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烘干玉米对其品质影响及效益分析
2020-12-14李根李继文尚贺
李根 李继文 尚贺
[摘要]自2016年以来,中央储备粮大庆直属库有限公司采用郑州粮科所顺逆流HSNT25型烘干机低温烘干玉米,根据低温烘干玉米摩擦力变小、容重增加的原理进行了多次试验,同高温烘干玉米比较容重明显提高,破碎率显著降低,水分均匀性明显提高,脂肪酸值较正常值偏低。同时低温烘干玉米温度较低,有效降低了入仓成本,提高了储藏的稳定性,在销售出库时价格始终占据高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温烘干;品质影响;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1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6
1 设备及材料
1.1 顺逆流HSNT25型烘干机
烘干基本原理:顺逆流粮食烘干机是采用“顺流-逆流”的组合干燥工艺,并根据粮食受热温度实行“分段变温干燥”,各干燥段之间设计缓苏段,“干燥-缓苏”交替进行[1]。在顶端的干燥段采用较高的热风温度使粮食快速升温,并带走一部分表面水分;中间干燥段采用中等热风温度脱去大量水分;经过以上步骤,粮食籽粒温度已经升高,所以底部干燥段采用较低温度即可脱去粮粒内部吸附力较强的水分,同时避免粮温升得过高;最后经过冷却段的充分冷却,达到安全水分和温度的出机粮食可以直接入库储存。该烘干塔将“顺流”“逆流”干燥工艺优化组合运用,达到了最优效果,是中央储备粮大庆直属库有限公司的精品粮食烘干塔机型[2]。
1.2 试验粮食
品种为高水分玉米,数量6 000t,等级为二等,烘干前水分26.5%,杂质1.3%,破碎率2.9%,生产年份为2015年,产地为黑龙江省大庆市。
1.3 试验仓房
高大平房仓。具体仓房数据见表1。
1.4 入仓形式
干粮出塔后经自然冷却,直接由平板输送机经流筛后装车入高大平房仓。
2 试验方法
对试验高水分玉米进行高温快速烘干,自然冷却,经流筛入46号仓。烘干时炉温、热风温度、粮温、排粮速度以及烘干后的粮食温度5d的對比试验详细数据见表2。烘干后粮食的品质及质量结果见表3。
对试验高水分玉米进行低温慢速烘干,自然冷却,经流筛入42号仓。烘干时炉温、热风温度、粮温、排粮速度以及烘干后的粮食温度5d的对比试验详细数据见表4,烘干后粮食的品质及质量结果见表5。
高温烘干玉米与低温烘干玉米入仓后静态保管期间,2016年和2017年春秋两季粮食质量普查粮食的相关储存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见表6。
3 试验分析
3.1 低温烘干对玉米容重的影响
粮食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粮食质量。影响粮食容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分、温度、成熟度、品种、籽粒大小及籽粒表皮光滑程度等。其中,玉米籽粒表皮光滑程度是决定玉米容重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3]。分析烘干过程可知,当潮玉米籽粒受热后,首先是表层水分汽化蒸发,形成表层与内部水分梯度,内部水分向表层移动的速度与表层水分蒸发速度相差越大,产生的内部应力也越大。当高温烘干玉米时,来自外部的热能迅速传到玉米籽粒表皮,把浮在玉米籽粒表皮的机械结合水蒸发掉,并在表皮形成结构紧密的硬层,影响了内部化学结合水的蒸发速度。随着内部应力的增大,在籽粒表皮形成褶皱,轻则出现裂纹,籽粒膨大,表皮光滑度降低,摩擦力增大;重则导致焦糊。相反,采用适当的低温烘干潮玉米,水分匀速蒸发,表皮缓慢收缩,能够显著抑制潮玉米光滑度的降低,在单位体积的空间里能装更多的玉米籽粒,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低温烘干的玉米比高温烘干的玉米品质好,容重高[4]。高温和低温烘干后出塔玉米容重结果见表7、表8。通过比较表7和表8得知,低温慢速烘干的玉米容重要比高温快速烘干玉米的容重偏高16g/L。
3.2 低温烘干对玉米水分均匀度的影响
低温烘干使玉米籽粒由外到内受热均匀,水分逐渐缓慢溢出,烘干时间及缓苏时间较长,给不同水分段的玉米降到所要求水分的时间较为充足。因此在同样的条件下,低温烘干的玉米水分均匀,夹生粒比较少,不易发热,能够有效地抑制玉米生霉粒和脂肪酸值的增长速度,利于玉米安全储藏[5]。
从实际烘干工作中发现,玉米经过高温烘干后的水分不均匀度差异比较明显。虽然烘干后玉米综合水分平均值能达到标准水分14%,但是实际粮食水分有较大差异,最高水分达到18%的占2.1%,最低水分达到12%的占8.7%,其中水分为13.0%~15.0%的占66.9%,总体水分相对分散不均。(见表9)。高温烘干过程中夹生粮的不均匀度较高。低温慢速烘干后玉米水分达到标准水分14%时,其中最高水分达到18%的占0.3%,最低水分达到12.0%的占2.1%,其中水分为13.0%~15.0%的占88.6%。总体水分相对集中,低温烘干过程中夹生粮的不均匀度较低。见表10。高温烘干过程中夹生粮的不均匀度较高,粮食入仓后夹生粮占比例多的同时还伴有粮堆的高温,为了确保储粮稳定就必须通风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水分还会继续丢失,导致粮食的损耗增大。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得出:烘干温度越高,原粮水分越大,烘干时间越短,水分不均匀度越大,反之低温烘干则能达到理想的结果[6]。
3.3 高温烘干玉米与低温烘干玉米对入仓后玉米质量的影响
经高温烘干后的玉米,粮食出塔温度一般在22℃左右,粮食入仓后,由于气温与粮温温差较大,为了减少温差,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要通过通风降低粮食温度,又由于粮食温度过高,通风过程中粮食温度降低的同时水分也会丢失,导致粮食减量。特别是与高温烘干粮相比,低温烘干的粮食耐储存、粮堆表层局部无高温现象发生、损耗少、粮堆透气性好、落粮点少、通风后温度梯度值差率低。夏季低温慢速烘干与高温快速烘干相比,使用内环流控温效果明显、管理成本低,且低温慢速烘干玉米容重高、销售价格高、效益可观,值得推广。中央储备粮大庆直属库将高低温两种形式烘干的玉米分别存储于 46号仓和42号仓,具体情况见表11、表12。
