]王艳辉.语文教学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青海教育,2020(03):40.

[3]达永兴.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摭探[J].成才之路,2020(05):28-29.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