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0-12-14何梓瑜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口流动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

何梓瑜

[摘要]农村人口流动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双向效应,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会对流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缺少农业经营主体;种植作物单一,产品不具特色;农业技术推广难,农业生产效率低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降低农村流动人口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负面影响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人口流动;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6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稳定发展是始终不可回避的问题[1]。农村人口大量的流动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国内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中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因此,造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并且这种流动逐渐从过去“一人闯天下”向“举家迁移”转变[3]。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4]。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东部地区,造成了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缺失,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5]。人口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基础的生产要素与资本来源,如人口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必将受阻,从而加剧农村地区的萧条状况,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则会愈演愈烈,因此农村人口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马太效应亟需得到解决。但从另一角度看,农村人口流动有利于土地流转,农户在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土地流转意愿更加明显,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趋向规模化发展。同时,农村人口流动可以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可以看出,农村人口流动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双向效应。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为例,试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贵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小,农业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6]。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9 71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 617元。为提高家庭收入,部分农民长期在外就业,截至201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期末在外就业人数达到890.65万人,其中,在省外就业614.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57%。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减少。农村人力资源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农村人口流动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但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动能够促进土地趋向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农村人口流动现状,以及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1 贵州农村人口流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民逐渐摆脱土地的束缚,进城务工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同时,边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满足不了农民就业需求。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成为基本趋势。由表1可知,2014—2018年全省新增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150万人左右。截至201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人数达890.65万人,其中,在省内务工的有276.5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1%;在省外就业的有614.5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69%。可以看出,贵州农村劳动力对外输出量较大,并且大部分都是在省外,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农村居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村人口流动的现实写照。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造成了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尤其是青年的农村居民,他们是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主力军。从本质上来看,农村人口流动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给农村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

2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促进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农业产业发展

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大部分流向城市,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城市接受到了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信息、技能,也逐渐意识到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对子女的教育[7]。流动人口流动返乡后,这部分人员也会将在城市所学的技能、观念、知识带回农村影响更多的农村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革新。另外,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打拼多年,从事不同行业,熟练掌握了不同方面的技能,积攒了资金,返乡后,部分人员选择创业,将在城市学习的技能、积攒的资金、获得的人脉关系用于创业或者投资,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比如,丹寨县杨武镇刘某,在广东养猪十几年,积攒了丰富的养猪经验,2016年返乡创业,养殖当地有名的黑毛猪,带动了周围村子十几人就业,并且其他养殖户也经常向他请教经验,为村子很多养殖户解决了养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黑毛猪产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2.2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规模经营,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使农村土地集中在少数农户手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发展。拥有较大土地面积的农户不再种植经济效益低的传统农作物,生产的农产品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产品质量为中心,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主要由市场需求决定,产品经济效益较高,经营方式也会随着规模扩大而改变。农业经营体系本质上是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基于契约基础上的组织关系链接[8],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组织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这种经营方式能够增强合作、降低市场风险,给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农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不仅不能够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在要素投入上也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向组织化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主流。笔者在长顺县代化镇部分农村调查发现,该地区是贫困乡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但是该地发展了较多产业,比如构树、辣椒等,形成众多产业的原因是外出务工人员将土地流转到了农业生产大户或者公司,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流动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路径探究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通向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阶梯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