3.4 低温烘干对出塔玉米粮温及入仓后玉米温度的影响
低温烘干玉米出塔粮温一般在12℃,适度通风就能达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能耗较低。
4 成本与效益分析
4.1 成本分析
(1)高温烘干成本。燃煤按600元/t计算,吨费用:0.6×61+8.4+4.4=49.4元。
(2)低温烘干成本。燃煤按600元/t计算,吨费用:0.6×57+6.8+3.6=44.6元。
按烘出2 500t干玉米计算,低温比高温烘干多耗费成本:(49.4-44.6)×2 500=12 000元。
4.2 效益分析
4.2.1 烘干效益
(1)高温烘干效益:高温烘干干玉米出品率81%,3 000×81%=2 430t。
(2)低温烘干效益:低温烘干干玉米出品
率82.7%,3 000×82.7%=2 481t,净剩粮效益:1 800×
51=91 800元,等级差效益:40×2 481=99 240元。
4.2.2 销售价格比较
同期中央储备粮大庆直属库有限公司42号仓与46号仓玉米拍卖出库价格比较见表13。
5 结论与建议
如今,我国东北四省每年玉米生产量达上亿吨,虽然自然晾晒玉米品质好,省能源,又环保,但由于数量巨大,受场地资源紧缺影响,自然晾晒无法正常实现,所以大量使用塔式烘干机烘干玉米成为必然趋势。中央储备粮大庆直属库有限公司也使用过多种型号的烘干机,从烘干实踐中认识到必须对烘干机的原理与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只有针对所在地区生产的玉米类型合理调整干燥工艺参数,并对不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改造,才能烘出质量较好的玉米,达到最佳的烘干效果,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7]。故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5.1 玉米品质控制
在粮食收购中,根据当年的粮食质量状况和收购的要求,有选择性地收购品质好、水分低、颗粒饱满、硬质率较好的潮玉米。在低温烘干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容重,降低破碎率,增强水分的均匀性,得到较高的干玉米出品率,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5.2 合理调整干燥工艺参数
合理确定干燥介质的温度、流量、停留时间,积极采用低温、大风量的干燥工艺,控制粮食的受热温度,最大限度地减缓粮食因受热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及变性,同时加强干燥过程中粮食品质的随机检测。粮食烘干塔在工作中,随着介质温度的提高,干燥机的生产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但当温度超过150℃达到170℃时,生产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相反,玉米的品质却因此恶化了,不仅爆腰率增加,还出现了烘糊粒。粮食在干燥机内被加热的最高温度超过60℃时,其爆腰率显著增加。所以粮食被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介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130℃。我国实施《连续式粮食干燥机》(GB/T 16714—2007)国家标准,对干燥机主机造成的玉米破碎率作出了限制,应该严格执行。同时还应改进输送设备,简化工艺流程,尽量减少使用斗提机,尽可能地使用传统的皮带输送设备,保证干燥后的粮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充分发挥烘干塔在实现粮食储存、流通现代化体制中的作用。
5.3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提高粮食干燥技术水平,保证干燥后粮食的品质,加强对粮食资源的保护,关系到我国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粮食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以来,讲求质量、注重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和追求。在粮食干燥领域,也应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树立新的市场观念,积极发展我国的粮食干燥事业。
参考文献
[1]刘丕全,王儒风.水分不均匀度检验在玉米烘干及储藏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8(4):26.
[2]毕文广,赵敏,吕国军.设备改造对玉米烘干和入仓减碎的重要性[J].农家科技,2019(10):34.
[3]夏文龙.烘干玉米品质指标变化的讨论[J].粮食工艺与科学, 2020(1):76.
[4]张继双.东北高水分玉米烘干脂肪酸值变化规律的探讨[J].农业研究,2019(6):56.
[5]刘亮.东北高水分玉米烘干脂肪酸值变化规律的探讨[J].食品工业,2018(2):55.
[6]赵丹华.玉米烘干过程中表面温度场有限元分析[J].粮油加工,2017(5):98.
[7]刘德元.烘干塔在线粮食温度水分测量设备应用报告[J].粮食储藏,2019(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